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零八節 諷刺(2 / 2)

他們只能妥協,退而求其次!

也就是現在,隨著漢室思想界和言論界的桎梏松懈,才讓一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搞風搞雨。

當然,這也跟荀子本人的教育策略和方陣有關。

荀子自己就說了: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他教授弟子,並不希望弟子盲從自己。

而是希望他們青出於藍,越自己!

這與荀子本人的法後王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這一點,劉徹也很欣賞。

這個世界,倘若不能一代更比一代強。

那么,人活著又是為了什么?

難道非要去追求退化?

三代先王和先民,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可不是為了子孫後代回到他們的世界。

恰恰相反,先王和先民,永遠不會希望,子孫後代回到他們的時代,過他們的生活。

而生物的演化,更是為了將更好的基因和更優秀的東西,傳遞給子孫後代。

但,這,恰恰是中國社會現在的頑疾。

劉徹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自己慢慢的去改變和改造世界。

所以,劉徹知道,這一代的荀子學派的佼佼者之後,很可能,荀子學派會進入一個青黃不接的時代。

原因很簡單。

這些人的弟子門徒,在荀子思想的熏陶下,肯定不會墨守成規,如同其他派系的成員一樣,遵奉著師長們的教誨。

他們會走上自己的道路。

就像韓非子、李斯、張蒼、浮丘伯一般。

從這個方面來說,荀子自稱自己是孔子的嫡系傳人和正統,還真沒有吹牛皮。

這手因材施教的本領,整個儒門之中,除了孔子之外,還有誰?

想到這里,劉徹也是感慨了一聲。

學術界其實跟自然界一般。

有時候,並不是最好的最強的能夠活下來。

在很多時候,都是最適合,最適應環境的能夠生存下來。

就像在白紀,哺乳動物算什么?

當時的爬行動物已經演化成了一個龐大的強大的生態鏈。

但一顆隕石就終結了恐龍的時代,並開啟了哺乳動物的世界,直至今日。

而在台上,朱文卻是依然在敘述著荀子學派的主張。

當然是專門挑選過的,避開了許多敏感言論的主張。

但即使如此,這些主張,聽在公卿列侯耳里,也是刺耳的很。

像什么『聖人者,人之積而至』更是絕對的叛逆之言!

許多列侯都聽得眼睛有些紅。

還好,朱文在這些方面都是一言帶過,沒有深入。

否則,天知道會引起什么爭論和問題?

最終,朱文用了一個經典的荀子式的言來結尾。

他說道:「禮以定倫,法以定分,故禮及身而行修,義及國而政明,能以禮挾而貴名白,天下願,會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

然而諷刺的是朱文前面說了那么多東西,沒有一個能引起公卿列侯們的贊同和喜歡。

偏偏當他談起荀子思想中不那么好的東西的時候,反而得到了許多公卿士大夫的同意。

這不能不說,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