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鶺鴒在原(一)(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999 字 2020-06-26

見他出去了,寧先生臉上的笑容也褪去了,轉向李東陽正色道:「閣老,賀東盛此舉甚是不妥,咱們是不是……」

李東陽隨意將茶盞撂在幾上,淡淡道:「他之才干,不在沈滄之下,只是眼界太窄,心胸更窄,原就不堪大用,如今一旦有事,行事更是亂了章法。不必管,且看看他能如何。」

寧先生點點頭,自從閣老有將孫女下嫁沈瑾之意後,李府的人早已將沈瑾周遭查個底兒掉,都知孫氏賢惠——孝敬婆婆體恤丈夫還則罷了,試問有幾個有嫡子的正室夫人肯將庶長子養成狀元公的!

而這將家事打理好之外,她竟然能屢屢捐銀修橋鋪路,惠及族人鄉里,素有「沈門賢婦」美譽,更有當地知府向朝廷請封誥命。

這樣的婦人,莫說她父親未必是江洋大盜,便真是個強人,她這許多年來的善行,也足以讓朝廷對其有所寬宥,更勿論牽連她的庶子了。還想連坐個旁支族侄沈理?真是可笑之至。

賀東盛會認為閣老不知道孫氏是什么人?!

賀東盛這要不是拙劣的裝傻,就是真蠢了。

寧先生心思一轉,不過既然方才他出言提醒樊嶧城時,閣老也沒有阻止的意思,不曉得閣老是不是也好奇賀東盛究竟想做什么。

「但願他是兄弟情深,一時亂了方寸。」寧先生微微嘆氣道。雖然這話他自己都一萬個不信,嘴上還是這么說道。

李東陽輕哼了一聲,有些嫌惡道:「方寸亂到往東廠靠?」說罷又疲憊的揮揮手道:「多少大事尚待裁決,不必在他身上浪費心思。馬上就是大行皇帝的發引了……」他忽然頓了頓,卻又吩咐道:「不過,內侍那邊,還是要留心。」

寧先生聞言也收起心神,肅然應是。

*

「賀家,你要小心。」

沈尚書府,外書房。

坐在沈瑞對面那面容清癯,滿身書卷氣的儒生,赫然是沈琰。

沈瑞只瞧著沈琰,沉默不語,靜待他下文。

這人本當是在南京的,卻突然出現在京城,沒下帖子貿然登門,又與門房言說有極重要的事情要找他沈瑞,待進了沈家,開口又是這樣一句,實在不能不叫人生疑。

沈琰見沈瑞的神情,也知這句開場白惹他疑心了,輕輕嘆了口氣,道:「這許多事後,恆雲這是還在疑我?」卻並未等沈瑞回話,便解釋了起來。

本來沈琰、沈琇兄弟在南京備考的,因著喬家出了孝,擇了好日子,要與喬老太太做一場大法事,早早就遣人給沈琰妻子小喬氏送了信。今年又無恩科消息,沈琰便陪著妻子走上一遭。

「不成想在喬家遇著了賀家的人。」沈琰頓了頓,聲音小了些,道:「內子無意中聽到,是打聽源大伯娘的事。」

沈瑞面上不動聲色,心里已忍不住對賀家爆了粗口。

他原就是疑心有人要拿孫太爺的事情做文章,頭一個懷疑是賀東盛的。無它,沈家的仇人委實不多,有近乎生死大仇的,目前情況下,只此一家。

沈琰的話正證實了他的猜想。

跟喬家打聽孫氏,焉能有好話?!恐怕孫氏曾與沈洲有婚約的事怕也瞞不住了。沈瑞心下頗為惱怒。

聽得沈琰又道:「而當知道我夫婦進京後,賀家也來人送了些東西,一個幕僚來與我探問……沈家舊事。」

沈瑞仍是一言不發,只盯著沈琰看。

沈琰也不言語,兩人對視半晌,沈琰忽笑道:「好恆雲,如今好定力。」

沈瑞拱拱手道:「謬贊。」又道:「沈先生既然是來告訴我這些的,就不要吊人胃口,干脆些講了吧。」

沈琰搖頭自失一笑,道:「賀家將舊事問得極詳細,那人還許諾幫我岳父起復謀劃,竟還許我二弟一個妻子,賀家旁支女,父兄都是秀才,家資頗豐的。」

沈瑞心下腹誹,賀家拉攏的手段真是一萬年不變。面上仍是雲淡風輕道:「那你待怎樣?」

沈琰正色道:「松江倭亂之事,我兄弟後來才知曉,但……到底要避嫌,又恐有人拿舊事作伐,因此只能默默打聽著消息,不曾親往松江去。後來案子真相大白,我們也細細問明了前後事。賀家狼子,便不歸宗我們也是姓沈,斷不會與賀家謀。」

沈瑞面色稍緩,一則趨吉避凶人性本能,再則沈琰兄弟也確實身份尷尬,彼時若真出現在松江,很容易為人所乘。他根本不會怪沈琰兄弟不出面,相反,還跟慶幸他們沒來裹亂。

沈瑞當下拱拱手,道:「那便謝過沈先生前來報信。」

沈琰深深看了他一眼,自嘲一笑,轉而又道:「我兄弟二人我能作保,喬家,恆雲還要注意。」

說著他又取出張紙箋並一封信,道:「我知沈家在南邊定少不了人手,不過對上邵家,許有用到我兄弟的地方,琇哥兒如今穩重許多,若有需要,可持此信去南京找他。」

沈瑞心里已經有了計較,並不接那信,只再次拱手道:「足領盛情。」

沈琰臉上終究劃過失望之色,也不多言,還了一禮即告辭。

沈瑞送他出門時忽道:「賀家早已盯著沈家,沈先生府上怕也是,先生也多加小心吧。」

沈琰微微一怔,隨即苦笑:「末了倒是欠了你一個人情。好,恆雲,彼此保重吧。」

沈瑞半分笑容也沒有,拱手作別,「沈先生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