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節 策劃戰爭(1)(1 / 2)

勛貴子弟,自然也分三六九等。

在一個大家族內部,一個精英子弟的地位,肯定遠遠高於那些草包。

若遇上一個知道分寸的家主,那么,恐怕一百個草包,也不如一個精英。

特別是在今天,劉徹通過種種手段,清理了大量舊貴族的今天。

還能夠活著,並且依然活躍在政壇上,擁有力量和話語權的貴族們,自然都是強者。

即使不是強者,起碼也是識時務的俊傑。

所以,漢室的貴族質量,在現在,可以稱得上是是幾乎媲美漢初了。

而漢初是什么情況?

高帝所封之功臣列侯,哪一個不是從屍山血海里殺出來的人傑?

而這些人傑教育出來的第二代,蠢貨雖然不少,但人才也同樣不少!

譬如,現在在這個大殿之中,就有著大半是貴二代。

譬如丞相周亞夫,少府卿劉舍、太常竇彭祖等等。

更何況,如今的情況,也跟漢初不大一樣了。

列侯,已經不再是貴族勛臣以及官僚們期望的頂點。

他們還有著繼續進步的空間和努力的方向。

為了能讓自己能在未來,在西域或者身毒之土,開國家建社稷,而且是選個好地方開國家建社稷。

這就要求他們不僅僅要跟皇室搞好關系,更要有足夠拿得出手的政績或者軍功。

而現在,考舉制度的加分和優待,卻在阻擾著這些勛貴和大臣的子侄中佼佼者的前途,還讓他們的名聲有污點。

這怎么能忍?

事實上,這一兩年來,已經有不止一個列侯或者大臣,私底下對劉徹說過要廢黜考舉制度中的加分項和優待了。

而如今,當劉舍講出自己子侄遭遇的窘境,立刻就引了更多人的共鳴。

九卿之中,就有數人在竊竊私語。

而與會的列侯們,則幾乎都紛紛點頭。

錯非是列侯勛貴們,一直都是將自己家里的嫡子以及真正有前途的精英往軍隊里面塞,而基本不考慮考舉,恐怕此時,許多人都要跳起來了。

即使如此,對於此事造成的影響,也確實傷害了許多人的利益。

更何況,天子的態度就擺在哪里。

即使是從拍馬屁的角度來說,眾人也沒有什么其他選擇,紛紛拜道:「陛下聖明,臣等蒙聖訓,漿糊灌頂,謹奉詔!」

劉徹滿意的點點頭:「尚書令制詔,然後公之於露布,向天下明示朕與朝堂諸公之心!」

「諾!」汲黯自然立刻點頭。

將此事搞定,劉徹就對群臣們道:「除丞相、執金吾以及少府卿還有諸將軍外,其余諸卿請回罷……」

頓時,就有大半大臣,紛紛恭身拜道:「臣等告退……」

等這些人走完,劉徹就對剩余的大臣們說道:「朕特意留諸卿下來,是要與卿等再談一談這征伐之事……」

劉徹轉頭,看向少府卿劉舍,道:「少府,將高闕之戰的開支,對朕說一說……」

劉徹聞言,連忙拜道:「諾!」

然後他道:「回稟陛下,自大軍出塞,及至車騎將軍兵至榆林塞,復我舊土,內庫共出錢二十萬萬以資軍用,其中自鹽鐵稅款出錢八萬萬,自口賦出錢三萬萬,自上林苑出禁錢一萬萬有奇……」

聽著劉舍的話,將軍們也都紛紛點頭。

這大軍開動,自然是花錢如流水。

但不過三個月的戰爭,卻花掉了內庫錢二十萬萬,這還是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畢竟,去年漢室的田稅和口賦加起來也不過四十萬萬左右的規模。

這一下子就花掉了一半歲入。

這實在是有些讓人瞠目結舌。

此時,將軍們才知道,那鹽鐵官營制度和主爵都尉衙門收稅的行為,對他們的幫助有多大!

若沒有這些收入,恐怕高闕之戰打到一半,軍中就要難以為繼了。

這也是劉徹的目的。

讓將軍們尤其是新興軍功貴族們知道國家經濟來源,這樣,他們才會支持鹽鐵官營以及主爵都尉不斷擴大的權柄。

「自大軍得勝歸來,封賞及撫恤,又出錢十萬萬有奇……更造金幣凡兩百萬枚,以賞大軍……」劉舍接著報告道:「迄今為止,少府已奉詔出錢計三十萬萬有奇,又出內庫黃金數萬金,以鑄金幣……」

即使是劉徹聽到這里,也不禁摸了摸額頭。

這一場戰爭打下來,僅僅是支出的軍費,就像一座大山一般壓得劉徹幾乎喘不過氣來。

好在,其實很多支出,都是將兵器和甲胄以及各種糧草,都折算成錢的。

不然,即使劉徹能找到這么多錢,恐怕也沒那個本事將它們送到軍隊中。

畢竟,一枚五銖錢看似輕薄,但一萬萬枚五銖錢,堆起來就已經足以淹沒這宣室殿……

更何況,數以十萬萬計的五銖錢?

而除了這些折算的資源,封賞的時候,牲畜、土地和農具以及各種器械,也是算錢的。

通過這種手段,劉徹勉勉強強,實現了漢室財政健康。

還促進了經濟和工業展。

旁的不說,單單是賞賜給有功將士們的農具。

譬如說曲轅犁、水車、鋤頭等器物,就極大的促進了中國的工業和商業的展。這半年來,天下商人,幾乎是賺錢賺到手抽筋。

來自國家的訂單,幾乎淹沒了整個天下的商人和工坊。

這也算是一種另類的促進消化和擴大內需吧,更是一種將整個國家綁上戰爭機器的手段。

以至於如今,不僅僅軍隊好戰,就連地方上的地主、商人和城市里市民,聽到打仗就跟打雞血一樣亢奮。

這戰爭,甚至都快要展成漢室的一條生態鏈了。

未來,甚至可能催生出一個類似米帝的軍工復合體這樣的怪物!

而且,這樣做不僅僅軍隊沒有意見,軍人的家庭沒有意見,畢竟,賞賜的農具和各種器械,都是質量非常好,十分實用而且價格相對低廉的產品——漢室的國家采購,一直用著物勒工名的制度,工坊主和商人們也不敢冒著掉腦袋的危險提供粗制濫造的產品。

更重要的是促進了消費,繁榮了商品經濟。

畢竟,若是錢下去,估計很多人都會選擇將錢藏起來——這在馬邑之戰時,已經得到了教訓——當時,很多士兵的家庭,拿了賞錢,不是拿來買地,就是挖個地窖藏起來。

真是讓劉徹傷透了心!

正是因為吸取了當初的教訓,這一次,劉徹將大部分的賞賜全都換成了實物。

這下子,百姓總不能再把農具和其他工具也給藏起來不用吧?

至於那些賞賜下去的牲畜,其實真算起來的話,國家是賺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