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編練鄉勇(二)(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1351 字 2020-07-07

「初一夜里查緝私鹽死了十六個,重傷二十多個,還有幾個一領到賞錢就跑了,能編入鄉勇的也就五十多個。」

「這么說還差五十個,算下來四個村出一個人,這事倒也不難辦。」

「光有人不行,還得置辦兵器和號衣,還得有糧餉。」

「那就讓各保甲分攤。」

「顧院長,分攤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不是特別難,只是要分攤多少,這一百多號鄉勇要編練多久?兩三個月好辦,時間一長就不好辦了。全讓大戶出,大戶一定不樂意,讓那些沒錢的百姓出,他們也拿不出來。」

「籌三個月糧餉就夠了。」韓秀峰接過話茬,凝重地分析道:「算算日子,最遲月底太平賊匪便能兵臨江寧城下,要是跟攻陷武昌一樣攻占江寧,他們八成會一鼓作氣圍攻揚州,總之,也就這兩三個月的事。」

「也是,要不我們一筆一筆的算,先算一百個鄉勇三個月的口糧。」

「行。」

……

鄉勇要操練,飯量一定不會小,一個鄉勇一天少說也要二斤米,算上伙夫等雜役的口糧,三個月至少要兩萬七千斤。好在海安巡檢司分轄的庄鎮夠多,分攤下去百姓應該能承受。

最頭疼的是兵器,打造一把刀少說也要兩百文,要是添置鳥槍、抬槍那花銷更大。

太平賊匪還沒來呢,韓秀峰不想因為征糧加耗搞得天怒人怨,沉吟道:「砍刀太貴就少打造幾把,我們可以多添置些長矛。」

「只能這樣了。」顧院長想想又愁眉苦臉地說:「韓老爺,還有件事不太好辦,曲塘和白米的那些鄉紳我們可以去跟他們說,但他們要是曉得編練鄉勇是為防范太平賊匪來襲,一定會問為什么不在白米或曲塘編練?」

王監生抬頭道:「韓老爺,顧院長這話說在點子上。他們離泰州比我們離泰州近,太平賊匪真要是殺過來,他們首當其沖。我們要保家,他們一樣要保家,他們不可能棄自個兒的家不顧出錢出人來保我們的家!」

韓秀峰真沒想過這些,不過這對韓秀峰而言這也並非難事,沉吟道:「要不這樣,我們編練三團鄉勇,白米一個團,曲塘一個團,海安一個團,每團設監正一名,鄉勇四十名,在白米、曲塘和海安三個地方同時操練。」

「顧院長,韓老爺這個辦法好,以後的事以後再說,當務之急是要把鄉勇先編練起來。等編練起來之後行的就是軍法,到時候韓老爺一句話,想往哪兒調就往哪兒調,誰要是敢不從命,軍法伺候!」

「只能這樣了,不過這三團監正由誰充任?」

「顧院長,我打算設立保甲局,請您老出任保甲局總辦,總理籌備編練鄉勇事宜。王兄和余兄出任幫辦委員,同時兼任曲塘和海安兩團的監正。至於白米團的監正,可由白米鎮童生李致庸出任,上次我們不是一起在他家借過宿嗎,我看他可擔此大任。」韓秀峰頓了頓,接著道:「總而言之,編練鄉勇乃地方事務,理應由諸位鄉紳牽頭籌辦。」

「糧餉呢?」

「秀峰一概不管,秀峰只會時不時去三團查閱操練。」韓秀峰想想又說道:「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三位要是願意,秀峰這就寫信跟張老爺稟報,懇請張老爺給三位頒發文書。」

這可是真正的委以重任,顧院長怎么可能會推辭,再次站起來躬身行禮:「韓老爺如此信賴我等,我等定不辱使命!」

「顧院長,您老怎么又這樣。」韓秀峰急忙扶起,隨即回頭道:「泰州城的綠營兵要馳援江寧,不但張大膽回不來了,據說連外委署也要裁撤。裁撤就裁撤吧,反正他們本就指望不上,我看看能不能把外委署那幾間房要過來,如果能要過來就給三位作保甲局的辦公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