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節 一箭N雕(2 / 2)

而朝鮮滅亡後,趙佗深恐長安把目標轉向自己,連夜就燒掉了那能拉仇恨的黃屋左纛。

「宮中有奸細!」使者狠狠的想到。

要是沒有奸細傳遞消息,漢天子去哪里知道,黃屋左纛?

「等吾回國,一定稟明王上,將那個奸細揪出來!」

表面上,他卻不得不道:「陛下明鑒,吾主向來忠心耿耿,豈敢逾越君臣之道?」

劉徹笑了笑,心里對這使者的話,一句也不信。

劉徹很清楚,趙佗連稱帝的事情都敢做,區區欺君,又有何不敢?

對於趙佗,虛與委蛇差不多就行了!

南越的關鍵,還是在於趙胡跟他的兒子。

控制住趙胡跟他的子孫,就等若將南越變成了漢室真正的藩屬,然後慢慢滲透,時間到了,自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劉徹感覺,對於南越國及其國內的政治屬性以及南越貴族大臣對漢室的感觀已經有所了解了。

南越啊,想要和平演變,起碼得等趙佗死了!

趙佗只要活著,就能以他的威望和人望掌握住局面。

只看眼前這使者就清楚了。

這使者漢化程度已經很深了,至少,劉徹與之交流,毫無障礙,對方也能熟練的用著漢室的典故說話。

但他卻是一門心思的給趙佗效忠,賣命。

趙佗統治南越將近六十年,施恩各部族,尤其是他為政以來的舉措,就是劉徹,也很欣賞。

譬如,根據劉徹了解,趙佗大力提倡漢越通婚,無分彼此,為了加強民族融合,他每年都會堅持納百越各階級的女性為妃。

趙佗今年九十一歲了!

還在堅持娶妃,也真是難為他了!

而趙佗的部下,則是被強行拉郎配,硬塞百越妹子。

再譬如說,為了改變南越農業水平落後,耕作技術原始的局面,趙佗將他的軍隊分散到百越各部族中,教導越民使用農具,精耕細作,將中國先進的農業技術傳播到百越各族,使得百越一躍從原始社會進入了封建社會。

他還大力推行郡縣制,傳授中國文化,培養百越土著官員。

現在的南越國。越漢官員幾乎無法分辨。

大家都有漢姓,用漢語。寫漢字。

更重要的是,趙佗曾經動員他的軍隊。下到基層,開鑿水井,疏通河道,填埋沼澤,打通道路。

毫不誇張的說,正是趙佗,將兩廣乃至交趾地區,完全徹底的融入了中國。

你要知道,現在。趙佗已經在後世的越南,設立了郡縣,實施了統治,而且,與當地土著相處融洽。

兩漢至唐,交趾郡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五胡亂華那樣的年代,交趾也牢牢的在中國的掌握中。

直到五代,子孫不孝。才導致交趾的分裂,然後有了猴子們的狂吠。

是以,假如要是趙佗願意內附,劉徹絕對不吝厚賞。甚至,賜劉姓,裂土為王。世襲罔替——趙佗的功績絕對值得這樣的嘉賞!

但很可惜,趙佗沒那么傻。

能走到趙佗那樣的地位。經歷他那樣的經歷,又豈會天真?

「使者回國。請轉告南越王……」劉徹站起身來,忽然道:「趙公有太公之功,管仲之勞,朕心甚敬,倘有一日,不幸兵戎相見,朕將厚待趙公之後,以國賓相待!」

太公就是姜太公,姜齊的開國者,姜太公治齊,將東夷融入中國一系,從此齊魯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管仲輔佐齊恆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挽華夏文明於即倒,更提出了最早的民族主義口號和華夷之辯的理論。

這兩人都是劉徹非常敬仰的先賢。

趙佗的功業,也不下於太公管仲。

而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無數個趙佗。

正是這些先人,篳路藍縷,披荊斬棘,拋灑熱血,才有了後世的中國疆域,才有了天朝上國。

當然,就此時而言,趙佗的存在,阻礙了統一,是漢室的潛在敵人。

這一點,劉徹還是分得清楚的。

所以,對趙佗,尊敬歸尊敬,打擊歸打擊。

日後青史之上,自有後人評論。

劉徹在心中算了一下時間,趙佗,大抵還能再活個十年吧。

「只要你不作死,朕就讓你壽終正寢,將來,還讓你的子孫為你守陵祭祀,享受香火血食!」劉徹在心中默默的道。

但那個使者,卻被嚇尿了。

這漢天子是個什么意思?

兵戎相見????

他連忙叩:「下臣與臣主安敢叛漢?臣主常常教誨臣等,天子,吾等天王也,神聖威嚴,不可侵犯,至高至上,無可褻瀆,陛下龍行虎步,如神如天,恩澤及於鳥獸草木,雨露遍於四海,臣與臣主,誠惶誠恐,只願永永為陛下藩臣,年年朝請,歲歲納貢,永永為陛下爪牙!請陛下明鑒!」

說著,他就不停的叩,頭都快磕破了。

劉徹見了,不由得有些好奇了。

南越國居然能出這么一個忠臣?

也確是難得了!

劉徹翻了翻國書,就看到了此人的大名:鄭永,字子江。

再看他的面貌,顯然是漢越混血。

劉徹沉吟了片刻,道:「鄭卿表字,可是來源於《詩。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鄭永叩道:「聖明無過陛下,下臣表字,乃老師所取,確是來源於《詩》!」

劉徹點點頭:「永以水長,江海常思,卿之老師,何人也?」

鄭永叩,道:「啟稟陛下,下臣恩師,江都廣陵趙公諱鈞。趙師,二十年前自廣陵至南越,教授子弟,授臣等詩書禮樂,臣等感恩不盡!」

劉徹點點頭,大體清楚了是怎么回事。

當年,漢室有個楚元王劉交,最喜歡的就是傳播文化,在劉交私人小金庫的支持下,許多文人,如同唐三藏去印度一般,在楚元王的支持下,向著三越、西南夷出,在異國他鄉,傳播文化,順便傳播中國的意識形態。

楚元王去世後,他的兒子,楚夷王郢客也是個文青,繼續沿著他老爹的道路,支持文化事業。

小豬後來能那么順利的吃下三越,開西南,楚元王楚夷王父子要記一功!

而這些遠走四夷,傳播文化的文人,絕大多數,都是儒家一系。

所以說,後來儒家的崛起和獨霸,並非無因,單單就是這份對本門學說和思想的堅持和毅力以及虔誠,就甩其他學派好幾條街了。

劉徹不由得問道:「愛卿老師可還尚在?」

鄭永聞言,臉上不由得微微露出些哀傷之色,叩道:「恩師已於前歲駕鶴西去,臣與諸弟子親自扶靈,送歸恩師梓棺歸於故里……」

「傳道授業解惑,師長之恩澤也,朕亦有所感觸……」劉徹回頭對王道吩咐,道:「傳朕的命令,命江都王尋訪趙鈞墓地,派人祭掃!」

劉徹說著,在案幾上攤開一張白紙,揮毫潑墨,寫下一句話,交給王道,吩咐道:「去,將朕的這副字,勒石刻於趙鈞墓前!」

王道接過那張白紙,偷偷看了一眼,只看到了八個大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對劉徹來說,這副題字,既是他對那些辛苦傳播中國文化的類似趙鈞這樣的文人的嘉賞,更是他的一種政治表態。

意在借此告訴天下人:儒家的破事,朕已經不追究了,你們也別在糾纏著不放了。

更是拿來收買儒家的人心的一個策略。

當然,順便感動一下這個南越的使者鄭永。

在劉徹看來,鄭永或許是一枚不錯的棋子,可以拿來挑動南越國內的局勢。

即使不行,那也能刷刷聲望,在南越國內的士大夫和貴族心目中,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方便將來的和平演變不是?

反正,不過一副題字而已,即使不成,劉徹也沒有任何損失。

更何況,這還是一箭n雕的好事情!(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九節一箭n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