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二章 主導論壇走向(1 / 2)

「互聯網經濟說到底,不過是實體經濟的補充,未來的商業模式,互聯網的因素固然不能剔除,但是仍是以實體為主,畢竟我們人類生活在這個物質構成的世界中,而非存在於由二進制代碼構成的互聯網中。」里奧波特說道,「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經濟,是一種強化形態的經濟,也就是以互聯網為強化手段的經濟。通過疊加互聯網手段,提高原有經濟的運轉效率,剔除其中的冗余環節,才是互聯網真正的作用。」

里奧波特的看法其實符合當時的主流觀點,畢竟2002年的互聯網還是一個體量較小的產業,與實體經濟的龐大規模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所以當下的主流觀點,是認為互聯網有助於推動經濟的高效提升,也就是說,互聯網的地位和作用仍是輔助性的,而非主導性的。

他們絕對想不到,十多年之後,隨著全球網民總數突破三十億甚至四十億大關,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企業中,已經有五家是純互聯網公司,而且這類公司的成長性比起傳統的公司更加強大。

李楓知道,當下他們是看不到互聯網的巨大作用的,互聯網不僅僅提供連接,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讓一切的連接行為通過「數據」這種方式呈現出來。

基於這些海量的數據,未來才有可能出現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新的業態。

也就是說,互聯網的作用不僅僅是連接,在未來,它還是全人類的大腦和神經中樞。

在場的不少人發表了同里奧波特類似的看法,對李楓的觀點並不算認同,甚至認為其中的部分觀點有些激進,片面誇大了互聯網的作用。

其實恰恰相反,李楓今天所表達的觀點,只是未來真是上演的巨大變革的一小部分,他甚至還沒有描述出真知的未來世界全貌。

可見即便參會的都是全球的頂級精英,但是在對未來的預見性上,仍與李楓有巨大的差距。

當然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人類的認知能力有限,即便預測一場球賽的勝負都未必成功,更不用說去預測和推演未來世界的復雜升級了。

所以擁有未來十多年知識的李楓,等於對全球精英都形成了一個數量級優勢,那就是他所做的任何決策,都可以完全碾壓當今全球的精英人士。

「剛才聽了各位的發言,對我也很有啟發。」李楓接過話筒,神色充滿自信,「我所要說的,是我們理解互聯網的邏輯和理解傳統工業社會的邏輯不同。理解傳統工業社會,我們只需要一個緩步遞增的邏輯即可,等於是上一個三十度的緩坡,但是理解互聯網的邏輯完全不同,它是一個指數級的放大邏輯,也就是說今天還是1,到了明天就是10,後天變成100,這是一個逼近90度陡峭上升的邏輯。如果我們不能用這一模式去理解互聯網,那么我們很快就會落後,也許只要幾天的功夫,就會被後來者遠遠甩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