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一二二章(1 / 2)

玉璽記 石頭與水 1653 字 2020-05-30

未到上元節, 甜白瓷花盅內的水仙已經開敗了。

穆安之拾掇著花枝,鄭郎中回稟通州之行, 聽到夜間失火之事, 穆安之閑情逸致的臉刷的沉了下來,放下花剪問, 「你們都還好吧?沒出事吧?」

「周氏年前在牢里時, 周家便沒少鬼鬼祟祟的過來探聽, 一家子驚弓之鳥, 臣過去時便有防范。這回帶的大都是老手, 有兩個年輕的孩子, 也還機伶, 再者李知州有心幫襯, 並未出事。」

穆安之放下花剪,隨手將桌間花葉掃落,「繼續說!」

「冬日天寒, 水結冰時, 驛館里用來滅火的水缸按例都要在底下生炭火解凍冰,以免水凍牢萬一失火難救。可實際上,驛館為了省炭火銀子, 多是不會生火烤冰的。何況沒哪家真用火石生炭火的, 撿兩塊燒紅的炭做火引便可。臣將他喚到屋中問起,他說我們住的院子以往死過人,風水不好。這要再不知何意,臣也算白任刑部司郎中了。」鄭郎中道。

「這個李成仁, 有話不明說,有事不明做,什么意思?」李成仁,李知州的大名。穆安之帶著幾分嘲諷,「他倒是想兩面凈光誰都不沾,可也不想想,既有人在通州城動手,便沒把他這位知州放在眼里!」

涉及政爭話題,鄭郎中躬身緘默。

穆安之聲音冰冷,「把周家人給我仔仔細細的審!把給他家出這等『詐死良策』的能人一並審出來!」

「是!」

穆安之緩了緩聲音,「這次出門的都辛苦了,我記在心里,月底一人領個大紅包,算是出差補貼。」

鄭郎中一向不慕錢財,不過,他依舊為手下人高興,哪個身後都是一家子人要養活,能多得些俸銀,自是好事。鄭郎中深深一揖,「謝殿下賞賜。」

「是你們應得的,不算什么賞賜。」

鄭郎中退下,穆安之端起手畔的茶,遞到唇角仍是難忍怒火,手腕一抖,一碗溫茶嘩的潑地上,濺濕一片青磚!

.

「就這樣?」李玉華豎著耳朵聽半晌,就聽了個失火的事,失望之情溢於言表,在零嘴匣子里摸倆瓜子巴唧巴唧吃了,對著穆安之的臭臉說,「這么點事也不至於生氣啊,不沒燒著鄭郎中他們么。」

「要燒到就晚了!」自老友裴如玉遠謫北疆,雖則杜長史華長史鄭郎中皆是臂膀,但能讓他這般肆無忌憚隨心所言的人幾乎沒有。不過,玉華妹妹勉強還成,比較知道世事世情,就是心腸忒大,這還沒事!

李玉華嗑著瓜子,「這種事也不是太罕見吧。州府縣城算是比較有章法的地方,你不知道偏僻地界兒的事,什么官兒不官兒的,好些山里都是當地大戶一言堂。」

「你怎么還知道山里的事,你老家不就在直隸府博陵那塊兒,那邊都是平原,哪里有山來著?」

「我是聽小九叔說的,小九叔出去做生意也是聽旁人說的,說太行山以東的什么地方,原是有個官在任上,就是得罪當地大戶,出門時就叫人給劫殺了,都說是山匪干的,什么山匪那樣天大的膽子敢殺官員,就是當地大戶手段,無非就是推山匪身上,叫山匪擔個惡名。」李玉華歪著頭瞧著穆安之,「三哥你就是太實誠了,真以為上頭一句話,底下就從令如流?哪兒有這樣的事啊,眼皮子底下能看牢就不錯了。」

「通州可不是太行山以東,通州就在帝都之畔哪。」穆安之憂心忡忡,「至今我每想到鄭郎中他們險些被人謀害了性命,都毛骨悚然。」

穆安之說,「明天你進宮,把這事跟皇祖母說一聲。」

「是不是這案子不太好查?」

「案子再難查也只是一宗案子,可如果連帝都周圍都不安全了,這就是大事了。」穆安之說著嘆了口氣。

「你直接跟父皇說多好,父皇還得誇你心系江山哪。」李玉華天生就有在長輩跟前賣乖的本領,她還特無私的要傳授給她家三哥。

穆安之眉毛一皺,「我干嘛要跟他說!管它江山怎么樣,那又不是咱們的,那是陛下跟太子的!咱們拿多少俸做多少事,難不成還憂國憂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