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影中魂(18)(1 / 2)

而究竟是什么樣的因緣,讓他在橘諾的刑台上再見到她。她一身紅衣,展開雪白的羽翼,浮立於半空中微垂頭瞧著他,嘴角勾起一點笑:「你還記得嗎,雖然不同你和橘諾一起長大,我也是你的妹妹。」

阿蘭若,這是你的名字,以後我說這三個字,就是在叫你的名字。

「世說神官之血有化污凈穢之能,今日承神官大人的恩澤,不知我的血是不是會干凈許多?」

你這么小,我回來時,你一定已經忘了我。

「他是我救回來的,就是我的了。」

我會回來,等我當上神官長,就可以救你出來。

「你看,如今這個時勢,是在何處呢?」

我是你唯一的親人,他們不要你,你還有我。

如何能忘記。阿蘭若。

但他著實離開她太久,不知何時,她也學會了囚禁和掠奪。

在那些最深、最深的夢里,他其實夢到過她,夢到那一年是他將她救出蛇陣,而她在他懷中展翼。他並非沒有想過有一日他會落魄,但這世間,若說他唯獨不希望誰見他落魄,那人只能是阿蘭若。可此時,他被她困在她府中,小小一方天地,活像一個囚徒。

沒有人喜歡被囚禁。

而後便是她寫給他的信,假他人之名的一則戲弄。

他一向最懂得掩藏情緒,若那人不是阿蘭若,他絕不會那樣盛怒。

書房中燭火搖曳,她懶懶靠在矮榻上:「你就沒有想過,我並不像你討厭我那么討厭你,或許我還挺喜歡你,做這些其實是想讓你開心。」若是想讓他開心,為何要借他人之名,為何不在信末題上她自己的名字?他著實氣極,生平第一次口不擇言。而她笑起來:「我說的或許是真的,或許是假的,或許是我真心喜歡你,或許是我真心捉弄你。」

她說真心喜歡的時候,微微偏著頭,模樣里有一種他許久不曾見到的天真。

在她說出這兩個字之前,那些深埋在他心底,不能發芽的四季花種子,他不曾想過也許是喜歡。而她說出這樣的話來,就像是打開一只被咒語禁錮的盒子,那些潛藏的東西齊涌出來。

為何要長修,為何要救她,為何在那些最深最隱秘的夢境中,唯一會出現她的身影。

在犬因獸的石陣中,他入陣救她幾乎是種本能,他摟著她從結界中滾出來,她輕聲在他耳邊道:「你真的喜歡我,沉曄。」他抱她在懷中,見她眼中流露出靈動的光彩,就像她小時候他教她念她名字的那個月夜,「曄……蘭……」她念得語不成調。那語不成調的兩個字,或許卻正是一種預示。

他注定會愛上她。他其實從沒有停止過渴望她。

03.

此後兩年,是一段好時光。他將幾株四季果樹移來孟春院,當夏便有一半開花,一半結果。阿蘭若立在果樹下若有所思:「蛇陣里也有四季果樹,我幼年時都是吃這個,聽說從前蛇陣中並無此樹,卻是一夜間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大約是老天憐憫我罷。」那些往事,她被蛇陣中瘴氣所困,果然再也記不起來。這也沒什么所謂,他想,如今這樣已經很好。

她有時會在月夜搬個藤床到四季果樹下乘涼。那夜他從制鏡房中出來,遠遠只見月色如霜華,而她躺在藤床上,已睡熟的模樣,四季樹巨大的樹冠撐在她頭頂,投下些許陰影,她手邊滑落了一冊詩卷。

他最愛看她熟睡的模樣,即便心中繚繞再多煩惱事,瞧著她沉靜的睡顏,也能讓他頃刻忘懷。她還在他身邊。

白色的花朵散落在藤床上,他俯身靠近她,端詳許久,拾起一朵別在她鬢邊,手指在她鬢角處輕撫後一停,滑過她的眉毛、鼻梁、嘴唇。他第一次為她別花也是在四季樹下,這樣親密的舉動,就像在履行一個誓言,你還有我,阿蘭若,有我就足夠了。良久,他俯身在她額頭印下一吻。她並未醒來。

而命運,卻在此開始出錯。

傾畫夫人借口查驗他制鏡的進度,到阿蘭若府中同他一敘。制鏡房中,傾畫面具般的妝容出現在他手中的雙面鏡碎片里,淺聲道:「相里闋一日在位,你便一日不能回歧南神宮,我不知你有何良計,卻知你並不願困在此間。你從來敬重先夫,而我為先夫報仇之心也未有一日泯滅。為何你我不合力各取所需,倘橘諾即位,我代她立下此誓,王宮將永不冒犯神宮。」

照他此前的計策,若他此時是自由身,早已逼得相里闋同神宮動上干戈了,而如今相里闋果真已不再如昔日魯莽,對神宮乃是走的壓制蠶食的路子,神宮表面上瞧著無事,想必內里的神官們,卻已被相里闋暗中替換了許多。近兩年幽居,他並非對外事一無所知。他一直在等著傾畫來找他。

他幼年時,息澤常在他跟前說一句訓誡,咱們歧南神宮,不到萬不得已時,絕不卷入凡塵之爭,這種事情,有失咱們的格調。大約息澤早已預料到終有一日他們將卷入這種降格之事,他不願為此事,因此將擔子卸給了他。既有傾畫相助,相里闋必有一死。縱然傾畫意在扶橘諾上位,但橘諾即位還是太子相里賀上位,於他又有何干?歧南神宮只需相里闋的一死。

傾畫三次過府,顯出十足的誠意,他方將籌謀放在一個錦囊中交給她。用毒從來就不是什么出奇妙計,卻是最適宜傾畫之計,相里闋天性多疑,因而在最後那一步之前,還有頗多路需繞行。每一程路該如何走,有何需規避,朝野中有誰可拉攏,可從誰開始拉攏,有些事成了該如何,不成又該如何,載了厚厚一疊紙,就像算籌一樣精准。相里闋雖寵著傾畫,卻如籠中鳥一般禁著她,此前她對朝野之事不甚了解,卻是他,將她帶上了權謀之路。

相里闋薨逝的前兩夜,傾畫再次過府。鏡房中,他正提筆描琉璃鏡的鏡框,好叫人照此打個模子。雖是他的姑母,傾畫卻敬重地稱他大人,同他商議相里闋的近況,並允諾事成後即刻迎他重回神宮。他提著筆,專注在畫紙上,道:「此事若成,我要阿蘭若。」傾畫驀地抬頭。他做出冷淡的模樣:「她加諸在我身上的,自然要一分不少,盡數奉還給她。」抬眼看向凝眉的傾畫,「還是說她終歸是君後的骨肉,君後心疼了?」傾畫沉默片刻,道:「事成之日,阿蘭若便是大人的。」

他不會再娶橘諾,而神宮的力量既不能歸於橘諾,傾畫也不會讓它歸於阿蘭若。要將她安全帶回神宮,這是最好的借口。

但他這一生,最大的錯,卻是低估了傾畫。

七月十六夜,相里闋薨。七月十九,他被匆匆迎回神宮,主持相里闋大喪。而不過三日,便有消息傳入神宮,阿蘭若弒君,已被收押。彼時神宮大殿之上,黑色的祭瓶自他手中驀地滑落,啪一聲脆響。傾畫未兌現她的諾言。她如今慮事的周密,竟在他意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