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2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767 字 2020-07-01

弗朗茨關心的問道:「經濟危機又來了,內閣有什么措施?」

首相費利克斯回答道:「陛下,從英國傳來的情況來看,這次經濟危機影響會非常大。

為了擺脫危機,內閣決定讓國有企業開始去庫存,把庫存商品低價傾銷往全世界。

我們要和英國人、法國人搶時間,市場就這么大,反應慢了就要砸在手中了。」

經濟危機時期,已經不是計較利潤的時候了。把產品都銷售出去,換取大量的現金在手,讓企業生存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讓國企去庫存,只是需要一道行政命令就夠了。大家肯定會認真執行,沒有幾個官僚會傻到和政府對著干。

私企就不一樣了,這種政府直接干涉市場的命令,可沒有辦法下。資本主義經濟市場,政府是不能干涉企業正常運行的。

作用法律制定者,政府自然不可能違法了。況且,那么多企業產能過剩,總不能直接行政命令,勒令他們減產吧?

反正市場上優勝劣汰,總是要死掉一批的。長痛不如短痛,誰生誰死就各憑本事了。

內閣選擇先救國企沒有毛病,親兒子總是要受到優待的。國企滯銷的產品出口了,國內的產能過剩壓力也就減小了。

弗朗茨繼續問道:「應急預案做好了么?」

私企不是不救,主要還是要看經濟危機的具體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措施。

政府不是保姆,不可能保證企業不破產。能不能生存下來,就要看資本家自己的判斷力了。

要是自己作死,那就真的會死。聰明人看到國企的大動靜,一早就開始跟風了。

反應不過來的,那就活該倒霉。沒看皇室產業都在逃命了么?

皇家銀行都可以看做是奧地利經濟的風向標,只要銀行收緊銀根,一准是經濟出現了問題。

公開經濟危機更加不可能,那么干,沒有經濟危機,也會人為制造出經濟危機來。

市場一旦發生了恐慌,帶來的損失比經濟危機更加可怕。根據弗朗茨的經驗,經濟危機就是在比賽,誰跑的快誰就是贏家,誰接了盤誰就活該倒霉。

費利克斯首相解釋道:「陛下,這次經濟危機不同於以往,完全就是單純的產能過剩。不光是我們,絕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出現了產能過剩。

美國內戰、普俄戰爭,讓這種危機變得更加嚴重。戰爭發生前,各國就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苗頭。

如果當時危機爆發,市場很快就會自我調節過來。現在不一樣了,初步估計國內的產能應該超過市場需求的30%,某些產業可能超出市場需求的一半,還有可能更高。

除了讓市場優勝劣汰,淘汰掉弱者外,我們根本就別無選擇。全世界都找不到這么大的市場,掀泄這么大的產能。」

這是發戰爭財的後遺症了,俄國人戰爭時期大部分物資都是奧地利壟斷供應的,這就導致了奧地利很多行業產能過剩。

戰爭結束後,市場進行了一定的自我調節。然而,經濟轉型不是幾個月就能完成的。

現在經濟危機來了,很多反應慢了一步的企業自然就逃不掉了。

當然,對大企業的沖擊或許不是太致命,畢竟前兩年發了戰爭財,積累了資本實力。

只要沒有盲目擴張,現在兜里都還有些錢,擁有度過這次危機的彈葯。

產能過剩嚴重,這也意味著靠對外輸出,無法擺脫危機。經濟危機爆發,國際市場很快就會萎縮,屬於奧地利的市場就只有本土和殖民地。

別的海外市場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不是市場大小的問題,而是購買力大小的問題。

不管怎么說,奧地利也是這個年代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了。人口超過奧地利的國家還有兩個,然而市場卻遠遠無法與之相比。

當然,計算殖民地的話,這個排名就後退了一位。英國人依然是這個年代的王者,沒有人可以和他們比。

弗朗茨點了點頭,辦法不是沒有,只不過不符合這個時期。經濟危機爆發,讓傳統產業危機爆發。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加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傳統產業沒有足夠的利潤,資本家們就不得不把眼光放在新興產業上。

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奧地利的新興產業就會四面開花。在這種背景下,弗朗茨自然不會干預了。

倒在經濟危機中資本家,就只能算他們倒霉了。自己的投資眼光不行,怪得了誰?

就當是新時代的祭品,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光發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