第557章 沈氏分宗(四)(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873 字 2020-06-26

九房太爺說的再懇切,沈理也不會給自己找這個麻煩。他與九房太爺這一支的關系,最多是這樣不遠不近,再有其他是不能了。

人老成精,九房太爺這樣說,未嘗不是等著沈理對於沈璐在京城的事情大包大攬,可沈理卻不會如他的意。

人是當豁達些,沒必要老苦大仇深,可豁達是豁達,卻不代表沒心沒肺。

沒有報復九房太爺這一支,只做不見就是對九房最大的報復。如今九房太爺想要借著「分宗」與沈璐的官司將兩家走動起來,那是做夢。

沈理冷了臉,道:「我會與欽差同行,不方便帶人。太爺若是想要進京,另外尋船吧。」

九房太爺神色一僵,實沒有想到沈理會是這個反應。這分了宗,九房不是單獨有房號,自成一家嗎?沈理,他可是九房嫡系,自己人啊。

沈理不耐煩看九房太爺反應,吩咐車夫道:「前面繞道,先去九房送太爺!」車夫應了一聲,在胡同口饒了路。

九房太爺只覺得胸口憋悶。

沈理垂下眼簾,做休憩狀。

沈淵在旁見了,道:「沈璐不過是以證人身份進京,不會有什么事,太爺放心。京城族人多,不會白看著沈璐受委屈。」

這般安撫,不是二房充大頭給自己攬事,而是給老爺子一個台階下,省的他真的犯病非要進京。不管兩家有沒有往來,九房太爺都是沈理的親叔祖,真要鬧到京城去,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只會讓人看沈理的笑話。

九房太爺神色稍緩,他也不過是那么一說,人越上了年歲越惜命,有沈鴻的前車之鑒在,他才不會折騰自己。

說話的功夫,馬車停了,到了九房門口。

沈淵、沈瑞幾個都下了馬車,沈瑞親自扶了九房太爺下車。

九房太爺原本覺得羞惱,眼下也帶了幾分得意,稱贊沈瑞道:「好孩子,禮數周全。」

沈理在旁,恍若未聞。

九房太爺自覺沒趣,擺擺手道:「不虛留你們了,你們去忙吧。」

*

等馬車再次前行,沈淵對沈理道:「你這房才是九房嫡支,要不要借著分宗的機會正過來?」

分宗以後,宗房是「大宗」,各房頭是「小宗」,各有嫡庶傳承。

沈理忙擺手道:「不要不要,我可不要自討苦吃,還是安安靜靜做個尋常族人就是。」

如今鄉下宗族勢力龐大,可制約的也只是本土的這些族人,對於出仕的族人卻是心有余力不足。

當年九房旁支坐視九房太爺欺凌孤寡,不曾想著援手,就種下了因果。

沈理從小見識了族中冷暖,並不以血脈為重,其他房頭的族人還偶有往來,九房這邊嫡支也好,旁支庶出也好,除了一兩個順眼的族兄弟看顧一二,其他都是無視到底。

要是正了嫡支,只九房太爺這一大家子就是沈理的事,沈理才不耐心管。

一路無話,其他房頭的當家人回去,沈氏家族即將「分宗」的消息,立時傳遍了松江。

沈、賀兩家的官司昨天才告一段落,各家虎視眈眈的盯著沈家,就等著沈家發難賀家後,跟在後邊分一勺羹,沒想到沈家白受了這一場冤枉,子弟傷亡了幾個,不思報復,卻是要先「分宗」,立時讓大家跟著迷糊起來,不明白沈家的用意。

只有陸老爺,因為知曉的多些,知道沈家是未雨綢繆。兩姓的小官司算什么,真要是藩王不穩,有長江水利,禍害的就是江南一地。

不管是朝廷遷怒,還是藩王暗中報復,合在一起的沈氏一族目標明顯,分開說不得就各留一條生路。

次日,松江各大士紳接到了沈家的帖子,請他們後日到沈家見證沈氏「分宗」之事。差不多同一時刻,沈理帶著沈瑞進了知府衙門欽差行在。

王守仁昨天收了沈理拜帖,也聽說了沈氏一族要分宗之事,極為贊同:「萬事都要守規矩,才可方可圓,這一步走的好。」

沈理搖頭道:「並不是我的主意,是沈瑛提出的。」

「沈參議嗎?到底是從通政司里歷練出來的,萬事想在頭里。」因為沈瑞的關系,王守仁對沈瑛也頗留心,這次在松江還沒有機會見,之前在京城時卻是打過照面的。

「分產分戶,少不得要請官府這邊去立契,你要不要也去湊個熱鬧,做個見證?」沈理問道。

實在是王守仁與沈瑞的師生關系一查便知曉,加上如今官司暫時了結,沒有避諱的,沈理才這樣邀請。

王守仁自然給這個面子,點頭道:「我會與張公公過去湊個熱鬧,董知府那邊,你也遞個帖子吧,想來不會拒絕此事。」

董齊河運氣好,現在在御前署名,成了松江代知府。這種情況下,朝廷不會另外派人過來,要是不出差子,等到欽差回京,將松江案子了結,董齊河這個知府就該轉正了。

沈家子弟出仕者多,董齊河既在松江為主官,肯定樂意與沈家結一份香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