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個人的畢業(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60 字 2020-12-24

穿著青布短衫,身上印著臨漳山學堂標記的小哥站住了,扭頭用手指指了指自己,然後看著小跑過來的一員儒生。

這是個五短身材留著鼠須看上去極為精明的中年文士,撲頭用的是棉布卻不是麻布,可見也不是個窮酸,手中的蘇州折扇質地上乘,雖然半開半合,但還是能看到上面是畫了畫的,又一支青竹隱約可見。

「丁二郎當面,在下昆山姚舟,早就聽說丁二郎算學精妙,更擅珠算,乃是臨漳山有名的高手。歷年成績都是山上前三,特來拜會!」

「謬贊謬贊……」

丁二郎年齡不大,今年才十六,但的確是臨漳山有名的數學尖子,珠算也的確相當的厲害。

「二郎,不若茶肆中小坐,在下乘船西來,正是為我東翁尋覓賢才。」

「這……我今年才十六,還想再讀一年……」

「二郎且莫著急,在下的東翁,還是等得起的。」然後又正色道,「東翁現為昆山縣令,入秋赴任,正要大展拳腳,施展抱負。如今正在考察松江,欲效仿滄州市舶司及登萊故事,因此急需精於算學之賢才,且是『王學』『新學』之高徒!」

「未曾想是『百里侯』之左膀右臂,蟹多有怠慢,還請移步茶肆,坐下說話。」

「正有此意!」

到了茶肆,姚舟點了一壺雀舌,又叫了一些小菜,鹽煮筍、茴香豆、五香驢肉、螃蜞角,這才掏出了一封信,上面蓋著昆山縣令的印,姚舟表明身份,不是騙子。

「姚先生,在下還是年幼,怕有負重托啊。」

丁蟹面露難色,他到底還是十六歲,雖然往常農家子,十六歲早就立業成家,甚至有些地方孩子已經能爬走,但進入臨漳山,本身就是一種改變。

「君子當用其能!更何況,二郎此言不妥,便是沔州長史張梁豐,今年也不過二十有四。賢才不分老幼,能者當敢為天下先!」

說出此話的時候,姚舟指著臨漳山的上山道旁,有一塊巨石,巨石上正是刻了一行字:敢為天下先。

落款是李淳風……

「姚先生,可否容蟹見過山長,再來回復?」

「可以!」姚舟毫不猶豫地應道,「還是那句話,二郎,我家東翁等得起!」

見姚舟這般爽快,雖然年齡相差極大,但是丁蟹心中還是頗為意動,只覺得古時知己之言,大抵就是如此的。

過了兩日,丁蟹背上了行囊,手握張德給他寫的一封推薦信,行囊中還收著張德新編的兩套教材,便踏上了前往吳地的「八年造」,跟著姚舟,為自己謀出路去了。

「又送走一個啊。」

站在漢陽城頭,目送舟船東行,老張感慨萬千,他從未給學生們組織過畢業典禮,他們的畢業典禮,只在他們自己的路上。

沒幾日,便有人在茶肆中高談闊論,說起那位時常月考季考前三的丁二郎,在昆山縣得到了重用,如今算是個「昆山縣民部尚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