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拖(2 / 2)

韓四當官 卓牧閑 1652 字 2020-07-07

「托你的福,做上現而今這官,想辭又辭不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還能有什么打算。」

「志行,對不住了,我之前真沒想到楊能格竟如此迂腐。」

「現在說這些又有何用,還是說說眼前事吧,許大人究竟打算什么時候攻城?」

「孫子曰: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據探報城里有一萬多亂黨,而連同吳健彰和孫豐這些天招募的壯勇在內,許大人手下滿打滿算也不到一萬可用之兵,槍炮等軍械也沒亂黨精良,這城怎么攻?只能先圍著,先一邊打造雲梯等攻城器械,一邊等援軍。」

喬松年放下茶杯,又補充道:「雖沒大舉攻城,但已經開打了,我來前許大人已命薛煥、劉存厚、虎嵩林和秦如虎各營加派悍勇,截殺亂黨細作。楊能格也沒閑著,據說已命人擒獲了十幾個亂黨耳目。」

韓秀峰沒想到揚州的事竟在上海重演,正琢磨著這城要攻多久,喬松年又說道:「許大人讓吳健彰捐二十萬兩充餉,吳健彰果然有錢,今天一早就差人把銀子送去了。不過這銀子有大用,要拿出五萬兩置辦槍炮火葯等軍資,要拿出八萬兩給兵勇們發餉,因為之前已經拖欠他們兩個多月餉銀,剩下的幾萬兩要用來招募壯勇。」

韓秀峰本就沒打這筆銀子的主意,微微點點頭,隨即話鋒一轉:「健侯兄,日升昌伍先生的侄子明天要乘船走海路回京,你要不要讓他往家捎封信?」

「不用了,前幾天剛托人給家捎過一封信。」

「京里的同窗好友呢?」

「照理說京信應該常通,但正值多事之秋,而且相比那些同年我的官做得最小,就不勞煩他們了,也不想丟這個人。」

提起這個,韓秀峰忍不住問:「健侯兄,你那些同年中官運最亨通的是誰,現而今官居幾品,身居何職?」

喬松年感嘆道:「要說官運最亨通的,當屬葉名琛。三十八歲時就做上廣東巡撫,去年又授兩廣總督,就比我大三歲,人家已經是封疆大吏了!」

「這么說他才四十出頭?」

「是啊,所以說他官運最亨通,聖眷最濃。」

「他是怎么做上兩廣總督的?」韓秀峰好奇地問。

「剿匪出力,平亂有功,別看長毛和城里的那些亂黨大多來自兩廣,但有他坐鎮彈壓,兩廣並沒有亂。據京里的朋友說,兩廣的捷報是一份接著一份,授首的賊匪名冊堆起來有幾尺高。好像這段時間正忙著命人查訪洪秀全等匪首的祖墳葬在哪兒,打算刨那些長毛的祖墳。」

韓秀峰不由想起同樣心狠手辣的徐老鬼,不禁嘆道:「不但殺人如麻,還打算刨人祖墳,你那位封疆大吏同年還真是個會做官的。」

喬松年不但不認為葉名琛心狠手辣,甚至有些敬佩,輕描淡寫地說:「亂世用重典,你我身為朝廷命官,絕不能有婦人之仁。」

韓秀峰喃喃地說:「我貪生怕死,也不喜歡殺人,所以像我這樣的只能做做太平官,可現而今天下不太平,這官真不曉得該怎么做了。」

「不曉得怎么做都已經做到了正五品,要是曉得怎么做,那還有我喬松年什么事?」喬松年笑罵一句,想想又說道:「不過話又說回來,楊能格確實不好伺候,想脫身只有趕緊跟洋人交涉,只要能收回英吉利和法蘭西兩國商貨的關稅,這江海關監督就算你想接著做也做不成。」

「這話說在點子上,要是能按舊例課征英吉利和法蘭西兩國商貨的關稅,那這天底下最肥的缺哪輪得著我,只是跟洋人交涉談何容易。」

「再難也得去交涉,這既是為了朝廷,也是為了你自個兒。」

提起這個韓秀峰就來氣,抬起胳膊指指書桌上那兩封丁貴早上送來的公文:「英吉利、法蘭西兩國公使和領事嫌我官小,也曉得我說了不算,根本不搭理我。楊能格身為蘇松太道,本應該出面跟洋人交涉,可他卻避而不見,早上又差人送來兩份公文,讓我轉交給英吉利和法蘭西領事,以為靠公文就能讓洋人就范。」

「他在公文里是怎么跟洋人說的?」

「引經據典,跟洋人講道理。那措辭,那語氣,連我都看不下去,更別說洋人了。」

「既然曉得洋人看了會不高興,那你還不找人翻譯成洋人看得下去的?」

「我可沒這個膽,更不想因此被千夫所指,留下千古罵名。」

「志行,他迂腐,你不能迂腐!」

「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韓四的確是捐納出身,被人瞧不起沒啥,但我娃呢,我得為我娃想想。」

喬松年意識到不能強人所難,只能無奈地說:「既然這樣那你就幫著轉交吧,反正這件事不能總這么拖著,他楊能格不急朝廷急,看到時候他敢不敢再避而不見,敢不敢再做縮頭烏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