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11 字 2020-12-24

半個時辰後,面色如常的騎士歸來,在張禮青身邊耳語了幾句。

「嗯,帶上你伍中兄弟,休整兩日。」

「謝旅正。」

過了幾日,就有關押高句麗人的營地中,傳說粟末人殺了幾批老弱,約莫三四千人。

傳說的越厲害,很快就有高句麗人中的青壯心懷怨忿,鬧了幾回。

殺了一批領頭的,然而還是有人鼓噪。

張禮青聽聞之後頓時大喜,找來龐古部的人,吩咐了一番之後,就聽說龐古部和陀幔部的人起了內訌。

唐軍差遣了一隊騎士過來彈壓,殺了幾個陀幔部鬧的凶的,把人頭往營寨上一掛,不但平息了靺鞨人的內訌,更是讓高句麗人怨忿消散。

「都督,水位又漲了兩尺,咱們的船,能從饒樂水,通過三岔河,直入遼水。」

「不急,南邊傳來消息,高句麗人的西王城,已經就在眼前。」

侯君集依然是打呆仗,就是跟高句麗人耗。營寨一層層的推,壕溝一天天的挖。管你石頭地雪地爛泥地,根本不是問題。保利營造也是前所未有的痛快,各種新奇的想法,都試了一遍。

而在石城鋼鐵廠,新鑄的鐵管用扣件裝配之後,再配合鐵板,不但可以組建高大的樓車,更要命的是,石城鋼鐵廠自己試驗過,配重式投石機能夠砸彎鐵板,但無法讓腳手架垮塌。

其實垮塌也不成問題,因為使用扣件裝配,一刻鍾就能搭建三丈高的樓車框架。

侯君集的前軍營寨挖的壕溝,離遼東城的護城河,只有一箭之地。

高句麗人每天睡覺之前,都要看一看,唐人的營寨。然後第二天一醒來,唐人的營寨變寬了,變高了,變復雜了。

配重式投石機擺了二十幾個陣地,侯君集每天看著後軍營寨中打磨好的石球,都是喜不自禁。

大量的鯨油更是露天擺放在那里,塗在臉上手上兵器盔甲上,都能夠很好地抵御這鬼天氣。

同時在高句麗人的長城以西,一條簡易板軌在飛快地鋪設。和京洛板軌不同,這種簡易板軌十分粗糙,往往是哪里有坑就在哪里打個樁,臨時堆放修復用木料的倉庫沿途多不勝數。

整條板軌,從遼河以西,直通營州白狼水。

除了這些,契丹人更是組織部族牧民,趕著牛馬拉著爬犁,將留存好的皮子直接送到遼河以西。

貼著遼河西岸,就是一座臨時的制革工坊。巨大的水車在去年就已經轉動,遼河雖然冰封,但冰蓋下面卻是激流涌動。

砸冰打樁,做了一道臨時的分流堤,水車可以將就著用。而臨時工棚和中原的房屋不同,它只有一面屋頂,傾斜向背,似的北風強勁的時候,大雪即便是落在屋頂上,也會因為自重而下落。

工棚氣味很糟糕,但比起遼河沿岸的大多數地方,用著煤爐的臨時工棚,不啻為一個安樂窩。

大量奚人在這里做工,即便再怎么無知和愚蠢,在經過幾年的蹂躪之後,也完全可以進化成手工業作坊中的可消耗生產工具。

這里制作的東西,不是為唐軍准備的,其中一部分是給靺鞨人御寒用。而更多的,是給獵捕來的奴隸們裹一下,免得他們在運奴船上凍死。

對中原帝國來說,這是一場特殊的戰爭。這場戰爭有著令人義憤填膺的出征理由,有著絕對熱血的出征口號,但既不浩浩盪盪,也不謀略百出。

大唐帝國的兵部尚書侯君集,完全就像是一個呆瓜,任你高句麗人各種試探佯攻詐敗恐嚇甚至不知所謂的勸降,他就是慢慢地磨。今天挖一條壕溝,明天修一個營寨,要不然就是讓配重式投石機扔幾塊一人高的石球到遼東城砸個響,告訴高句麗人,他侯君集還活著,是來打仗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