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沒有選擇(1 / 2)

官場之風流人生 更俗 1677 字 2020-06-26

(才看到錫馬奇莫兄弟的兩個新年大紅包,哈哈,謝謝啊)

劉偉立看隨楊玉權站在過道里的老人須發皆白,人又高又瘦,但精神矍鑠,他不知道眼前老人的身份,但聽譚啟平敬稱其叔,也知道對方不但是譚啟平父親生前的戰友,還很有可能身份不凡,忙幫譚啟平招呼道:「崔老、楊市長,你們進來坐,我幫你們沏茶去……」

崔向東朝譚啟平點點頭,說道:「我這把老骨頭在徐城住得快生銹了,沈淮這小子到嵛山當副縣長,一再說要接我回嵛山看看。我這把老骨頭也不知道能活多久,知道這頭小狐狸請我回嵛山沒有安什么好心思,但也耐不住他的勸誘,就過來走走……」

譚啟平不動聲色的請崔向東他們到辦公室里的坐下,打量了楊玉權兩眼,見他身邊的年青人臉生,不知道是誰,不過也耐住不問什么。

「我本也沒有想著要過來打擾你的工作,我們這些退下去的老人,也不應該隨隨便便跳出來對你們的工作指手劃腳說什么不是。我昨天到嵛山湖水庫故地重游,看到一些問題可能很嚴重,而下面缺少向上反應的渠道,我就只能倚老賣老直接過來找你了。希望你不要覺得我們這樣的老不死招人厭。」

崔向東光明磊落,想幫沈淮把嵛山湖水庫的問題解決掉,但也不想給沈淮拖入他跟譚啟平的私人恩怨里,所以一上來就先把事情說清楚。

其實也沒有隱瞞的必要,淮能集團想接手開發嵛山所有的水電資源,鬼才猜不到是沈淮在背後籌劃這件事。

崔向東同意插手這件事,主要還是解決地方上的實際問題,而不是說要幫沈淮壓制譚啟平。

「崔叔,你這是說哪里話?你們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國家革命、建設貢獻一輩子,經驗豐富,是國家的瑰寶,」譚啟平請崔向東、楊玉權坐下說話,問道,「沈淮是很有個人想法的干部,他請你們老一輩到地方上來為建設發展多提建議,這個想法很好。我到東華工作有兩年了,嵛山那邊也去了不多,對嵛山湖水庫的情況,談不上多熟悉,工作難免會有疏漏,有什么問題,崔叔不要對我留情面……」

崔向東指著站在身邊的羅慶,說道:「羅慶是嵛山湖水電站的副站長,是我八八年回嵛山時認識的小友。他在嵛山湖水電站工作的六年,對嵛山湖水庫的情況很熟悉,我就負責帶個路,具體的問題,還是讓他跟你匯報……」

譚啟平猜想崔向東未必會對他全說實話,但想來也不會幫著沈淮蒙騙他,看向羅慶,見他臉黑瘦,大約三十四五歲的樣子,站在辦公室里,倒也從容得很。

譚啟平對劉偉立說道:「楊市長是分管水利工作,他在這里最好;你再打電話給水利局的負責人,讓他們派個人過來聽聽……」

劉偉立完全猜不透沈淮在賣什么葯,梅溪這邊偃旗息鼓,沒有丁點動靜,跑到嵛山卻一個動作接著一個動作,都不帶眨眼歇一下的,難道沈淮真的打算在嵛山那窮山窩窩里扎根干上幾年?

劉偉立揪住一個秘書,讓他聯系市水利局的人,他就溜回譚啟平的辦公室。

劉偉立看到羅慶把厚厚的一摞資料遞到譚啟平的辦公桌上,不像是短時間內整出來的材料,猜想嵛山湖水庫可能確實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

譚啟平一邊翻看材料,一邊聽羅慶提綱挈領的講重點,聽到最後,跟崔向東說道:「照這份材料來看,嵛山湖水庫確有可能存在一些市里忽視掉的嚴重問題,我會馬上召集相關部門,進行深入的調查。崔叔,你難得來東華一趟,淑娟應該在家里做好了飯,崔叔您就先跟我回家吃飯去,晚飯住下來。這件事我爭取這兩天就處理掉,給崔叔一個答案,」他又問楊玉權,「沈淮在不在市里?」

「沈淮在嵛山縣。」楊玉權說道。

「那就算了。」譚啟平說道,楊玉權也不知道他什么說算了。

崔向東這次過來,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來拉偏架的。

譚啟平請他到家里吃晚飯,他也就沒有推辭,跟楊玉權說道:「楊市長,你幫我跟沈淮說一聲,這件事啟平書記已經重視起來,也不用我這把骨頭在里面再瞎摻合什么,我今天就在東華再住一晚,明天我直接坐車回去,不跟他說了。」

崔向東在給撤職後,就固執的不再去享受什么待遇,日常出行也沒有人隨從。譚啟平把崔向東接回家吃飯去,楊玉權這邊也不好派人跟著去,不過想來譚啟平也會把崔向東的住行安排妥當,倒不用他們擔心什么。

*****************

楊玉權帶羅慶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宋曉軍還在辦公室里等著,見崔向東沒有隨他們回來,問道;「楊市長,崔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