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1 / 2)

大明望族 雁九 8268 字 2020-06-26

嘩啦叮當一陣響,本經高人指點布置得又合風水又顯雅致的書房已是亂得看不出本來樣子。

一干心腹管事幕僚戰戰兢兢跪在屋子當間,任是什么東西砸在身上也不敢躲。

沒人顧得上心疼那滿地千八百兩才置辦得下來名貴筆墨紙硯,都提心吊膽的心疼著自己的項上人頭。

自正德元年十月入司禮監以來,千歲劉祖宗還是頭次發這么大的脾氣。

眾人時不時拿眼角余光掃著大管家劉多福,卻不是讓他拿主意的眼神,而是充滿了忿恨和怨怒。

都是劉多福攛掇著祖宗,非要把李經弄北鎮撫司去審,那北鎮撫司是個什么地方?十八層地獄也比那兒強些吧!

果不其然人死了,好嘛,外頭又傳各種不堪的閑話,說祖宗逼婚不成打殺了做媒的雲雲,瞧把祖宗氣的……

劉多福雖面上斜著眼睛將所有瞧他的人都瞪了回去,可心下要說一點兒不後悔那也是假的。

那日就是他接待了押著李經來的楊狀元一行,聽了那沈瑞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這李經背後有人指使,且劉仁也是確認過了的,他心里光想著這李經是給二管家劉多喜塞銀子才到了祖宗跟前的,正好能借此機會把一直盯著自己大管家位置的劉多喜給踩死,也讓外頭人明白明白,想攀高枝兒得往他這兒遞銀子才有通天梯,這才向祖宗進言。

誰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

只盼,祖宗砸完了東西,不再砸人罷,佛祖保佑啊,一會兒他認錯得先自己給自己訂個懲罰,免得祖宗上來就弄死了他。

直到案台、桌幾上再沒有能摔的東西,劉瑾才像徹底宣泄完了一般,往寬大的太師椅上一坐,呼哧呼哧喘著粗氣,布滿紅血絲的眼睛瞪著眼前幾人,好像要噬人一般。

這陣子,他本是順風順水,人才、錢財,都嘩啦啦往他口袋里流,聲望也因查糧草事兒日益高漲,沒成想,就這個月,竟一股腦的遇上這許多的糟心事。

以他劉祖宗劉千歲如今的身份地位,要說一聲招婿,不知要有多少人打破腦袋湊上來。偏這個探花郎不識抬舉!

焦芳說的沒錯兒南人就沒個好東西,嗯,那該死的李經也是個南人!

是的,李經該死,並且,他已經死了。只是死的不是時候!

劉瑾自然是恨李經辦事不利的,更覺李經絕非蠢人,這般到人府上尋釁發難,必是有人指使。因此他吩咐了錦衣衛指揮使楊玉好好審,必須撬開這廝的嘴巴。

沒想到,這廝進了北鎮撫司剛挨了一鞭子人就死了。

書生也沒體弱到這個地步,楊玉也不會蠢到這個地步!劉瑾也是在宮里血雨腥風走過來的,幾起幾落,各種算計見得多了,立時就意識到只怕是掉到坑里了。

果然,再怎么遮掩這件事,很快街面兒上還是有了流言,直指他劉瑾欺辱讀書人,又有一群酸儒趁機鼓噪。

劉瑾原也沒指望錦衣衛盡數在他掌握之中,畢竟楊玉比起牟斌來,完全就是個廢物,這點他心知肚明,但沒想到楊玉的心腹里也能叫人插了釘子,這背後之人手可夠長的!

劉瑾咬牙切齒,暗中派心腹將北鎮撫司過一遍篩,卻也更恨戴大賓——李經提親時你若一口應下,哪里還有後面這許多事!給臉不要臉,咱們就走著瞧。

而這樁事兒還沒完,更讓他驚怒的事兒就來了。

先前,他攛掇著皇上復立了西廠,挑挑撿撿讓谷大用領西廠事。

雖有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東廠負責緝訪謀逆大奸大惡,但這外地查案,除非重大事由京中派遣人員,其他基本是由當地錦衣衛協助調查,並無專門出外差的衙門。

復立的西廠偵查空間非常之廣,「自京師及天下,旁午偵事,雖王府不免。」

糧草一事,便是谷大用的西廠去查的,順便,也是去監視了各地王府動態。後者,也是小皇帝答應立西廠的原因之一。

至於劉瑾的想法,無非是丘聚這東廠不聽使喚,那就再立一廠唄,不扳倒丘聚,也架空了他!

先前各地糧倉等情況,乃至王府陰私,谷大用都是恭恭敬敬遞到劉瑾這邊,由著劉瑾去上奏天聽。

如此劉瑾賺足了聖眷和聲望,也沒少拿孝敬,對谷大用是非常滿意的。甚至盤算著想把丘聚踢走,讓谷大用掌了東廠。

卻是萬萬沒想到,一向跟在他屁股後面轉悠、事事捧著他的谷大用也有不聽使喚的一天。

今日谷大用竟繞過了他,直接向小皇帝稟報,經查江西南康縣民吳登顯等三家擅造龍舟,有謀反之嫌,遂籍沒三家,解銀九十三萬兩入京。

就這四五月間,山東河南鬧旱災蝗災,江南鬧水災,山陝又查出糧草虧折浥爛若干,到處都缺銀子的當口,谷大用送了銀子來,小皇帝自然眉開眼笑,大大的誇贊賞賜了谷大用一番。

谷大用一躍成為深得天子信任的治國能臣,小皇帝也表示了要賦予西廠更多權力。

至於那造龍舟是不是江南端午舊俗,那三家人冤枉不冤枉,根本沒人去管。

此番劉瑾半點兒功勞沒撈著,更是半點兒銀子也沒撈到。

抄了三戶人家,押解上京的銀子才小百萬兩,不知道谷大用這廝吞下去多少!能造龍舟作端午之戲的人家,會是家里銀子少的人家嗎?

而且,江西還有那一位宗藩!那一位可是出了名的手面闊,四處撒銀子的主兒,谷大用這一手,怕也是做給那一位看的,那一位豈能不雙手捧銀子上來。

想到少得了那許多銀子,劉瑾這心啊,就想被針扎著似的疼。再想到谷大用跑去皇上那邊賣好爭寵,他更是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這種種事攪合在一起,才讓他怒砸了書房。

這會兒劉瑾宣泄夠了,緩過氣來,一瞪著大管家劉多福,那劉多福連忙跪下,膝行兩步,磕頭下去,顫聲道:「小的該死,這就去領二十板子,再去查外頭鬧事兒的是哪些不開眼的,定讓他們知道敢污蔑祖宗的下場……」

劉瑾從鼻子里哼出一聲,擺了擺手,見劉多福只顧著磕頭,並不敢抬頭看他那手勢,便又是一陣惱火,喝道:「滾滾滾!」

劉多福忙不迭連滾帶爬的出去了,兩個跟著他辦事的管事也趁機跟著「滾」了出去。

劉瑾的眼睛掃向管事劉多壽。

此人原是錦衣校尉,有些武藝在身上,又懂錦衣衛偵緝那一套,是劉瑾將牟斌弄下台後從錦衣衛中招攬的人,改了家奴的名姓,如今負責聯系錦衣衛和東西兩廠。

劉多壽到底行伍出身,可沒有劉多福那樣軟蛋,他向前一步,躬身道:「經指揮使楊大人與小的排查,已經揪出三個形跡可疑之人,悄沒聲關起來了,並沒打草驚蛇。小的是想著單一兩個人做不成這么大的事兒,是否要繼續篩下去,還請祖宗示下。」

劉瑾冷著臉道:「那邊的事兒讓楊玉去做。從今兒起,你去盯著西廠,谷大用,還有他手下留在京里的兩個檔頭,見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兒,我都要知道!」

劉多壽有些驚訝,下意識回頭看了一眼後頭的幾個管事幕僚,雖說都算是祖宗的心腹,但這事兒也不是哪個都該知道的,果然見不少人都瞪圓了眼睛。

「祖宗……這……」他欲言又止。

劉瑾闔目喊了個身邊干孫子的名字,那小內侍就口齒伶俐的將西廠在江西的所作所為和谷大用的表現說了一遍。

眾人這才知道劉祖宗發火的真正原因,不少人心下一哂,不知道劉多福曉得自己給自己加的二十板子是白挨了,會不會氣個七竅生煙。不過他到底有錯,這板子也算不得冤枉。

劉多壽聽那小太監說罷,心下已有了計較,低頭尋思了片刻,方向劉瑾道:「畢竟是西廠的人,小的只怕還要向楊大人那邊借些人手。」

劉瑾面色不虞,冷聲道:「你也再去招募些得用的。楊玉那邊的,想過來的,查清楚了便都收下。」

劉多壽有些詫異,卻不敢多問,只應聲下來,後退了兩步,帶著自己的兩個手下退出去了。

劉瑾又點了兩個幕僚,讓寫個平息外頭逼婚的流言對策來,又讓陝西籍的幕僚去北榜各省會館,了解一下新科進士里未婚者家庭狀況。

當初他是完全沒把戴大賓的拒婚當回事兒的,想著把李經身後的人揪出來後,他照樣能滿足侄女的願望。

但現在,外頭鬧成這樣,就算戴大賓回來跪求,他也不會應了,如此便要好好再給侄女兒覓個良人。

領了任務的人陸陸續續走出了書房。

剩下幾個就顯得格外「沒用」。在劉祖宗身邊做事,不會阿諛奉承是肯定不行的,但是只會阿諛奉承旁的都不會,那也是吃不開的。劉祖宗很是求賢若渴愛惜人才吶。

有機靈的幕僚想著方才劉瑾的話,便往前一步,躬身道:「勿論西廠東廠,當初都是受過千歲恩惠的,如今大權在握,便只想著怎樣向上,全然不思回報恩人,這既是他二人的涼薄,也是他二人的淺薄,然則,也是人之常情。」

見劉瑾慢慢喝著盅參湯,聽了這番耍嘴皮子的話連眼皮都沒抬一下,那幕僚便更往前一步,聲音卻壓得低了些:「這東西二廠在誰手中,都免不了要為自己謀劃,學生以為,莫不如將這廠抓在千歲您手中,還怕他們誰翻了天去。」

劉瑾將蓋盅往旁邊一撂,沒好氣道:「你倒是想得好,這是要把丘聚谷大用統統踢了,讓你祖宗我去兼這兩處督主?」

那幕僚忙道:「千歲日理萬機,哪里還兼得過來那許多活計,學生是想,東廠有監督錦衣衛之責,那東廠又由誰來監督?更勿論西廠。沒了監督,不免失控,不若另立一衙門,千歲親領,不僅能行東西兩廠之事,更有監督東西兩廠之責……」

劉瑾斜睨了那幕僚一眼,「這衙門口,也是說立就立的?」

那幕僚揣度著劉瑾話音兒,便陪笑道:「太祖時只有錦衣衛,成祖時便添了東廠,到了憲廟時,又添西廠。這立與不立,哪里有什么祖宗法度,還不都是皇上一句話的事兒?西廠,不也是千歲您一道折子,皇上就許了復立么。」

劉瑾微微闔上眼,從鼻子里哼笑一聲,並未言語。

那幕僚心里更有底了,便又低聲道:「您不是還讓劉多壽那邊多招攬人手么,人手總要有安置的地方,都放在府上,怕也不太妥當,容易落人口實,放在新衙門里,不是正好。也恰借這機會,查一查東西二廠。」

劉瑾這才滿意一笑,道:「這也是個道理。」

那幕僚不由大喜,忙道:「那學生便下去寫個條陳來,千歲再斟酌?」

劉瑾抬了抬眼皮,道了聲「去吧」。

正這時外面有個管事畢恭畢敬報:「御馬監張永張公公來訪。」

劉瑾眼睛立時立了起來,沒什么好聲氣道:「這老小子怎的來了?」後半句「他娘的來看祖宗笑話」生生咽了下去。

外面的管事戰戰兢兢的將帖子遞了進來,手都哆嗦得幾乎捧不住那薄箋。大管事二管事都被賞了板子,也由不得他們不怕。

劉瑾一把拿過,卻見帖子中又附禮單,不由「咦」了一聲,兩根手指頭彈了彈那單子,臉上慢慢扯出個笑來。

他揮揮手,呵斥道:「傻愣著什么?你張爺爺來了,還不趕緊前頭花廳奉好茶去?!」

*

張永這二年有些發福,臉上一笑竟有點兒彌勒佛的樣子,全然看不出這是曾是個領過兵剿過匪自己也能提刀砍賊的悍勇之輩。

「延德,作甚么這么客氣吶!」劉瑾也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話里透著親近。

張永笑道:「這不是有事相求老哥。」雖然知道左右並無旁人,他還是假意看了兩眼,然後往前傾了傾身子,低聲說了李旻的事兒。

劉瑾聽罷,似笑非笑道:「這襲爵也好,府軍前衛也好,你這御馬監就能辦了,怎的還來我這兒。」

張永一拍大腿,「這不是不托底,還是得請老哥給句准話兒。這些事兒,哪件敢不來老哥你這兒報備?那可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劉瑾哈哈一笑,指著張永道:「你可別來捧我!」

聽了兩句奉承話,他叩著桌面,眯縫起眼睛,似是想了又想,終是一笑道:「這李旻是哪一個,我是半分也想不起來了。不過豐城侯家……」他咂咂嘴,道:「看不出,倒是有些家底兒的。」

便是他不提這茬,張永也是要說的,今兒就是奔著這事兒來的。

張永笑道:「李旻是個老實頭子,也就是廣東剿匪時候落點兒積蓄吧,豐城侯家那點兒破事兒你也不是不知道,那老太太,嘿,不提也罷,李旻這庶長子這次也是拿了全副身家出來,求個前程。」

「他想著燒香,卻夠不著老哥你這佛堂的門檻兒不是,便繞了幾道彎子,到我這邊了。老哥,你可別嫌兄弟雁過拔毛,哈哈,兄弟可是撿著頂尖兒的抬你這邊兒來了,就求你一句准話,旁的都是兄弟我跑腿兒去辦,余下的,總要給下面辦事的小子們點兒甜頭不是。」

劉瑾哈哈兩聲,道:「你瞧你,客氣了不是。這點子小事兒,何必破費。哪兒能讓你落不著呢。」

張永見他端了茶盞,便知道這事兒是允下了,方也端起茶盞來,撇了兩下,嘿笑一聲,狀似無意打趣道:「我這不是怕叫丘猴子搶在頭里么。老哥,這可有個先來後到,老哥既應了我,回頭丘猴子那邊給的銀子再多,您只管同我說,可別反悔了,叫兄弟難做。」

丘猴子說的便是丘聚。丘聚少時瘦猴兒一樣,就得了這綽號,如今早已不是昔日樣子,卻是猴精猴精的,宮里老人還是背地里叫聲丘猴子。

劉瑾一聽丘聚,眉頭便皺了起來,道:「這里頭還有他的事兒?」語氣是淡淡的,卻也不難聽出點兒咬牙切齒的味道。

張永像是才發覺說錯了話似的,胖胖的腮幫子顫了顫,才干笑一聲,道:「聽說會昌侯孫銘走了丘猴子門路。我這不是……合計著那孫銘素來能斂財,為了幾畝地叔伯、兄弟坑了個遍,這一遭不知道砸了多少銀子過去,怕李旻這老實的窮鬼敵不過人家。」

劉瑾心里已是又狠狠記了丘聚一筆,發狠盡早收拾了丘聚谷大用兩個不聽話的東西,面上卻不顯,嗤笑一聲道:「延德你幾時這般膽小過?得了,老弟,把你那心擱肚子里吧,你既開了口,老哥我還能撇開你再應別人去?多少也就是這樣了,還能讓你貼補?笑話。」

張永便也哈哈一笑,說了幾句湊趣的話,似是把這事兒圓了過去。

兩人又扯東扯西說了些扯閑篇的話,劉瑾突然話鋒一轉,道:「萬歲的意思,是派人往山陝邊關仔細查一查糧倉草場,先頭西廠去查過了,這次自然不能再去,便是我也要避嫌,司禮監內官監的人也不好去了。想來,當你們御馬監出人去才妥當。」

張永原也想到這一處了,劉瑾的人雖查了天下糧草,捅出許多舞弊事,但這里頭也絕對黑下不少銀子。尤其是山西,兵部侍郎文貴口口聲聲修墩堡,那銀子哪里是送去了邊關,不少都流進劉瑾私囊,這事兒經不經得起查可不好說。

劉瑾既說想找個御馬監的,便是想讓他遮掩一二了。他既想借劉瑾的手收拾了丘聚,就預備著劉瑾給他找事兒了。

張永當下打了個哈哈,道:「若真從御馬監出人,兄弟我自是要尋個謹慎穩妥的,好生給皇上、給老哥你辦差,也不辜負了皇上與老哥對咱們御馬監的信任。只是這事兒,是不是落在御馬監卻也不好說吶,一般派的外差,除卻錦衣衛,便是東廠了……」

劉瑾斜了張永一眼,卻不接這話,而是道:「我瞧著,羅祥這些年做事倒也踏踏實實的,這次差事若是他去了,都是老兄弟,回來也好給他安排哪個營的好去處,免得總說咱們得勢便忘了舊人。」

張永愣了一愣,隨即慢慢的笑了起來,笑得眼睛都成了一條縫,越發像彌勒佛了。

羅祥是丘聚插進御馬監的,劉瑾這是要幫他拔出去。兩人算是就對付丘聚達成了同盟。

「羅老弟委實有才干,怕只怕,他為人忒也直了些,不會轉彎兒。到了邊關,再叫那群武夫吃癟,回頭武將上折子哭訴,咱們面子上也不好看么。」張永笑眯眯道。

劉瑾撣了撣衣角,渾不在意道:「直有直的好處,精細。」

他不怕羅祥是丘聚的人便來查他的不是,他有的是手段讓羅祥就范,沒准兒,能借著羅祥這葯引子收拾了丘聚呢。

張永點到為止,便也不再多說,拱了拱手笑道:「既老哥這樣說了,這差事,御馬監義不容辭。」

*

五月十五,李旻過繼嗣子,設宴款待親朋。

這席面自然不會是在豐城侯府擺的,不過是他的小小宅子。

來賓也不過寥寥幾余桌,除了李旻夫人娘家親戚,便是他錦衣衛中朋友下屬,甚至豐城侯府他的親兄弟都沒到齊,太夫人更是稱病未來。

不知道多少有爵人家看他家笑話。

沈瑞夫婦雖出現在儀式上,但是他們衣著行事低調,又請李家不要宣揚他們的身份,來賓又多是低階武官,對於新科進士並不關注,便沒人知道這對年輕夫婦來歷。

這樣的局面李旻頗為從容,李熙卻不免有些憤憤然,本還想借沈瑞身份做點文章,卻被李旻喝止。

李熙在遇到沈瑞時忍不住若有若無的抱怨一句。

沈瑞卻只笑道:「有句俗話,叫好飯不怕晚,不知道李兄聽過沒有。」

李熙愣了一愣,強擠出個笑來,到底是聰明人,便也不多說,只剩滿口道謝。

沈瑞原還想留下來捧捧場吃個席,見這情形還是作罷了,與楊恬兩個觀禮之後,便告辭出來。

正好時辰尚早,小兩口便又手拉手開開心心逛西苑去了。

五月十六,忽有聖旨到了豐城侯府,昨日還對外聲稱病重起出不了院子的太夫人這會兒比誰腿腳都利索,很快穿戴整齊到了前堂。

然而,聽傳旨內侍口中稱,要老豐城侯庶長子李旻接旨時,太夫人便如五雷轟頂,軟軟癱在了守寡的兒媳身上。

此後,她就真的病了,直至病逝,足有二十年再沒邁出過自己院門一步。

而李璽那守寡的夫人因著一直侍奉「病重」的婆母榻前,足足侍奉了二十年之久,也被市井傳為至孝佳話。

至於李旻,在這一日里,先後接了兩道聖旨。

前一道是承襲豐城侯,後一道是掌了府軍前衛。

這次豐城侯府再擺宴,內外院子席開百桌,京中有爵之家多半到場相賀。

當然,這日沈瑞夫婦並沒有去。

李熙被那些他熟的、不熟的兄弟,認識的、不認識的朋友灌了個爛醉,直到散席才被架著抬回房里,催吐一番,將胃里吐了個干凈,通房大丫鬟端了一碗粳米粥來。

不知道是不是因胃里空空的關系,這米粥的香味竟是無比誘人,李熙也顧不得燙,三口兩口就下肚大半碗。

那丫鬟在他身邊不無得意的邀功道:「婢子料著爺一准兒得多喝幾杯,前頭席上油膩,只怕也是吃不好的,還是粥最養人,這是一等好的珍珠香蜜,婢子親自盯著火……」

珍珠香蜜。李熙停下動作,仔細看向碗中粥。

這米因形似珍珠、蒸煮時異香撲鼻、食之清甜無比而得名,成化年間成了貢米,富貴人家多以能食此米來彰顯身份。

他,年幼時,府里只有每逢除夕闔家一處吃團圓飯,才會從祖父老豐城侯的份例里撥這金貴的貢米出來給所有兒孫吃,每人也就一碗,盛得都是有定數的。

他父親是個不得寵的庶子,平日能吃上飯就不錯了,哪里還會挑揀是什么米。自從祖父去世,他再沒吃過這樣香的米飯。

珍珠香蜜,太夫人恨不得一粒粒數著來吃的貢米,如今他身邊一個丫鬟,就能隨便要來煮粥。

李熙端著飯碗,忽然就呵呵笑了起來。

那丫鬟只道他耍酒瘋,蹭到他身邊,依舊撩撥著哄他。卻聽他問,「你聽沒聽過那句,好飯不怕晚。」

那丫鬟有些莫名其妙,茫然道:「爺不愛吃粥,想吃飯?爺這肚子里還空著,還是先喝粥的好,干飯忒硬,別傷了脾胃……」

李熙不再理會她,笑聲越來越大,最終幾近癲狂。

翌日府上收到邀請豐城侯和世子(並沒請封卻也都這么叫上了)赴宴的帖子堆得一尺高。

李熙卻翻也沒翻,請示了李旻,便往庫房里翻箱倒櫃尋了些珍稀物件來,命人悄沒聲的分送到張永私宅和英國公府,李熙自己帶了一份親自去了沈府。

「並不是想求請封,我也知父親這爵位剛得,還得穩當穩當才行,但我也總不好這么游手好閑的,想謀個差事,也不求什么前程,就是辦點兒實事兒,學學本事,哪怕長長見識也好。可惜我從前就沒認識個明白人,什么都不懂,所以厚著臉皮來求二哥指點迷津。」

李熙比沈瑞大了整整六歲,卻是一口一個二哥叫得親熱。

沈瑞也不給他糾錯,李熙若是得寸進尺跑來活動封世子的事,那沈瑞會敷衍兩句送客出門,此後只跟李旻打交道,不會再理會李熙。

但李熙跑來說想謀個能學本事的差事,倒是讓沈瑞高看他一眼。

沈瑞淡笑道:「李兄……」

李熙連忙道:「昨日父親已與我取字,耀庭,二哥喚我表字就好。」

光耀門庭么,沈瑞一笑,從善如流,「按照本朝法度,耀庭兄很快就能有個錦衣衛百戶的職銜罷,西苑是不好進的,府軍前衛又是令尊所掌,為避嫌也是不能去的。旁處還不是耀庭兄想去哪里都行。」

李熙忙道:「我嘴拙,二哥莫怪,我實是不知道哪里好。」

沈瑞忍不住心下腹誹,你若嘴拙,那天下的鸚鵡八哥怕都是啞巴了。

聽得他頗為坦白道:「掏心窩子說一句,若是張二哥這會兒還在京衛武學,那我自然是跟著張二哥走的。可如今張二哥丁憂,旁人,嘿,不怕二哥笑話,沒誰真瞧得起我,想來也不過覺得我是運氣罷了,我是真想學些東西,不想空領一份俸銀,叫他們閑撂著。」

這卻是句實話,沈瑞瞧了李熙半晌,忽然問道:「你可認得武靖伯府四公子趙弘沛?」

李熙忙道:「我是認得的,只怕……四公子不認得我。二哥是要將我引薦給趙四公子?」

沈瑞卻不答,又問道:「想來,你也是沒出過遠門的,可敢往外走走?」

李熙呆了一呆,忽然狂喜起來,「二哥是說,趙四公子要派外差?」

沈瑞擺手道:「你別高興得太早,外差也不是大家傳得那樣都是好事。這趟卻是個苦差事,興許,也沒甚油水可撈。」

李熙連忙道:「二哥可是看扁了我,我豈是那逐利之人?!我是真心敬佩趙四公子,願追隨他鞍前馬後……」

「得。」沈瑞可懶得聽這根三寸不爛之舌說奉承話,「你若有心,我倒可以引薦,只是趙四公子選是不選,卻不是我能管的了。」

李熙忙起身長揖,又是滿感恩戴德,銜草結環報恩的話都出來了。

沈瑞也懶得說他了,本身,想把他送到趙弘沛身邊,也是瞧中了他這根舌頭,人又能屈能伸,出去跑腿辦事兒打個前站想來沒什么問題。

「出去也是要吃苦的,我瞧著,耀庭兄的騎術不錯?」沈瑞問道。

李熙苦笑一聲,道:「先頭,家里,也就剩下匹馬,算是侯府子弟出來的最後一點的體面了,因而不曾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