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00 字 2020-12-24

夷狄胡蠻都不能用,於是就用了洛下音,還帶有一點點追溯漢晉的「歷時優越感」。

這一系列的齷齪事情,曹憲是經歷過的,你說他一個江都人,偏偏跑來學洛下音,這不是糾結么。

老張更糾結,長孫不叫長孫叫「黨參」,瞧見老陰貨還有大表哥,他就覺得大補。

「不過老夫思慮再三……」曹憲想了想,還是拿出了那塊刻有「盥」字的甲骨,「欲從音訓著手,不拘三墳五典說文解字,擇其字形變化,取一變而為一音。」

說著,怕張德不知道,曹憲比劃了幾個變化,然後定了幾個音。有字母有聲母有韻母,組合起來,就是一個讀音。

相當前的想法,當年作為石油工人瞎浪的時候,老張曾去過一回印度洋的鑽井平台,和「鼻屎國」的某個工程師打過交道,然後知道他們用的拼音方案是國內的曾經並行的一套方案。

當然後來為了並入國際社會,字母采用了羅馬字母,拋棄了威妥瑪……

曹憲的做法,其實就是更加方便地讓兒童記憶然後學習。這是一個可以推而廣之的系統,可以讓切韻直接去死。

最重要的是,這不涉及字形上的變革,士大夫們的緩慢簡化和曹憲的音訓系統並不沖突。

不過很顯然,曹憲沒打算扔到朝廷上投石問路。

當今世上,說洛下音的人,有一個算一個,加起來也就五六百萬。更多的還是「鳥語」,老張說的江陰方言扔到長安,就是「鳥語」,更不用說會稽建州福州之類。

長安人自己也不說長安方言,多以洛下音為美,只是能說下洛官話的,多少社會地位也不是底層。

曹老爺子幾十年來想要解決的,其實是龐大帝國的交流問題,這同樣還是千古功業,只是這個千古功業,讓當今朝廷來推廣,未必有張德來推廣來得效率更高。

朝廷敲定政策到下放州縣學政再到成熟,光敲定政策這個周期,興許就會在侍中中書令之間來回倒,而尚書省執行不執行,會不會回駁,沒人知道。盡管尚書左右仆射是房謀杜斷,但房喬要是被盧氏游說,說切韻用的好好的,玩個鳥的新系統,這不是浪費公帑嗎?誰說得清。

至於杜如晦,他的手伸不到學政這一塊。

反而張德背後的華潤系,這種垂直的組織體系,效率相對朝廷各部來說,那是相當的高。

再一個,和朝廷、世家的人員流動體系及組織度比起來,張德的華潤系雖然規模上小了一些,人才也相對凋敝一些,可是展潛力巨大,並且靈活性非常的高。

很多時候,一個合理合格的決策,可以非常快地執行。比如當年的白糖按區分銷計劃,換做世家,是決計不可能把到嘴的肥肉吐出來,世家內部的山頭分歧,足夠讓這樣的快鋪張決策胎死腹中。

因此,曹憲拿出自己音訓系統的意思,就是想要在華潤系中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