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圖窮匕見(續)(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1591 字 2020-11-23

「二十年後,陛下步入而立之年,當掃六合,於洛陽皇宮,太極殿內,接受周、齊國主叩拜,受海外諸番邦使節朝賀!」

他看向玉階上端坐的皇帝和太後,見皇帝激動地點點頭,隨後轉身,再次面對文武官員,按李笠建議的「台詞」,朗聲說道:

「此為陛下之意志,只問,誰贊成,誰反對!!」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不長眼的才跳出來說「反對」,皇帝要以二十年為期,為北伐做准備,誰也挑不出刺。

江夏王蕭大款心中嘆息,作為輔政藩王,率先出列表態:

「微臣願為陛下馬前卒,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相王帶頭表態,群臣之中縱然有再多不滿,也只能跟進,紛紛出列,向皇帝行禮:「微臣願為陛下馬前卒,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御座上,蕭詢見鄱陽王順利排除非議,讓駐蹕淮陰一事順利定下,激動不已,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畢竟是少年,沉不住氣,身形晃動,如坐針氈,太後趕緊握著兒子的手,讓兒子冷靜下來。

看著群臣之中,李笠的身影,太後不知該高興還是擔心。

毫無疑問,彭城公和鄱陽王的關系不錯,所以,今日不用李笠出面,鄱陽王就力排眾議,把事情定下來。

那么,去年三月宮變時,但凡鄱陽王起了心思,得彭城公相助,恐怕....

。。。。。。

皇宮,走廊下,入宮探望女兒的黃姈,正和張鋌交談。

張鋌作為中書舍人,常伴皇帝身邊,所以經常在宮中值守,正好碰到彭城公夫人,便交談起來。

因為話題有些敏感,所以隨從都在遠處候著。

「君侯到底在想什么?想做忠臣么?」黃姈覺得李笠最近的表現,越來越奇怪了。

一副要給皇帝女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表現。

所以黃姈有些自責,覺得是不是自己之前埋怨李笠沒能阻止女兒入宮,導致李笠心有愧疚,要一輩子給女兒、女婿遮風擋雨。

這不是自尋死路么?

「夫人說笑了,這年頭,沒人做得了活忠臣。」張鋌笑起來,「最好的忠臣,是死了的忠臣,死後極盡哀榮,追贈王爵都可以。」

黃姈沉吟著:「那...」

張鋌低聲回答:「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好,說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也罷,反正有皇帝這塊招牌,行事真的很方便。」

黃姈看著張鋌:「君侯莫不是把你也騙了?」

「夫人,君侯必要的時候,連自己都能騙,騙在下,又有何難?」

這話說得有些微妙,黃姈都不知道張鋌是說真話還是假話。

「夫人,對於皇帝而言,君侯再怎么忠心,也是外姓,皇後再怎么好,又不是不能換,雪中送炭,錦上添花,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需要。」

「少帝臨朝,岌岌可危,需要漆黑的木炭燃燒自己,溫暖別人。」

「待得大權在握,局勢穩定,就需要鮮花來裝點錦緞,至於黑乎乎的木炭,沒燒完的話,就收入庫房,免得丟人現眼。」

張鋌緩緩說著,黃姈越聽越覺得無奈:所以李笠到底在想什么?

「夫人可知,府兵制在兩淮試行,意味著什么?」

黃姈當然想得明白:「這是壞了規矩,士族把持著入仕、升遷的途徑,而府兵制,等於另辟蹊徑,讓寒人有些許機會繞過士族把持的道路,直奔流內官而去。」

「而且,以淮陰為行在,等同於變相遷都,那么,建康周邊,士族們經營了許多代的家業,怎么辦?」

「夫人說的是,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如今,皇帝得君侯提議,要駐蹕淮陰,以淮陰為行在,在兩淮行府兵制,這激怒了多少人?」

「他們,在明面上無法以正當理由勸阻,畢竟皇帝要親自北伐,為此花許多年做准備,誰也勸不住。」

「但這些人不會就此罷休,正經的阻撓辦不到,必然出陰招。」

「你是說...」黃姈瞪大眼睛,「刺殺皇後?」

張鋌聳聳肩:「刺殺皇後,君侯還有女兒不是?而且與皇後同齡...太後為了皇帝,也會厚著臉皮讓君侯送女入宮,再立為皇後....」

黃姈眼睛隨後一眯:「莫非,刺殺君侯?」

「很有可能,甚至,一了百了。」張鋌一臉平靜,「只要沒有子嗣的皇帝一死,屆時,什么煩惱都沒有了。」

「可平安已經有了身孕!」黃姈喃喃著,喜訊是不久前傳來,所以她才入宮和女兒說說話。

張鋌笑起來:「皇帝若出意外,皇後或許會誕下皇子,可..可漢惠帝也有子嗣,卻都被認作是宮外抱回來湊數的。」

黃姈看過史書,知道張鋌所說指的是什么,心中不安:「那?」

「君侯要臉面,所以經常自尋煩惱,可有的人,行事未必要臉面,狗急尚且跳牆,人急起來,什么事做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