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七節 忽悠天子(1 / 2)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理,劉徹跟著自己老爹,來到了一間相對安靜的偏殿。

一進門,劉徹就聞到了一股子淡淡的草葯味道。

劉徹心頭一黯,宮里的事情瞞不過外人,更何況事關皇帝身體健康這樣的大事?

事實上,幾乎朝野都知道,最近這段時間天子龍體欠安。

但是,天子究竟是感冒還是別的原因,外人就很難得知了。

即使是劉徹,也不知道自己的老爹的身體的真實情況。

唯一能知道這一切的恐怕就只有郎中令周仁了。

劉徹此刻想起了梁王劉武的囑托,也想起了這段時間聽到的傳言,再結合此時的情況,他心里一咯噔,知道,自己的老爹的身體恐怕遇到麻煩了。

現在,擺在劉徹面前,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馬上跪下來,淚流滿面的勸君父好注意身體,不要過度操勞。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

也是大多數皇子在遇到這種情況後下意識的選擇。

但是……

皇帝的健康,毫無疑問是國家機密。

老爹連晁錯都沒有告訴,還讓周仁保密,很顯然,這不是小病。

倘若劉徹此時跪下來說那些套路話。

毫無疑問,是會被躲在簾子後面的史官記下來的。

然後,全天下都會知道漢家天子有疾,而且問題嚴重到了要瞞著大臣和太子的地步。

這么一來,吳楚等國還不歡欣鼓舞?

更恐怖的是,萬一因此而打亂了老爹某些布置,到時候板子打下來,肯定是劉徹這個太子的鍋!

別以為史家的嘴巴就很嚴?

宮里面的事情,一半是多嘴的宦官傳出去的,一半是史官們說漏的……

不然,你以為汗流浹背,如芒在背,不學無術這些成語是怎么來的?

劉徹就記得很清楚,前世,皇帝老爹廢黷周亞夫時,前腳剛下令,後腳滿大街的各種各樣的版本就出來了。

而那些詳細到連皇帝是怎么怒的,周亞夫是怎么頂嘴的細節都能描繪的栩栩如生的故事,顯然不是一般人能講出來的……

至少,現在宮廷宦官的文化水平還足以讓他們講出一個那么好的故事。

劉徹的第二個選擇就是裝作沒聞到葯味。

這樣做倒是避免了前面所說的缺陷。

但有一點,皇帝老爹又不是傻子,這殿中的草葯味道雖然很淡,然而,只要鼻子沒失去功能還是能聞到的。

君父有病,身為兒子,以此時的道德露n理來看,就應該立刻跪下來,從此衣不解帶,親嘗湯葯,晝夜伺候左右,一如劉徹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當年侍奉薄太後。

不那么做的,肯定是不孝!

關鍵的一點還是皇帝老爹肯定心里會有疙瘩。

當年,先帝背上生疽,劉徹的老爹不過是稍微有些不情願給先帝吸濃汁,立馬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

「怎么辦呢?」劉徹的思維急運轉。

毫無疑問,這兩個選擇不管劉徹怎么選都有風險。

但時間不多,他必須馬上做出決斷!

腦海中思緒急轉,看似想的事情很多,但實際所花的時間並不多。

僅僅十息功夫,劉徹就做出了決斷。

他立刻跪下來,道:「兒臣不孝,父皇聖體欠安,竟不知道,死罪死罪!」

說著劉徹就流下了眼淚,臉上的表情也變得凝重起來,神色開始落寞,一副標准的孝子模樣。

很顯然劉徹選擇了前者。

在劉徹看來,既然兩個選擇都有風險,那就選擇相對保險的!

道理很簡單,他先是兒子,其次才是太子,沒有老爹的庇護,他什么都不是!

什么大局,什么政治,說句不客氣的話,現在跟劉徹都沒有太大的關系。

天子劉啟看著劉徹的模樣,心里多少感覺到了些溫暖。

心里一軟,就揮揮手道:「朕沒有大礙,郎中令開了方子,吃幾劑葯就好了,太子別太擔心了!」

「瞧你這樣子……」天子劉啟搖搖頭,讓一個宦官扶起劉徹,柔聲道:「朕之所以瞞著太子,就是怕太子瞎想,別擔心,朕沒事!」

劉徹這才抹了抹眼淚,盡量讓自己變得像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一樣,歡喜的問道:「果真?」

天子劉啟見著劉徹一臉認真和關切的模樣,不由得嗤笑一聲,笑罵道:「朕騙你作甚!」

「兒臣就放心了……」劉徹立刻歡喜的點點頭,還蹦躂了一下。

這種歡快和溫馨的場面,立刻就讓這父子兩人之間的關系拉近了許多。

氣氛也變得輕松許多,不再沉悶了。

等劉徹坐下來,天子劉啟稍微選擇了一下措辭,問道:「究竟是怎么回事?那臨邛的程鄭氏與卓氏為何願意拿出十萬萬錢來修褒斜道?太子跟朕仔細說說……」

他的情報途徑雖然很多。

但是,像他安插在太子*的眼線,只會關注太子見了什么人,太細節的東西也掌握不了。

至於顏異等人的匯報,因為是正式場合,都會史官記錄,所以自然也不可能詳細的稟報。

他現在知道的也就是太子用了些手段,讓臨邛的大商人松口願意貢獻出十萬萬錢。

但這些事情里面,迷霧重重,即使他這個天子,既然也摸不著頭緒。

這天底下的商人什么時候這么好說話了?

天子劉啟可是記的很清楚,當年他還是太子的時候,每年晁錯都要花大半精力去長安給太子*弄錢,一年也就搞個千把萬錢的進項而已。

這劉徹到底是施展了什么魔法,讓蜀郡的那兩個大商人這么聽話?

劉徹微微一愣。

這事情說起來就麻煩了。

但是,劉徹很清楚的知道,這個事情不能隱瞞,他的太子想要安穩的做下去,就不能有什么事情瞞著老爹。

於是,他稍稍躬身,打了打腹稿,答道:「回稟父皇是這樣的……」

聽完劉徹的敘述,天子劉啟眼睛都瞪大了,臉上上怒意難消。

「無恥之尤!」天子劉啟立刻就殺氣騰騰的一拍御榻上的扶手。

蜀郡的地方官和他派去蜀郡的宦官居然和商人聯合起來坑了這個皇帝,本應該被沒收,充入內庫的鄧通資產竟然被那些家伙這么一運作就變成了商人的產業。

這種事情,天子劉啟覺得,他絕對無法忍受!

必須徹查!

但是……

忽然,天子劉啟想到了一個問題。

太子從哪里知道的這些事情?

太子為什么要放那個程鄭氏與卓氏一馬?

於是,天子劉啟問道:「太子從何而知?」

劉徹低頭答道:「回稟父皇,前些時日,兒臣不是請父皇將少府歷年的賬目明細賜給兒臣翻閱和學習嗎?兒臣就是從賬目中現的……」

劉徹自然早就想了這個問題該怎么回答。

事實上,在理論上也確實存在這么一個可能性。

概因為,漢室的整個民政系統是完完全全從秦代的民政系統照抄得來的!

跟後世的宋明的系統完全就是兩回事!

在編戶齊民的政策之下,漢室甚至可以驕傲的對著後來的唐宋明大喊一聲:哥這里不存在隱戶!

你要問為什么?

概因為西漢政府的田稅和徭役政策相當的犀利,幾乎能與後世大天朝的戶籍政策一拼了。

商人有市籍,農民有戶籍,軍人有軍籍,奴仆有奴籍,甚至連宮廷里都有宮籍!

繼承自秦代的強大的民政系統,使得整個漢室政權實現了對幾乎所有在冊人口的管控。

至於你說隱戶怎么辦?

假如你知道西漢政府是怎么收稅的,你估計就不會這么問了。

漢室政府收稅,是當場在田地里看著老百姓收獲,然後過稱,然後按照產量征稅的……

而徭役的攤派,則是另有一套辦法。

這些,在此時是常識,每一個當官的都懂,而且還有著一本前丞相北平侯張蒼所著的《九章算術》作為施政之書,在九章算術中明確的記載了,該怎么征稅,怎么分配徭役。

最起碼,此時的關中還是如此執行的。

至於山高皇帝遠的犄角疙瘩,存在的真空可能,自然是兩說了。

但劉徹前世在河間國也現了同樣的制度存在的痕跡,只是不如關中嚴格而已。

後世兩千年封建王朝,再也沒有像秦漢這樣科學嚴密的民政系統了,這是因為,地主豪強從東漢開始崛起,開始掌握了權柄,皇帝老子也要跟這些家伙妥協,自然,再也不可能像秦漢這樣編制出一張無孔不入的大網。

也正因為這樣,漢室政府才能承受得了三十稅一的田稅制度。

因為它有龐大的征稅人口,基本不存在隱戶。

甚至在三十稅一的情況下還創造了文景之治,不止百姓生活相對輕松,負擔相對小,就連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也從不曾短缺過。

文景之治結束時,給小豬留下的是一個所有國家倉庫堆滿糧食,錢庫里串錢的繩子都腐爛了,邊關的馬場蓄養過了三十萬匹戰馬,天下人口五六千萬,在冊戶籍五六百萬戶的全球第一的大帝國!

西漢滅亡後,可還有那個朝代敢用三十稅一征稅?

十五稅一都是愛民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