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2 / 2)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988 字 2020-07-01

只能因地制宜,制定合適的經濟發展政策。這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地區,受自然條件限制,工農業都不適合發展。

從大局上出發,這些地區我們必須要進行取舍,重點發展更加容易發展的地區。

城鄉差距擴大化,這是世界性問題。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工農業剪刀差還會更加嚴重。

短期內最有效的辦法是推動土地兼並,采取大農場生產模式,取代現在很多地區的小農經濟。

然而,這又是最不可取的辦法。土地兼並帶來的社會問題,遠比城鄉差距拉大更加嚴重。

其實,這兩個問題都不是關鍵,最重要的還是貧富差距擴大,貧困人口不斷增加。

只要解決了底層民眾的收入問題,無論是區域發展不平衡,還是城鄉差距加大,都是可以接受的。」

這是一個偽命題,不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和城鄉差距,又如何調解貧富差距呢?

三者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收入不同於其它,這是靠市場調節的,政府不可能強行控制。

弗朗茨已經不是經濟小白了,不會天真的以為政府制定一個較高的最低工資收入,大家的收入就上去了。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每個行業能夠承受的人工成本都不一樣,某些傳統行業的市場競爭力,就是廉價的勞動力。

後世那么多國家玩兒去工業化,除了「環保」這個名義上的借口外,更多的還是發達國家人工成本太高。

或者說公會變成了某些人牟利的工具,為了追逐更高的投資回報率,資本家不得不轉移工廠。

奧地利可沒有發展到那一步,很多資本家們還停留在躺著賺錢階段,絕大部分行業利潤都不錯。

底層民眾收入上不去,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勞動力市場上的供求關系。所謂的人工成本影響市場競爭力,實際上非常的扯淡。

現在的人工價格,人工成本實際上占比非常低。除了勞動力密集產業,很多行業人工成本不到產品價格的十分之一。

和競爭對手英國人比,奧地利的人工成本便宜的多,原材料成本同樣便宜的多,然而在國際上的產品零售價格卻相差無幾。

這令弗朗茨非常的不滿,這么多優越的條件,資本家們居然沒有和英國人搶市場。顯然,國內市場已經喂飽了他們,大家的進取心已經不足。

如果不加以改變,讓他們產生危機感,一直這么持續下去,估計奧地利也會落入「資源陷阱」中。

原時空英法兩國資本家就是如此,反正都能夠賺錢,干嘛要努力呢?

一個個都拿著錢就吃喝玩樂,根本沒有危機意識,最後眼睜睜看著美國人、德國人超越過去。

改變國內資本家不思進取的現狀,才是這次經濟會議的核心。

弗朗茨:「解決貧富差距確實是核心問題,政府有什么計劃呢?」

費利克斯首相:「短期內想要把大家收入提起來,最簡單的辦法還是移民。國內勞動力過剩,可是殖民地勞動力卻一直非常匱乏。

這些年我們也在移民,但是做得還不夠。在內陸地區,我們連宣傳工作都很少做,現在必須要改變這種情況。

政府計劃五年內,從本土移民一千萬前往殖民地。這一次移民的主要區域是人口密度過大的農村,以及貧困偏遠地區。」

窮圖匕見,大量的移民進入殖民地,國內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必然發生變化,資本家們依賴廉價勞動力的日子也就一去不返了。

不是弗朗茨心狠,完全是被現實逼出來的。

原時空德二帝國就是最好的例子,除了煤鐵之外幾乎所有的資源都缺,人工成本也比法國人高,沒有那么多殖民地可供掠奪,但他們發展了起來。

義務教育的人才紅利是一方面,但更多的還是企業的危機意識,促使大家推動技術革新。

奧地利進行義務教育也這么多年了,人口素質也不低,還擁有更加豐富的市場和資源,沒有道理做不到。

第二次工業革命從奧地利開始爆發,按理來說有弗朗茨的推動,新技術應該比歷史同期更快才對,然而現實很打臉。

1875年奧地利新注冊專利技術,皇室產業占據了三分一,這個數字比例還是逐年上升的。

弗朗茨經過研究發現,原來核心問題是企業的日子太安逸了。躺著就能賺錢,資本家們根本就不願意推動技術革新。

這是利益決定的,低廉的勞動力、原材料價格,和廣闊的市場,讓他們不需要努力,就能夠賺錢。

而進行新技術研發,卻充滿了不確定性,投資和回報未必能夠成正比,大家根本就不願意冒險。

沒有壓力,那就只能制造壓力了。這年頭還沒有到資本國際化時代,弗朗茨也不怕資本家跑路。

從事國際貿易都需要政府背書,每一個跨國大集團背後都有政府背景。即便是如此,這些集團也時常被地頭蛇坑了。

這一點有很多經典案例,就比如:英法資本投資奧地利鐵路、基礎設施建設,就被弗朗茨利用經濟危機給坑了。

又比如:英國資本在美國搞得大鐵路建設,最後也是血本無歸。

有背景的被坑,那是在規則范圍內坑。沒有背景的,更不用說,吃相都不需要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