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奧杜之杖(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411 字 2020-12-24

為了抓黃鱔,張德讓人給田地挖好了灌溉溝渠,還設了水門和唧筒,缺水的時候,可以直接從河道中抽水。而黃河一旦泛濫,水門關閘之後還能朝外面排水,對提高黃鱔的生存環境,有很好的幫助。

當然順帶著,還能保障農田的收成。

除了這些,為了制作竹子黃鱔籠,張德在農庄種了不少竹子。這些毛竹勉強能過冬,所以竹子種類很多,還有一些是河東牽過來的特殊品種,加上江南的三種竹子,五種竹子因為成林度不同,能保障每年不間斷的產出。

竹子用途廣泛,滄州興修水利之後,河道上普通人家用竹排也能往來各縣。加上竹篾能夠制作涼席、竹塌、竹炭、竹籃、竹簍等等日用品,可以說大大地降低了生活成本。

最重要的一點,因為家禽家畜集中養殖,需要大量的雞舍豬舍,用大型木料來制作,實在是有些浪費,竹子物美價廉,而且加工容易,對張德來說,最合適不過。

而且按照老張自己的計劃,今年河北道的桑蠶養殖就要鋪開,過冬用的暖房,很快就要用到大量的竹子,竹子生林的這點量,其實還不能完全做到自給自足,需要從淮南道江南道進口。

因為養殖業上的客觀大量需求,所以今年明年的竹筍,是沒希望讓農戶們享受了。

給農戶們展示了如何抓捕黃鱔豐富餐桌文化之後,老張又展示了他抓捕黃鱔的最新裝備。

這是薊州石城鋼鐵廠新出的產品,它先,是一根鋼絲……

釣黃鱔很有樂趣,但是釣黃鱔的工具,卻需要不斷地摩挲,經過一系列的失敗之後,才能從無數廢品中,找到一根合格的產品,然後通過簡單的鉗工工藝,加工成黃鱔鉤。

要在貞觀年制作一根鋼絲,張德先要解決鋼材縱切,當然這個不算太難。然後是去磷,如果可以的話,老張當然想要選擇高壓水沖,很顯然這不科學,所以張德就選了一個土辦法,他用竹子柳枝迅鋪在熱鋼上面,然後爆裂去殼。

當然效果如何,其實他也只能從成品中才能看出端倪,如何控制量,這就需要時間的摩挲。

解決了這些,就是一次拉伸,要趁著鋼材滾燙還能延展的時候拉伸,從粗鋼筋變成了細鋼筋。

光這個過程,張德就得用上優質卡榫,還有絞盤。而且絞盤還得盡量勻,所以目前選擇的是人力或者畜力。

最後細鋼筋可能有大量的廢品,有的可能很脆,有的可能是熟鐵,有的可能孔洞不少,篩選後,將合格的產品二次拉伸……

千挑萬選之後,一根熱處理鉗工作業後的鋼絲硬鉤就誕生了。然後串上一根合適的蚯蚓,用這根直徑兩三毫米的黃鱔鉤,塞到黃鱔洞前打水,要把握好要領,初次釣黃鱔的新手,要鉤尖向下,這樣黃鱔出洞一張嘴,就能被勾住下顎。

如果鉤尖向上,鉤尖勾的是上顎,很容易脫鉤,新手往往會因為黃鱔逃脫而被打擊信心,從此喪失了釣黃鱔的勇氣。

當然對老司機來說,鉤尖不需要向下,平方即可,黃鱔張口咬鉤的瞬間,鉤子往黃鱔嘴里一松,然後旋轉九十度,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迅勾住了黃鱔的下顎,然後一根新鮮的黃鱔,就這樣勾了出來。

「操之公,真是太厲害了!」

「又粗又長,好大……」

「比之方才,又粗大了許多。」

「真乃巨物也。」

張德低頭看去,欣慰地笑了,這又粗又大的物事,還在扭動著身軀,頭顱昂揚不屈,充滿了斗志。

又是一條巨物,老張估計也有一斤五六兩光景,這樣的巨貨,著實不多見。

為了釣這根大黃鱔,雖然付出了數以千計的人工,還有大量的廢鋼,還有大量的燃料消耗,還有大量的廢水排出,但是看到這條堪比奧杜之杖的粗壯黃鱔,老張笑的很欣慰。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