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道】第二集 借勢橫行 第三章 燭光斧影(1 / 2)

第二集借勢橫行第三章燭光斧影

在關雲軒家住了兩天,明臣舜父子終於要上路了,當然,關雲軒也決定和他們一起進京面聖。

平時關雲軒對於家事根本不怎么管,所以,只讓夫人蔡雪瓊多注意保重身體,便沒有多說,倒是對管家「裴松」

叮嚀了幾句。

看著裴松那略顯呆滯的目光,明臣舜心中暗喜,自己以秘術將裴松制成了傀儡,時間有些緊迫,許多地方都有不足,可竟然瞞過了關雲軒和明克成這樣的高手,看來這「手藝」

是過關了!關雲軒很看重明臣舜,而明克成更高興,自己本來就是想先給兒子引薦引薦,讓認識這位干爺爺,以方便日後有事時有個照應。

可沒想到這小子竟然頭腦清醒,思路明晰,還會如此被關雲軒看重,這實在是好得有些出乎預料。

蔡雪瓊也很「關心」

明臣舜,她一直沒孩子,看到有這么一個「聰明伶俐」

的半大小子叫自己奶奶,憐愛之心迸發也不稀奇。

關家上下,連同明克成都差不多這么想,可他們卻沒有意識到,明臣舜和蔡雪瓊告別時,看似只是依戀之情流露,其實,在眾目睽睽之下,明臣舜借著身體的遮擋,竟然將左手探入了蔡雪瓊衣內!蔡雪瓊又驚又怕,卻更加不敢聲張,明臣舜得意,在蔡雪瓊胯間密處好一番撥弄。

本來蔡雪瓊就被嚇得不輕,可明臣舜卻毫不理會,蔡雪瓊越發害怕,可她的身體卻跟她的心情完全相反,只被撥弄幾下就熱液橫流,身心俱軟,險些趴到明臣舜懷里……「二奶奶放心,孫兒自會照顧好二爺,無需掛懷。」

關雲軒怡然自得的捋了捋須髯,笑道:「哈哈哈哈哈,好好,有這孩子照顧,你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安心在家,少則十日,多則半個月,也就回來了!」

看明臣舜這么「懂事」,明克成也十分欣慰,心想,自己這番苦心算是沒有白費,這孩子真是有眼色,會說話。

可他們都沒注意到,蔡雪瓊臉上一閃而過的紅暈……「嗯,我放心!你……也要照顧好自己……別,別讓人掛念。」

說到最後,別讓人掛念時,聲音已經非常小,明克成關雲軒都沒有在意,只有明臣舜笑嘻嘻的,說道:「放心,為夫小心的。」

他說得也是十分含溷,只有蔡雪瓊聽明白其意思,差點要撲到他懷里,總算是控制住,沒有露餡兒,但滿目含春之色,明臣舜是明白的……關雲軒在帝國地位超然,所以,即便是已經歸隱致休在家,排場依舊不小。

兩面開路牌引路,八個人敲鑼打前,八抬大轎描金畫銀,透著華貴。

雖然以三人的武功,根本也不懼什么匪寇之類,但依舊帶了兩隊衛士隨扈,要的就是個排場。

關雲軒坐轎,明克成父子騎馬,隊伍走出好遠,蔡雪瓊還不舍得回去。

明臣舜也「留戀」

的朝她揮舞著汗巾,可看見汗巾,蔡雪瓊臉上紅暈更重,那澹粉色的汗巾正是她的騎馬汗巾,二人在浴室行雲布雨,醒來後,明臣舜非要留作信物。

沒想到他竟然這么堂而皇之的拿出來,還向自己招動,也就是別人不明就里,否則,肯定有麻煩……好容易隊伍消失在遠方,關家眾人也就准備回府,蔡雪瓊臉色一寒,看了一眼神色有些呆滯的「裴管家」

道:「裴管家,老爺進京我還是不放心,家里也沒什么事,你去給老爺打前站吧。」

「是!」

裴管家「恭恭敬敬」

的應諾後,也不多問,讓下人背馬,抄近路去給關雲軒打前站。

看他離開,蔡雪瓊才反身回府,臉上閃過一絲讓人不寒而栗的冷笑,好在沒人注意到。

從關家到京城最多兩天的路程,要是著急,一天也能趕到。

可關雲軒要排場,一支隊伍浩浩盪盪的,當天到了京城南門外十二里的南禮驛下榻。

外省進京官員人等,首次進京為了不失禮儀,會被安排到京城外圍最近的驛站休息一夜,也就是讓先學學入宮的禮數。

帝京修建時,在東西南北四城外,十二里處,各設立了一個驛站,南部的就是位於豐河堡的南禮驛!關雲軒到來,少不得驛館上下一通忙活,等這位貴比王侯的老爺安頓好了,司禮官才安排明克成父子學習禮儀。

明家算是武爵,禮數上簡單許多,看大致沒錯後,司禮官也就應付差事的沒有再理會。

當時,走的時候,少不得明臣舜塞上一把火燙的銀幣,樂得「大人」

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去的……吃過晚飯,關雲軒遣人來請,明克成不敢耽擱,忙帶著兒子過來。

「讓你們過來是有件機密事情要告訴你們……」

關雲軒開門見山,不失武將本色,說道:「本來,此事老夫是想帶進棺材的,可現在看來,還是該有個人托付才成。」

本來明克成以為他就是說幾句朝中之事,可這么一說,乃是非常重要之事,當下也肅容道:「叔父有命,侄兒必竭盡全力,可就怕自己里有不及,讓叔父失望……」

「不,不是讓你們去辦什么,是讓你,還有這孩子知道!」

關雲軒道:「此事重大,事關當今皇帝登基是否名正言順!」

「呃……」

明克成真是皺眉了,「叔父,這是朝中之事,為何要告訴小侄……」

「哎,思前想後,只有告訴你們了!老夫並無一子半女,你嬸嬸雖然是大家出身,可終究是女流之輩,若我有什么不測,你們就要好自為之了!」

當下,他將一段宮闈辛秘娓娓道來!當今皇帝未登基前,只是個普通皇子,並非太子。

太子乃是皇帝的哥哥,而且是皇後嫡出,天資聰穎,文武雙全,十分得皇帝心思。

太子辦事妥當,朝廷上下一致認同,都覺得日後登基了,一定會是一代明君。

可天有不測風雲,西疆漠胡造反,糾結了突厥,羅剎,雲羌,鬼蠻各部,共計四十萬大軍突襲。

西疆守將郎思龍畏戰怕死,率領十萬大軍不戰而逃,只半個月功夫,西疆各部聯軍就席卷了八百余里疆土。

皇帝震怒之下,命關雲軒為帥,太子為監軍,領兵二十萬御敵。

至軍前,關雲軒先斬殺了臨陣脫逃的郎思龍,震懾軍心,然後太子親自擂鼓助戰,以弱勢兵力將優勢敵軍擊潰,並連續追擊,幾乎將失地全部收復!就在舉國上下歡心鼓舞時,太子突然率部返回京城,威逼皇帝讓位,更是讓國人都傻了眼。

除了關雲軒率領的十萬追繳軍,沒有服從太子命令返京外,出征時候的二十萬御林軍為基礎的精銳之師都殺了回來,皇城內外人心惶惶。

眾人都以為,太子韜光養晦多年,就是為了讓皇帝對其放心,然後趁機奪位。

當時京城附近只有不足兩萬的城防軍,如何能頂住太子的威脅?就在僵持不下之時,現在的皇帝,也就是當年的六皇子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出戰。

而關雲軒在追擊西疆聯軍多日,將帶頭作亂的漠胡首領斬首,威懾其他各部再次歸降後,也率軍返京。

太子見事情要生變,搶先在外省勤王之兵到來前,攻打京城。

可關雲軒之威名已經讓叛軍膽寒,更兼皇帝一向無大過,作亂心里發虛,故而叛軍勢力雖大卻沒幾天就被擊破,太子逃跑未成被抓入天牢。

知道自己所犯乃是大罪,太子沒等到審問就自盡而死,太子之位也就落到了表現出色的六皇子頭上。

但受此事打擊太重,不久,皇帝便得了重病,過世,太子登基也就是當今皇帝。

這是外間盡人皆知的事情,可關雲軒卻說:當年太子不是無故返京,是接到密旨,讓其回京平亂。

也就是這樣,關雲軒才會允許他帶走大部分兵力,否則,以關雲軒的威望,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但來人雖然出示了皇帝金令,卻並沒有出示聖旨,只是皇帝的口諭。

這樣的大事怎么會只是口諭?可正因為是大事,所以,關雲軒不敢怠慢,太子關心父親安危,更加不敢怠慢,這才有了太子率部返京的事情。

但太子返京後不久,關雲軒就又接到皇帝的聖旨,說是太子起兵謀反,並告知他,自己並未有什么讓其返京平叛的密旨。

太子是監軍,可自己是統帥,太子這么從自己這里騙走的兵馬去作亂,自己肯定脫不了干系。

關雲軒情急之下,剛平定西疆便立即領兵進京追擊,並大破太子兵馬。

但事後,他總覺得事情有些牽強,不久之後,他的一個部下,當時的御林軍統領張揚來找他,竟然說出實情。

太子收到的密旨,確實不是皇帝所發,而是六皇子安排的。

之所以去的人有皇帝金令,乃是皇後從皇帝那里偷的!太子是皇後所生,六皇子也是,可在關雲軒記憶里,皇後一直喜歡太子不怎么重視六皇子。

張揚後來說的事情更驚人,他說,自己受六皇子好處,為其辦事,六皇子曾經趁皇帝大醉之時,入宮,強奸了皇後!並且,他判斷,皇後最後生的十二皇子,很可能就是六皇子的種!就是有了這些關系,皇後或是受六皇子要挾或是自願,才幫六皇子弄到的金令。

太子被投入天牢時,皇帝早就氣病,無暇搭理。

六皇子便趁機讓人投毒害死了太子,這才有了後來皇帝傳位給他的事情。

而皇帝雖然病了,但最後給皇帝用葯的御醫都是六皇子的人,所以,皇帝之死,是病死還是另有原因,沒人知道!張揚之所以來找關雲軒,就是因為他知道的事情太多,怕新帝容不下他滅口,才來找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上司,算是給自己留個後手。

此後不久,張揚就被以功高跋扈抄家滅門,關雲軒是先帝的臣子,看新君如此態度更加不滿,但沒等他找皇帝,皇帝竟然微服到了他府上。

也沒隱瞞,承認了太子是自己害的,皇帝之死也和自己有關,殺張揚,也是要滅口。

「太子庸懦,大破羅剎卻力主不加追罰,剿滅東蠻,卻准許其復國,現在帝國邊患最大者,這兩家都有份,可是能感化的嗎?」

雖然對六皇子所為憤慨,可對於他的話關雲軒也無言以對,因為當年太子的主張他也反對!所以才有了新君後來的承諾:「若卿願輔佐朕,則朕准卿在出征期間獨斷專行,無需稟報朕!」

關雲軒已經有平定多處邊患的策略,可關鍵就是個權力問題,他需要有完全的權力,在戰場上臨機專斷,才能真正出奇制勝。

而這件事,他沒有對任何人說過,怎么新君會知道?莫非自己身邊也有新君的人?關雲軒雖然是位高權重手握重兵,但如果要廢立新君,則他也要考慮一個閃失則身敗名裂的下場。

所以,在審時度勢,權衡之後,他決定,和新君妥協!「二爺沒有為先帝和太子報仇,孫兒以為卻是最佳處置!」

明臣舜越發覺得自己這趟耽擱值得,說道:「現在的皇帝奪位,說到底是皇家之內的事情,二爺與先帝再親,終究是外人。歷來撥亂反正,廢掉篡權奪位皇帝的功臣,要么謹小慎微惶惶而終,要么稍有失當便被借故重辦,下場都算不上好。」

說到這些,關雲軒嘆了口氣,明臣舜所說,確實都是歷史上,各朝各代都有過的事情。

「不錯,廢立之事確實不可輕易涉及,只是老夫身受先帝厚恩,卻不能為先帝報仇,心里總是有些過意不去。」

關雲軒神色更加黯然,說道:「後來,老夫每每用兵,皇帝也如約沒有加以鉗制,而且,還賜下金牌十二道……」

「可二爺,為什么您會突然隱退?難道真的是擔心功高震主嗎?」

明臣舜突然道:「二爺軍功宇內無人能及,可羅剎雖然大敗,也只是傷了元氣,並未動根本。漠胡,突厥等也只是迫於大軍之威,不得已而上表稱臣,隨時會反。難道皇帝會看不出這些,要對二爺下手?還是這其中有其他什么內情……」

明臣舜說的遲疑,明克成卻怕關雲軒生氣,訓斥道:「小小年紀胡說什么?你二爺為人坦盪,自然是不想那么費周折才歸隱的……」

「不,臣舜說的對,確實有隱情!」

關雲軒微笑著,手捋長須,眯著眼,贊賞的看著明臣舜,說道:「你猜的不錯,當初,皇帝確實知道輕重,不敢動我。可,我卻知道了一個消息,讓我心灰意冷,棄官歸隱。」

「我大破羅剎,羅剎國主乞和。當時,由於有你爺爺相助,我已經將二十萬羅剎兵打得落花流水,我軍三十萬精銳士氣正盛,此消彼長,若是一路打下去,就是打到羅剎京城也不是不可能的!可皇帝在接到我的奏表後卻突然強行下旨,准許羅剎和談,並要我連夜進京說有要事。不得已,老夫也只有奉旨而行。唉,心里那個不甘啊……」

關雲軒臉上也是不甘,可見此事縱然過了幾十年,依舊讓他難以釋懷!「我一路進宮,雖然有部下勸我,當心皇帝對我不利,可我卻不怕。御林軍的統帥都是我的門生,而你爺爺也先我一步入宮潛伏,真有危險,定會出手……」

說到這里,他突然搖了搖頭,道:「唉,我們都多慮了,皇帝並沒有准備害我,而是……真的有事情,他難以解決的事情……」

原來,皇帝弒父奪位,眾人懼怕其威勢,沒有敢說什么的,所以,一直也算順利。

可最近,卻有一樁煩心事,讓他難以抉擇,那就是立嗣!皇帝登基前,幾個妃妾已經給他生下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按祖制,無重大動亂之時,直接立長子為太子就可以了。

可皇帝的長子生母卻出身低賤,乃是當年王府中一個婢女,被還是皇子的皇帝臨幸後,便有了孩子。

當時,皇子正妃,也就是現在的皇後,還只生了一個女兒,並無兒子。

皇後張氏,乃是西涼太守之女,張家在西涼是世家,自帝國開國以來,不止西涼,連河西,西北各道太守正官幾乎都是出自張家或其親眷。

所以,現在就有了麻煩,若是立皇後所生三皇子為太子,則皇子幼小,且真要是等太子登基了,張家作為外戚又是豪族,豈不是更加坐大?而且,廢長立幼也有違祖制,自己皇座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百官本就不服,這樣往他們嘴里送口實,不是要聒噪個沒完嗎?但張家的勢力擺在那里,又不能不顧。

按照皇帝的想法,先把立嗣之事往後放放,畢竟自己正年富力強,何必急在一時?但不知皇後是怎么了,突然跳出來,成天跟他嚷嚷要立嗣,皇帝暗中派心腹去打探,才知道底細。

竟然是皇後已經知道皇帝和生母也就是太後亂倫之事,並且,被封為梁王的十二皇子乃是皇帝和生母亂倫所生,皇帝之所以不肯立太子,是想有機會傳位給名為自己兄弟,實際是兒子的梁王!這下皇帝頭大了,畢竟,皇後知道自己和生母的丑事,一個不好捅出去,那絕對是一場大風波。

雖然知道羅剎大敗,只要再讓關雲軒追擊一下,就會有不世奇功,自己那名不正言不順的皇位,也會在世人眼中成為一代明君。

可眼下的情況卻更危急,如果皇後的事情不處理好,那自己死無葬身之地也不是不可能!雖然關雲軒早已知道皇帝和太後之事,但終究只是傳說,皇帝當著面說出來,他也一時沒有應對之法。

思慮再三,才問皇帝,到底要自己如何做。

這種涉及宮闈秘事,後宮干政的情況,外臣必須要慎重,自古如此……「但皇帝說的話讓我真的寒心,或者說,是心寒!」

關雲軒神色越發冷酷,說道:「他要我立即出兵西涼,將張家滿門抄斬,在我出發五日後,他會將皇後處死!這樣,就不會有問題了。」

聽了關雲軒的話,明克成,明臣舜都沒有說話。

當年,在西涼屹立不倒上百年的張家,突然被以謀逆之罪,滿門抄斬,誅滅九族。

連出身張家的張皇後都受牽連,被打入冷宮,不久就傳出皇後憂郁而死的消息。

當時朝廷公布的張家罪證非常充分,合謀人,盟誓血書,私自鑄造的兵器,准備起事散發的文告等都有,可謂人證物證俱全。

世人都以為,張家在西涼一帶作威作福久了,土皇帝想成為真皇帝,才准備謀逆造反。

可現在竟然聽到,這完全是一場陰謀,明克成自然是一時反應不過來的。

明臣舜也陷入沉思,但他想的卻和明克成完全不同……「二爺,張家在西涼經營日久,難免會有不臣之心,以這個罪名誅殺,也不算太冤枉。可皇帝為了掩飾自己的……丑行,就這么輕易的將其抄家族誅,這手段也實在是太殘忍了些。」

說完,明臣舜看著關雲軒,後者點了點頭,道:「所以,我心灰意冷,才辭官歸隱。我不想被皇帝惦記,可如果皇帝真要敢動我,老夫也有自保之策!」

明臣舜點了點頭,道:「皇帝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才一直對二爺十分優待,既向二爺示好,又籠絡了那些不安的大臣們。」

「二叔,若是皇帝還想暗算你,這……這該如何是好?」

明克成有些焦慮的問:「說到底,皇帝想算計您,實在是容易啊。」

「哈哈哈哈哈,他若是敢來算計老夫,老夫縱然身死,也有辦法讓他的丑行公之於天下!」

說完,關雲軒看了看明臣舜,後者沒說話,卻掛著「和善」

的笑容,都開懷大笑起來。

明克成父子是受皇命入宮見駕,又有關雲軒在旁邊鎮著,一路上誰敢為難?出了南禮驛,也就是三四里,關雲軒便命收起道隊倚仗,快馬加鞭的趕赴京城。

雖然帝國禍事不斷,皇帝苛政盤剝百姓,可作為帝國首都,京城還是一派繁華景色。

高大的城牆,述說著帝國的威嚴,熙熙攘攘的人群,顯得那么富足無憂。

酒樓茶肆,賭館妓院,各種買賣無論大小,應有盡有。

關雲軒看的怡然自得,明克成也是躍躍欲試,明臣舜表面上第一次進京十分興奮,其實,心里滿是鄙夷!城牆高大,可上面守衛的士兵一個個都是只會戳槍而立的廢物,巡邏的隊伍除了欺壓百姓拿手,稍有風吹草動保證比誰逃的都快。

市井繁華,可高大的閣樓下,就有乞丐躲在陰影里乞討!而且,明臣舜隨意的掃了一眼,就已經看出,這些買賣家許多竟然都不是善類!「二爺,京城果然繁華,可這些買賣家,怎么有的好像不是……」

明臣舜欲言又止,明克成其實也看出問題,看著關雲軒,關雲軒卻點點頭,不以為然的說道:「帝國國運昌盛,自須彌幻界之亂撲滅後,許多邪魔外道改邪歸正,也是正常之事。哼,他們也別有什么心思!京中二十萬御林軍,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精挑細選所得。且各正派都有門人弟子在朝中效力,邪魔外道要是敢放肆,彈指間就會被碾成齏粉!」

雖是不在乎,可老將言談話語間,自有那種豪邁流露!明臣舜心中大樂,皇帝好大喜功,竟然敢讓這些東西就在自己眼皮底下?難不成真以為自己的「皇氣」

能鎮住他們?他心里有了計較,當下也不表露,跟著關雲軒向皇宮走去。

黃龍帝國的國都乃是當年被其滅掉的大周國國都基礎上擴建而來。

皇宮也是將大周的皇宮翻新後,又進行了擴建所得。

京城有內外兩層城牆,皇宮外也有一道城牆,被稱為皇城。

三層城牆保護,皇帝可高枕無憂的安心享樂。

皇城內,是皇帝後妃們的居所,還有皇帝和朝臣們商議國事的地方,十步一崗五步一哨,都是衣甲鮮明的御林軍守衛。

看這些御林軍,明臣舜心里暗自點頭,確實是精銳,眼中透出的都是殺伐之氣,絕不是那些草包廢物所比。

此時早朝以散,明克成遞上聖旨後,關雲軒又遞出自己的金牌,關雲軒何等人物?守門將官一個勁的告罪,一邊請老將軍到旁邊待詔房休息,一邊派人去遞金牌。

不多時,皇帝旨意傳出,命明克成父子,關雲軒覲見。

進入皇城,關雲軒是司空見慣的,明克成父子卻是各有心思。

明克成心中忐忑,能被皇帝召見,作為一個江湖人物,即便是有世襲的空頭爵位,又怎么能不激動?明臣舜心里卻在想,這么大的皇城,竟然只讓那么個廢物住,豈不是可惜?「關老大人,小的多句嘴,您今日面聖時,可要輕言輕語的說話,皇帝心里正煩著吶。」

走到一段僻靜處,引路的太監突然不男不女的開嗓,關雲軒卻不領情,冷冷的哼了一聲,「老夫從來都是直言不諱,先帝在世時如此,現在老了,更改不掉。好意心領!」

「是是是,關老將軍威震天下,自來也是皇恩浩盪不是?是咱家多嘴了,您多擔待,呵呵呵呵……」

關雲軒不耐煩的轉過頭,不理他。

明臣舜卻適時的掏出幾個銀幣,悄悄的塞到太監手里,說道:「二爺也是心里煩,多謝公公好意提醒。不過,公公可知道皇帝是因何而煩惱?我父子初次面聖,望公公指點迷津……」

火熱的銀子到手,太監一下子眼睛眯成一條線,「哎呀,小爵爺也太客氣了,能給爵爺效力,正是咱家福分才是,怎么還敢要賞啊?」

說著不敢,可銀子已經直接揣進衣服中。

耐著性子聽他嘮叨完,這太監倒也識趣兒,悄聲道:「下個月初,就是太後五十大壽,皇上已經提前放出話,今年要給太後大辦,各地的壽禮早已經陸續送來。可昨天傳來消息,說是寧州送來的壽禮,剛到廬州,就被強盜劫走了。皇上震怒,剛下旨要廬州寧州徹查此事,限期破桉,不然,兩州官員一律革職查辦。下午就又傳來消息,說是海州的貢品,走海路,竟然遇到了孽龍鬧海,掀翻了船,那些貢品也不知所蹤。強盜打劫,還可以查辦,這孽龍怎么辦?所以,皇帝現在正在氣頭上,您幾位還是要小心應對著……」

「哼!幾個毛賊,就能劫了貢品?這毛賊膽子大,本事也夠大才成!孽龍只有脫去蟒皮化身為龍時,才會鬧海,而且也是要到大海深處去鬧,送貢品的海船都是走近海航線,怎么會碰到?分明是地方官員搞鬼,一筆貢品至少是二十萬兩白銀,只要找幾個替罪羊搪塞,就可以大發一筆,真是好買賣!」

關雲軒說得痛快,太監卻是一臉尷尬,明臣舜也明白他的意思,微笑著暗中朝太監示意無妨,這才繼續前行。

來到皇帝召見他們的小書房,太監對門口的侍衛通報後,唱禮道:「威武伯父子覲見……」

「鎮國侯覲見……」

「宣!」

小書房確實不大,四壁都是書架,中間一副書桉,一個一身龍袍的男子正在低頭寫字,身旁一個老態龍鍾的太監半閉著眼睛昏昏欲睡。

「臣關雲軒,明克成,明臣舜,參見皇帝陛下,萬歲,萬萬歲。」

「免禮。」

皇帝的聲音不大,但終究有一種皇家氣勢在里面,真有幾分威嚴。

「關老安度晚年,若非國事難斷,朕也不會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