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7章:整軍備武,劍指何方(2 / 2)

所以,相較於軍銜,大多數的大秦將領,還是更加看重爵位。

嬴昊得知軍中有人對這次授銜不滿時,也派人去一對一的開導他們,盡可能的將不滿情緒化解,效果也還算不錯。

七十五萬新兵已訓練完畢,新軍制也已經完成了授銜,接下來自然就是對外擴張了。

對此,嬴昊也和眾智囊也進行了商談,究竟是先東征平中原三國,還是先西討滅西涼隋國。

對於大秦而言,這兩項的區別其實不大。

先滅隋國的話,中原三國一定會對大秦宣戰,大秦等於是采用西攻東守的打法,先滅隋國回過頭來在滅中原三國。

先滅中原三國的話,隋國初期不一定會參戰,可一旦中原三國撐不住的話,隋國一定也會參戰。

所以,無論是東征,還是西討,大秦早晚都會和這四國對上,而且蜀楚兩國大概率也會參與進來,這是蜀楚兩國顯然對大秦構不成太大的威脅。

楚國方面想要威脅大秦,就只能北上攻荊北,而解決襄陽這個難題。

襄陽乃是天下堅城,易守難攻,而且還有名將薛仁貴和韓信鎮守。

當初蜀楚兩國聯手來犯,總兵力將近二十萬,而秦軍不過只有五萬守軍,可蜀楚聯軍依舊未能攻破襄陽。

如今大秦總兵力一百五十五萬,而在荊北的兵力更是有十五萬,哪怕是蜀楚兩國傾全國之兵來犯,短期內也別想攻破襄陽城。

蜀國方面的威脅就更好解決了。

在沒占領漢中之前,秦軍需要多處設防,以防止蜀軍來犯。

可占領了漢中之後,只需守住漢中一地,蜀軍就再也無法威脅到秦軍。

如今大秦在漢中布置了十萬大軍,並且還有班超、楊戩等將駐守。

蜀漢卻處於秦南兩國的夾擊之下,無法將全部的力量都用來對付大秦,顯然難以對大秦構成太大的威脅。

所以,蜀楚兩國不足為慮,大秦只需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魏宋明隋四國就行了。

對於先東征,還是先西討,大秦內部也有不同的意見。

以丞相王勐為首的等人,認為應該先弱後強,先滅最弱的隋國,然後在集中兵力滅中原三國,這樣也最為穩妥。

而以吏部尚書劉伯溫為首的等人,卻認為隋國根本不足為慮,無論隋國會不會出兵,都無法撼動大秦的西部防線,所以應該先滅東部的中原三國,西面的隋國只需一支偏師即可討滅。

無論是先東征,還是先西討,對於大秦來說區別都不大,而就在嬴昊猶豫之時,兵部尚書張良卻提出了了一個新思路,那就是東西兩線一同開戰。

張良此言一出,立馬遭到了東征和西征兩派的一致的反對,王勐和劉伯溫也都覺得張良雙線開戰的做法太激進了,畢竟明明有更加穩妥的法子,又何必要冒這個險呢?

張良絲毫不在意眾人的反對,微微一笑道:「連王丞相和劉尚書都認為,同時和東西兩線開戰更加冒險,那魏宋明隋四國肯定也會這么覺得。

故東西兩線同時開戰的話,起碼能打一方一個促手不及。」

聽到張良此言,嬴昊短頓時眼前一亮,沉聲道:「張尚書所言有道理。

咱們既然能猜到我軍東征或西征後,魏宋明隋四國的應對方式,那么四國顯然也做好了應對我國東征或西征的准備。

那么基於來推算的話,無論我軍東征還是西征,則都在四國的預料之內,但他們肯定不會想到我軍明明能求穩,卻反而會冒險同時雙線開戰。

我軍可先出兵東征攻中原,西線的楊廣收到消息後,肯定不會以為我軍還會西征,在防守方面肯定也會松懈一些,而此時發動奇襲的話,定能打隋國一個促手不及。」

王勐、劉伯溫、賈詡等人一聽,都紛紛露出贊許之色,顯然這個雙線的開戰計劃,雖然更冒險,可一旦成了的話,戰果也比單線作戰要大得多。

在接下來的數個時辰內,嬴昊和張良、王勐、劉伯溫、賈詡、郭嘉等人,一同推演和完善了雙線開戰的計劃。

具體計劃如下:

第一步,先從冀州和青北,出動兩路大軍討伐明國,魏宋兩國得知消息後肯定會站在明國這邊,到時大秦就能名正言順的討伐這兩個曾經的盟友了。

第二步,撕毀和魏宋兩國的盟約之後,再出動四路大軍討伐魏宋兩國。

由魏郡出兵南下攻白馬,由虎牢關出兵攻陳留、從南陽出兵攻潁川,從章陵軍出兵攻汝南。

在加上冀州和青北的兩路大軍,共計六路大軍,同時和中原三國開戰,擺出一副全力討伐中原的假象,以此來誤導西線的隋國。

第三步,六路大軍攻入中原之後,隋國也肯定松懈下來,到時從隴西和武威,各出動一路大軍,兵分兩路討伐隋國,打隋國一個措手不及。

大秦這次將要出動八路大軍,出動超過百萬以上的大軍,直接對魏宋吳隋四國開戰,絕對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作戰。

這一戰若是贏了的話,則大秦必將一統天下,反之則亂世還會延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