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天理昭彰(一)(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4650 字 2020-06-26

賀老太太慢慢喝罷了香茶,緩步又走回佛堂,持著佛珠跪在蒲團之上,默默詠誦起經文。

佛祖在上,我兒若有什么罪孽,要是報應,都報到我這沒教好兒子的老婆子身上罷,願佛祖佑我兒平安。

*

城郊,沈家庄

果然如第一批災民所說,他們不是唯一逃荒出來的人,之後陸續又有災民抵達京城,只是每一批數量多少不一。

有的是獨立一個村子的人出來,不過四五十之數;有的是則是多個村落聚集一起,三兩百人之多。

這算下來,零零落落也有幾千人。

天寒地凍,西苑也不能大面積開工,並不需要這許多人以工代賑。

沈瑞又暗中上了修路條陳,指出日後西苑必成熱鬧繁華所在,周圍路況須得暢通方能讓更多游人趕來。

修路也是苦差事,征發民夫既影響耕種,給百姓造成負擔,而糧草餉銀於朝廷而言也是一筆大開銷。

讓災民去修路,既能以工代賑,又能極大緩解上述問題。

小皇帝心下滿意,隱去沈瑞名姓,招內閣與工部、戶部合議,又明著表示可以由內庫出部分銀兩用於工程,很快便通過了。

後來朝廷徹查南海郡君儀賓,退還侵吞災民土地,發放補給糧、減免稅賦等消息也在災民中傳來。

許多災民都生出了返還家鄉的願望。只是已然入冬,路途難行,才不得不滯留京郊。

只等開春就會有人陸續離開,這樣也解決了工程結束後災民安置問題。

而對於現在的災民安置,朝廷雖然已作了應對,設了粥棚和臨時安置點,但英國公府、駙馬蔡震等勛貴都紛紛上書表示,願意將自家城郊的庄子作為災民在城外的暫時性落腳點,安置災民幾日,教教規矩、查查疫病,再陸續分批送進城里安排工程。

這些勛貴人家無一例外都有子弟在錦衣親衛中任職,在小皇帝身邊當差。

這樣的勛貴集體發聲,擺明了是小皇帝默許甚至是小皇帝指使的,內閣也樂見小皇帝能為百姓多多考慮,此事比修路更快通過,就此成了定例。

沈瑞家的庄子也在繼續收留轉送災民,只是越發低調,夾在一眾勛貴人家中,毫不起眼。

但各家派出來歷練的主事子弟如張會、蔡諒等卻都知道沈瑞得了皇上嘉許,紛紛跑來沈瑞這邊取經,這安置災民之事便隱隱以沈瑞為首,接待災民最多的也還屬沈家庄。

沈瑞並不回避這樁差事,既是想在小皇帝那邊取得好感,也是想真真正正做些實事。

此外,能與一眾勛貴子弟如此交好,也算是意外之喜。雖說入仕之後文臣武將各成體系,未必有交集,但同在京城圈子里,多個朋友總是多條路的。

且武宗一朝戰事頗多,沈瑞也不乏報國之心,也是有意多結交武將子弟的。

他干脆征得徐氏同意,搬來庄子上小住,免去往返耽誤的時間,在打理災民諸事之余也不曾斷了溫習功課。

這日,沈家庄來了個「不速之客」。

沈瑞看著眼前一身武人短打衣衫、氣質凶悍的漢子有些眼熟,但因他在門前以英國公府下人自居,沈瑞便只當他是張會身邊的護院人物。

而當對方抱拳為禮時,一只手上赫然少了兩根指頭,沈瑞這才恍然,笑著同樣抱拳回禮道:「杜八爺,別來無恙。」

那杜老八見沈瑞竟以江湖人的姿態還禮,微微一愣,隨即咧嘴哈哈一笑,一口森森白牙旁隱隱有金光閃動,竟是還鑲著兩顆金牙,映襯著他那虯髯,真個匪氣十足。

「沈公子面前杜某哪敢稱什么八爺,沈公子同張大公子、二公子是好友,叫某一聲老杜也就是了。」那杜老八爽朗道。

沈瑞笑請杜老八入座,似渾不在意的問他此來有何貴干。

那杜老八在庄門口是報有要事相見的,此時也不兜圈子,從背後接下個包袱來,取出一沓紙張放在桌上,往沈瑞那邊推了推,道:「這是沈四爺所托之事。」

沈瑞神色不動,也不去接,只道:「既是我四叔所托,老杜怎的不去找我四叔?」

杜老八揚眉道:「明人面前不說暗話,沈四爺也做不了主的事兒,某自然要來找公子爺你。公子爺不必疑心杜某,某雖不跟著大公子吃飯了,但大公子若有差遣,杜某也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他指著那一摞有些皺巴巴的紙,道:「某撬開賀家那個拖了屍首去化人場的護院的嘴,得了這些口供。」

沈瑞雖有動容,還是不去接那摞紙,反問道:「我也不說暗話,這件事原是托了我叔父全權處置的,不知老杜你所需何物,竟覺著我四叔都做不了主的?我只怕我也給不起吶。」

杜老八沒想到沈瑞能這般直言,繼而大笑道:「痛快!早知道沈二公子是這么個痛快人,老杜早就前來拜山門了。」

他身子往前探了探,道:「某家想開個布庄,沒個進貨的路子,想請二公子在松江的織廠給個方便。」

沈瑞完全沒想到他竟求的是這件事,這種生意合作太尋常了,倒叫人生疑了,「老杜莫非不知道我四叔在南邊兒也有產業?織廠也是有一家的。他還慣做生意,知道什么布匹好賣……」

杜老八眼睛一眯,打斷了沈瑞的話:「二公子,某家是想要二公子織廠里產的布,在京城,只某一家專營。」

沈瑞是徹底愣住了,一時腦筋飛轉。

杜老八這話是什么意思?非得要他沈瑞名下織廠的布匹,是沖他這人來的,還是……沖著將來可能成為貢布的松江棉布?!

當初在浣溪沙茶樓里,壽哥確實說過要設松江棉布為貢布,也指明說是他沈瑞的織廠所出的棉布。

但這消息一直也不曾公布,沈瑞想著當是要等「通倭案」徹底結束後,判了賀家退還所侵占孫氏嫁妝那兩家織廠後才會公布。

這杜老八是從何得知?莫非,是張會說的?

可他一個地痞流氓做著餐館酒樓收保護費的生意好好的,怎么又想賣布?這布就算是貢品,也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杜老八圖的什么?

杜老八代表的究竟是他自己,還是他身後的英國公世孫?

既是貢品,總要和宮里打交道……

杜老八盯著沈瑞的臉,見他神情變化,嘿嘿兩聲,道:「某再說多了,二公子也不信。不過二公子你且想想,這京城,哪處紅火買賣後面沒一兩個拿干股的貴人?某是粗人,直腸子,說話糙,二公子別惱,就說如今的沈府,可還護得住大生意?」

沈瑞心下苦笑,倒是實情,若沈滄在,沈家開什么鋪子都無妨,沈滄一去,沈家就收縮了不少生意,改為更遠處較為穩妥的田庄。

如今沈洲也沒了官身,沈家京城近郊的田庄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自然做不得城里紅火的買賣。

他日松江布真成了貢品,沈家只能占個原產地的名頭,在南邊更好賣布,在京里,卻是什么都做不得。

只是和杜老八成為這樣的生意合作伙伴……委實有損沈府書香門第形象,一旦被政敵得知,少不得又有御史彈劾。

沈瑞躊躇片刻,道:「也不瞞你,這件事實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不過,我倒想到另一門生意,老杜你看要不要考慮一下。」

杜老八臉上也無惱色,笑道:「這種大事二公子不立時拍板也是應當的,二公子要是真現在就應承了某,某家倒要害怕了。」說著哈哈一笑,又做個請的姿勢,「二公子有什么生意可關照某家?」

沈瑞道:「老杜想必也知道西苑將來會修成什么樣子,那邊必成一處好景觀,往來游人便必不會少。但這么多游人,可並不是人人都置得起車。」

杜老八搖了搖頭,倒出一肚子生意經,「車馬行的生意杜某倒也有一處。不過二公子怕是不知道貧苦人家的事,這城里小戶人家可舍不得花銀子雇車,只靠兩條腿走。城外往往都是村里幾戶人家一起雇個牛車進城,直接就送到地方了……」

沈瑞笑道:「老杜何不將兩者合二為一。」

見杜老八不解,沈瑞進一步解釋道:「你將車廂加大,可多載些人,每人按照路程遠近收他幾文十幾文,一車人積少成多,也不會虧。」這是他曾想過的公交車雛形。

杜老八臉上雖還笑著,卻已經沒了熱情。

沈瑞知他覺得是小錢,不屑做,便道:「開始時可以只在西苑設點,生意鋪開,每個坊都可以設個乘車點。日後也可往各香火鼎盛的寺廟設點。老杜你也知京城人口數以百萬計,一旦百姓習慣了出門就花幾個小錢坐車,又快又便宜,這又會匯聚成怎樣一筆財富?」

杜老八這才聽進去了,眼中也有了光彩,只是仍道:「杜某不過在西城有些臉面,這四九城里幫派林立,不知道多少車馬行……」

「自然不能霸占全城車馬行。」沈瑞道,「聽聞八仙居的猴兒酒乃是一絕?京城里沽酒的館子又何其多,八仙居還不是一樣闖出名號!只要你的車比別的車寬敞干凈,比別的車穩當,比別的車准時——任何一處比別的車強的地方,都是客人選擇你的理由,你比別人強就比別人賺得多。」

杜老八呵呵干笑兩聲。

沈瑞笑容微斂,一本正經道:「老杜你是行家,原不必我多說——若是能將這車馬行開遍京城,不知道能多探得多少各路消息。」

杜老八的眼睛又微微眯了起來,隨即又是一陣開懷大笑,別說那牙是金光閃閃,就連臉上褶子都透出光芒來,「到底還是你們讀書人,就是比我們這樣的粗人看得長遠!如此杜某就謝過二公子賞的這條生財路了。」

杜老八原就是錦衣衛手下幫閑出身,現在也仍在做這包打聽的買賣,否則沈漣也不會找上他。他是最知道消息的價值。

沈瑞雲淡風輕笑道:「原是一點書生淺見,老杜你莫嫌棄才好。」說著才伸手將那摞紙拿在手里。

細細翻看幾頁,沈瑞臉色也凝重起來,這護院招供了當時賀東盛刑訊叛逃管家賀祥的全過程。

賀南盛陷害沈家種種都在沈瑞意料之中,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賀南盛之所以受控於寧王,是因為先前寧王的人假托南京貴人之名,五千兩銀子賣給賀南盛一份秋闈試題。

賀北盛果然憑借事先做好的文章中了舉人。

科場舞弊。這一條就足以斷送賀家所有子弟的仕途前程,也難怪賀南盛會就范。

沈瑞很快聯想起賀東盛想害死賀平盛之事,當時賀平盛不惜拉沈瑾、乃至整個沈家二房下水以求活,而後來沈瑾再去探望賀平盛時,賀北盛與賀平盛同吃同住,像在護佑他一般。

怕是賀平盛為賀北盛捉刀秋闈文章,這才引得賀東盛要殺人滅口吧。

沈瑞微微沉思,一個科場舞弊足以拖賀東盛下馬了,只是這件事還得深挖,那個寧王的人是怎么拿到考題的?南直隸上下多少官員已暗中投靠了寧王?

「這個護院現在人在哪里?可能上公堂?」沈瑞放下口供問杜老八道。

杜老八摸摸腮幫子上亂蓬蓬的胡子,道:「有些腌臢,公子還是不見的好。」他頓了頓,補充道:「我讓他當孫臏了。」

沈瑞一愣,隨即皺了眉頭,心下不由反感,他知道杜老八這等人刑訊不會只是簡單鞭打,但生挖髕骨實在太過陰毒了!

杜老八滿不在乎道:「公子爺當那是什么好人嗎?那也是慣折磨人的主兒,賀祥送去化人場時,身上就沒塊整個兒骨頭,人都化成一灘泥了,還不是這人的手段。某家還他的還算輕了。不過一般會折騰人的都知道被折騰有多慘,通常很快就招了,偏這人嘴硬,不這般也拿不到有用的口供。」

沈瑞忍著胃里翻江倒海的不適感,擺手道:「人這樣,是上不了公堂的,私刑逼供,你我也要入罪。」

他抖了抖那摞口供,「若是賀家借此反咬一口……」

杜老八嘿嘿笑了兩聲,頗有森然之意:「公子信不信,杜某將那人丟回賀家,明日這人就會悄無聲息的在化人場……」他曲起五指到一處又迅速張開,口中擬聲,「噗,化成一股灰兒了。」

沈瑞眉頭皺得更緊,「你既知道,這口供豈非無用了。」

杜老八依舊笑著,眼里卻是沒有半點笑意,「賀家要是發現這人丟了,又破破爛爛被扔回來,便曉得有人拿了口供卻缺人證,不知道會陸續往化人場送多少人滅口。」

沈瑞默了一默,接口道:「於是這口供就不需要人證了,賀家往化人場送人滅口本身就說明這口供是真的。只需要化人場證明賀家送了許多屍首過去就行,而老杜你既然能將賀祥死狀都知道得這么清楚,想必化人場也有你的人吧。」

他眸光清冽,聲音微寒,問杜老八道:「但若是賀家只將知情人都關起來,又或者害了人卻不送化人場而偷偷送去別處呢?」

杜老八皮笑肉不笑道:「他不敢。」

他又饒有興趣的向沈瑞道:「公子爺要不要賭上一局?」

沈瑞盯了杜老八半晌,才垂了眼瞼,「聽聞杜八爺賭場常勝,還是免了這場賭局吧。」

杜老八哈哈一笑,手下卻摸著自己的三只殘指,因沈瑞道:「公子爺何時發動?某家許還能去撿個漏。」

沈瑞輕叩桌面,思忖片刻道:「先不急,再等等。」

松江也有消息過來,過兩天陸三郎會親自送幾個人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