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立法治本(2 / 2)

官家 不信天上掉餡餅 1673 字 2020-05-30

方黎插話道:「我們有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國企的領導干部。」

劉偉鴻笑了笑,說道:「官商勾結,是雙方的問題。我們僅僅只盯住干部這一頭,對商人這一塊放任不管,肯定是不合適的。而且,我們還必須要將另外一種情形考慮在內。」

「什么情形?」

方黎馬上盯著問了一句,反正是密室相談,方黎倒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僭越。因為他對洪老總的性格,相當的了解,知道什么時候可以說什么話。

「那就是官商並未勾結,僅僅只是不法商人在想法侵吞國有資產。經過在遼中這么些日子的調研考察,我發現,遼中很多國有企業的負責干部,普遍思想比較僵化,很多人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對於目前的市場化,基本是兩眼一抹黑。說白了,對於現在很多的市場運作手法,他們根本就不懂,像個固執的老農民,堅守著自己的老觀念,一點都不知道變通。以這樣的思維方式,這樣的眼光見識,和社會上那些快速崛起的商人們打交道,我們的國企領導人,一上來就處於全面的劣勢,很容易被不法商人牽著鼻子走,甚至連絲毫還手的力氣都沒有。搞不好整個企業都已經變成私人的了,他還沒搞明白這中間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所以,對於國企領導干部的行為,我們要進行明確規范,對於不法商人的行為,也一樣必須要進行明確規范。誰違反了法律,侵吞了國有資產,就嚴厲處罰誰,絕不含糊。惟其如此,我們的國企改制工作,才能真正的走上正規化的道路。因此,我強烈建議,就國企改制工作進行專門的立法探討。爭取盡快出台一部法律,至少是要出台一部行政性的法規,作為行為規范和約束。」

說到這里,劉偉鴻輕輕一揮手,加強了語氣。

洪老總不置可否,望向方黎,問道:「方黎,你的意見呢?」

方黎雙眉微蹙,沉吟著說道:「首長,我認為,劉局長的意見有一定的道理。他所說的這幾種情形,根據我們國資辦這幾個月在全國的調查了解來看,確實是客觀存在的,是有必要進行規范和約束。不過,我也有兩點疑問。」

洪老總的點頭:「你說。「

劉偉鴻也挺直了身子,很認真地望著方黎。

「第一點,就是立法的前提,是否已經成熟。眾所周知,立法是很嚴肅的事情,必須建立在全面調查和充分醞釀的基礎之上。不然,制定出來的法律,就是沒有基礎,脫離實際的。或者根本執行不了,或者執行起來難度很大,基本上就變得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了。全國范圍內的國企改制工作,也就是在這兩三年之內開始進行的,我們國資辦,今年年初才成立,迄今也就是半年左右的時間。這個時候,要制定一部規范性的法律文件,會不會太倉促了?」

方黎緩緩說道,臉色凝重。

「第二點,國企改制,勢在必行。這個前提是必須肯定的。不改,就沒有出路,而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還必須快改,慢不得。因為市場不等人。如果我們動作慢了,跟不上市場的步伐,很多國企根本就挺不過去,可能沒等我們的法律法規出台,就已經被市場淘汰了,到那個時候,我們的規范,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我有點擔心,如果我們搞這樣的一個法律法規出來,會不會束縛了國企改制的熱情和手腳?打擊大家的積極性,搞到後面,就改不下去了!」

「嗯,你這兩點顧慮,也有一定的道理。」洪老總緩緩點頭,臉上露出了深思的神色,稍頃,眼望劉偉鴻,說道:「你怎么看?」

劉偉鴻說道:「第一點,我認為沒有必要太擔心。畢竟我們的國企改制已經進行了兩三年時間,各種各樣的漏洞,基本上也都展現出來了。針對這些漏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辦法,我看問題不大。當然,方主任說得對,立法是很嚴肅的事情,必須要經過細致的深入調查和全面醞釀。我是這么考慮的,如果正式立法有一定的困難,國務院可以先出台行政性法規,至少要出一個有約束力的文件。不規范,放任自由,繼續摸著石頭過河,我們的國有資產流失,就沒辦法控制。這是造成社會不公平現象的源頭之一,必須要充分重視。至於第二點,這就涉及到一個輕重緩急的問題了。這個強制性的法規或者文件一出台,確實有可能對各地改制工作的積極性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我認為,相比而言,公平應該是放在第一位的。因為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經濟領域的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對於我們整個社會來說,唯有公平,才能讓群眾理解並且支持政府的行為。至於積極性,只要我們堅持進行鼓勵和正面的引導,總是能夠保持下來的。

而且市場的客觀情況,也會逼迫他們進行改制。所以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國企改制,必須首先從制度上,法律上進行規范。不能放任自由,隨心所欲。」

ps:求月票。雖然餡餅明白,這么有氣無力的在章節末尾喊一嗓子,也求不到什么票的。可要是一聲不吭的話,那就可能更加連一票都沒有了。請大伙再支持幾張月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