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造像(1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1362 字 2020-08-23

寒山,正在修建的佛寺內,已經完成的大殿里,工匠們登上腳手架,開始「拼裝」佛像。

旁邊,頭戴藤編安全盔的李笠,和張鋌等人,看著佛像施工。

李笠對佛寺不感興趣,本不打算在寒山建佛寺,理由是公廨沒有閑錢。

奈何官民需要佛寺,也有不少官吏上書、請願,請求公廨允許民間自行籌款建造佛寺。

眼見著官民一心向佛,李笠索性來個順水推舟,由州廨出面,調動人力物力修建一座官寺,以此主導徐州地區佛寺的發展。

而且,由他親自來設計佛寺的布局。

佛寺的核心,是大殿以及大殿里的佛像,這佛像必須高大,看起來才庄嚴,所以尺寸小不了。

按照建康那些大寺的做法,佛像得用銅鑄,動輒耗銅十萬斤以上。

李笠絕不會這么浪費銅,他親自設計的佛像,既要做到『高大威猛』,造價卻又不高,且易於建造、維護,不易損壞。

所以,建造過程和用料十分特別。

張鋌看著施工示意圖,再看看眼前正在「搭建」的佛像,只覺得啼笑皆非:這是造佛像,還是修煙囪?

「李氏造像法」,第一步:搭建骨架。

首先,在立像位置挖坑,然後用磚塊修砌「基座」,基座低於地面,為方形,中間留一個深深的方洞。

其次,在基座中心立一根鑄鐵棍,高度與佛像的高度一樣,其底部深深插入基座中心預留的方洞。

之所以稱為「鐵棍」,是因為又細又高,不能稱之為柱。

其三,以鐵棍為中心,用磚塊修砌「煙囪」。

「煙囪」為圓柱體,下粗上細,如同磚場的排煙煙囪。這「煙囪」的高度比佛像(鐵棍)高度略低。

「煙囪」各部分直徑,比佛像「直徑」略細些。

「煙囪」修建過程中,適當幾個高度要增加與中心鐵棍的連接,以作支撐,尤其佛像「肩部」位置。

這就是佛像的『骨架』。

第二步:『貼肉』。

首先,在「煙囪」外圍不同高度打上一圈圈鐵箍,鐵箍外有許多凸起,如同掛鉤。

其次,將大量預制的木結構部件「拼裝」在這「煙囪」上,形成佛像身體部分的「肌肉」和「服飾」。

單個木結構部件不大,拼起來後,構成的肌肉以及服飾線條,因為是木雕,所以十分細膩和生動。

其三,給佛像接上「雙臂」,其肩部固定在「煙囪」相對位置,和「煙囪」中心的鐵棍相連。

「雙臂」為木制,向前抬起、做各種手勢,由煙囪和鐵棍分擔重量。

第三步:接頭。

以模具制作佛像的面部及頭部(正面),如同鐵面,然後安裝在佛像頂部,後腦用木制構件拼接而成。

所以「佛頭」其實為中空,其下部由「煙囪」口馱著,「佛頭」內部與「煙囪」中心鐵棍固定。

佛像頭部後面的「圓圈」,即「身光」,由木雕拼成,固定在「煙囪」頂部,也與鐵棍連接。

第四步:刷漆、上色。

這一步比較簡單,就是給佛像的「木殼」刷漆以防水、防裂、防蛀,然後上色。

整個造像過程不是很復雜,施工方便,因為各木制部件都是提前按著「標准佛像」制作,有了各種紋路,所以現場只需要拼裝然後略微修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