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節 喜事(2 / 2)

劉徹估摸著他現在喊一嗓子,起碼能拉出十幾萬的武裝民兵出來拼命。

因此,這段時間,劉徹一直都是喜滋滋的。

就連劉武的到來,也變得不再那么危險了。

劉武要想玩花樣?

劉徹有信心玩死他!

更何況,自古以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文青造反,給他三十年,也就只能嘴炮……

這天,劉徹剛剛從義婼的寢宮慰問出來。

迎頭就撞上了急匆匆跑來的典屬國公孫昆邪與大鴻臚周仁。

公孫昆邪是剛剛出任的典屬國。

至於周仁,則是劉徹登基後不久就被明升暗降,從郎中令的位子上挪窩了。

畢竟,郎中令,職責重大,身系內廷安危。

劉徹不大可能任命一個他不怎么熟悉的人做這個郎中令。

郎中令,劉徹已經打算讓竇嬰去做,只等他回來就正式任命。

「陛下!」大鴻臚周仁是個很有自覺的人,對於劉徹免掉他的郎中令一事,毫無怨言,甚至,非常配合。他是個聰明人,知道順應世界的變化。

一見面,周仁就跪下來拜道:「陛下,剛剛接到燕國八百里加急急報,東夷諸國,如韓、真番等國國王請入長安朝覲,請陛下裁決!」

劉徹一聽,微微笑道:「好事啊,兩位愛卿做好迎接工作吧!」

「諾!」公孫昆邪與周仁叩領命而去。

劉徹摸了摸額頭,只能說,同時一片水土,怎么就養出了後世的棒子與如今這樣上桿子年年想著給長安天子朝覲,送貢品的政權呢?

需要著重提醒的一個事實是——目前的朝貢體系與後世明清的朝貢體系是兩碼事情。

唐宋明清的朝貢體系,外國人來了中國,隨便給點不值錢的玩意,就能混回大堆的回贈,搞的皇帝都不敢隨便接受外國的朝覲。

但在此時,朝貢體系,漢室完全不吃虧。

大老遠的跑來長安朝覲的小國君主們,通常是大包小包,各種土特產不要命的往長安送。

長安的回禮,則一般比較輕,僅具象征性意義。

要是在二十年前,連諸侯王都要按時將其領地轄區稅賦的三成送到長安來,稱為獻……

咳咳,這個政策,被劉徹那位喜歡裝逼的皇祖父給廢止了。

太宗孝文皇帝的蓋棺定論之一就是『不受獻』『實惠天下』。

劉徹不太明白,到底是那個腦殘搞出來的那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朝貢體系。

他反正是堅決不會那么玩的。

打腫臉充胖子?

這是他最最厭惡和最最討厭的天朝作風!

「夷狄豺狼,不可厭也,華夏親昵,不可棄也!」劉徹嘴里低聲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以中國文字,中國制度,中國禮儀為本者,皆不親也,皆敵也!」

對敵人,要像秋風掃落葉一般,堅決、果斷,毫不留情。

而對自己人,要像春天一般呵護,溫暖,關懷備至!

劉徹對真番王的印象還是很不錯的。

他最希望的就是,像真番王這樣願意主動學習和使用並且崇尚中國文字、制度、禮儀的藩國越來越多。

這樣,大家就都是中國人了……還打個毛啊,和平統一哦不內附得了!(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