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2529 字 2020-06-26

說是親戚都這般,可見這樣的布置就知絕非親戚能比,乃是特地為他們母子所備,何氏再三推辭,卻到底沒說過周媽媽,只得收下了。

這邊送走了周媽媽,那邊婢子就過來報說熱水已備好,問奶奶是否要沐浴。

一得到肯定回復,屋里丫鬟們隨即就麻利的將澡豆、姜汁、雞蛋、香膏、軟布、中衣統統都備好了,柳媽媽對這高效率滿意得不得了,滿口子的贊「到底是尚書府」。

何氏泡進溫暖的熱水中,忍不住發出舒服的喟嘆。

柳媽媽打發下去小丫鬟們,親自替何氏解開頭發,另尋了盆輕輕揉洗,舒心笑道:「奶奶可安心了吧。」

何氏不置可否的唔了一聲,半晌還是道:「待安葬了相公後,咱們就近尋一處宅子搬出去吧。」

柳媽媽一驚,險些打翻木盆,穩了穩神才忙勸道:「奶奶這又何苦!今兒不也見了,大太太是再好不過的人了。那三太太我瞧著也是個好人,都是待您帶哥兒極好的,還有瑞二爺,打松江起就關照咱們……」

何氏打斷她道:「正是因為他們太好了,我才不能賴著不走。本就沒有親戚名份,初時自然是好的,我若不識相,賴著不走,慢慢的這情分便都磨光了,以後難過的還是我們娘倆。不若現在早些出去自力更生,將來有些什么事求到尚書府來,總還有一線香火情……且以後小楠哥開蒙、進學,哪一樣不得來求人。」

柳媽媽呆呆的半晌無語,終於嘆了口氣,又開始揉搓起何氏的頭發,低聲道:「這樣好的人家……這樣好的人家……」終是低不可聞。

何氏掬一把水洗了臉,卻是一道洗去了眼角邊的淚,這樣的好人家,她夢寐以求,可到底不是她的,如今,只得她和小楠哥兩個,為了小楠哥的前程,她也只能委屈了現在,將大伯娘他們對她母子的憐惜與好感留續到將來。

*

沈瑞回到九如居,卻並沒有立時沐浴,只簡單盥洗一番,換了家常衣裳,就往上房去見徐氏。

徐氏才聽了周媽媽的回報,又吩咐下晚上設宴給沈瑞及何氏母子接風,就聽婢子報說二爺過來了,一時還有些愣怔。

待見了沈瑞進來,徐氏便嗔怪道:「你這樣急做什么,怎不好好歇歇!」又道:「可巧我這兒備著晚飯,你瞧瞧單子,可還要吃些什么。」

沈瑞笑道:「沒與娘說說,我也歇不踏實。還不如跟娘談完,我再回去好好泡個澡,踏踏實實睡覺。」

他說著伸過頭去看了菜單子,又添了兩樣清淡小菜,才打發了人去。

徐氏知道沈瑞要講的事關重大,打發了屋里人出去,又叫紅雲去廊下守著,這才問了沈瑞松江諸事。

雖然中途幾次寫信回來,但事涉藩王,沈瑞又怎么敢隨便寫在信里。當下便從回去開始說起,將如何查案,如何審案種種說與徐氏聽。

徐氏雖在信中只言片語里猜出一二來,但真正聽到是寧王意圖謀反,還是變了臉色,聽到凶徒甚至意欲刺殺欽差,更是眉頭緊鎖,口中直道:「這般膽大妄為!」

待聽到章家攪了進來,徐氏深深嘆了口氣,半晌才道:「旁的都是虛妄,還是要子弟上進,才是家族唯一出路。」

徐氏看得明白,無論賀家處處算計沈家,想謀個松江第一大族,還是章家此次鋌而走險,妄圖謀個「從龍之功」,本質上都是因賀家、章家下一代沒有拿得出手的子弟,也是為了家族的將來,不得已而為之。

沈家現在則有兩個狀元公,入仕十余人,舉人更是多達數十人,且多是青壯子弟,仕途還長,全然蒸蒸日上的態勢,家主自然不愁。

「琦哥兒能接族長之位也好,宗房這些年事事和稀泥,也誤了不少族中子弟,」徐氏頓了頓才道:「琦哥兒新為族長,怕是要銳意進取的,只是現在的沈家,還是當求穩。沈家現在入仕子弟不少,雖則分宗,也還是不要太多舉動為好。」

沈瑞點頭應道:「正是。瑛大哥也是因著沈家如今在仕林名聲未免太盛,才提出分宗,琦二哥也是明白這些的,六哥、瑛大哥與我同他都商量過族中種種。母親放心,他也是穩重性子,會多加思量的。」

有優秀子弟在手,家族只會求穩。而如今,沈家面臨的危機,並不是未來走向的抉擇,而依舊是通倭案或者說,通藩案。倭亂的案子在松江告一段落,可在京城,應該正在審理中,進展如何還不得而知。

涉及藩王,必然是秘密審理,徐氏作為內宅婦人、三老爺沈潤作為一個七品小官,是不可能得到任何消息的。

徐氏也是慎重的人,並不去貿然打聽,只是和三老爺商議過後,悄悄派了人注意賀家。賀東盛如今還在侍郎位上,或多或少會知道些什么。

「八月底賀家那邊隱隱有風聲過來,錦衣衛已押解一干人抵京了。」徐氏搖頭道:「再之後賀家也有往外走動,卻像是無功而返,很快也不再出去,也再無動靜了。」

徐氏頓了頓又道:「中旬你岳母還曾打發人來與你送兩件秋裝,來的婆子話里話外的意思讓你回來就盡快去楊家一趟。我料想是你岳父的意思,興許就是想說這案子,因怕隔牆有耳,才不好明說。今日時辰也不早,再登門要惹人生疑,你明日就早些過去楊府,帶著土儀,便是正經去拜見岳父。」

沈瑞點頭應下,就算沒有這番傳話,他也是要早點過去的。他還揣著沈瑛給的十幾封信,去哪些昔日東宮屬官處拜訪還是要問過楊廷和的,沈瑛的好友未必都是楊廷和認可的人。

再說起沈家分宗種種及沈玲妻兒,還有沈洲那日的剖白,徐氏久久不語,半晌才嘆氣道:「你二叔……這是心魔。隨他去罷。」

徐氏雖供著佛像,也往廟中去燒香布施,卻也是不信這幾樁巧合是什么報應的,她心知沈洲這是想通從前種種,懊悔當初負了孫氏才生此心魔。

斯人已逝,這便是解不開的心結,多說業已無用了。

至於沈玲妻兒,徐氏原就對何氏印象非常好,聽了沈瑞講變故發生前後何氏種種反應、不卑不亢對宗房及三房,心里越發喜歡何氏。

聽得沈瑞道:「我原以為二叔會過繼小楠哥為嗣孫,玲二嫂子也好幫母親和三嬸打點些家務,替母親分憂。現下二叔不願過繼小楠哥,玲二嫂子到底被除族,算不上沈家人,也就不好再打理府里的事,還要母親辛苦。」

徐氏知道兒子是為自己身子骨考慮,心下熨帖,想了想道:「方才周媽媽回來與我說了何氏言行,是個心思靈透的,也是個要強的,若沒個名份,想來她也不肯白住在府里。她年輕守寡,兒子又小,住在外面委實讓人不放心。我瞧她是個好的,她母子與咱們二房也是有這個緣分,我想認她做個契女,也好與我做個伴。」

沈瑞擊掌笑道:「這樣最好,既庇佑了她母子,也給她個名份,能幫襯母親一二。」

徐氏不禁莞爾,打趣他道:「也只這三兩年吧,待你媳婦過了門,我也就清閑了。」

一句話倒說得沈瑞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他訕笑兩聲道:「她……還小,還得母親多教幾年。」引得徐氏哈哈大笑。

沈瑞也在心下惦記起小未婚妻來,這一路在繁華口岸停靠時,他也上岸往市集上去尋了不少精巧好玩的小玩意兒,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