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1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17 字 2020-12-24

於闐城西蘆葦關,郭孝恪帶著幕僚們視察屯田,除朝廷的官屯之外,來自民間的商屯數量,和敦煌一樣,都是明顯數量過了官方。

「只憑這『八牛犁』,太子當為後世敬。」

以郭孝恪的身份,他本不該如此去點評帝國的儲君。左右幕僚雖然是親信,卻也張口想要提醒一下,但是郭孝恪自己卻很隨意,擺手笑道:「無甚要緊的,莫要這般作態。」

「將軍,咱們也要效仿那些商人,在荒田邊緣打『草方格』,然後植樹么?」

「再看看。」

郭孝恪有些嚴肅,「有無成效,也就是今年的事情。且末前年就在這樣做,牧場倒是不曾減少。年初某前往磧南,路過皮山鎮,有『西秦社』的於闐檔頭,言皮山鎮有牧場一千一百萬畝……」

「一、一千一百萬畝!」

親信們也是大驚,按照這幾年河北道,尤其是當年定襄都督府故地,一畝地只要種草得當,是可以養活兩頭牛的。配合青料塔,以及豆麥種植,兩頭牛的份量,比游牧重的多,出肉率非常可觀。

唯一讓人詬病的,無非是口感罷了。

朝廷在早年遲遲沒有直接打出敦煌打通絲路,主要還是財政問題。行軍打仗不是問題,打贏也不是問題,侯君集一路西進,直接打下圖倫磧東北,龜茲之流根本不堪一擊。

但是,當年僅僅是維持西州伊州,按照一萬唐軍計算,僅屯田就要消耗十五倍以上的勞力。這還僅僅是初期的純粹投入,並沒有把「治安戰」「剿匪」這種斷斷續續的作戰計入。

在當時,收益主要來源,還只是掠奪和戰爭獲利。兩相一抵消,朝廷是虧損的,賺錢的只有軍頭和隨軍商隊,最多再加上蠻族的貴族階層。

不過隨著時間的退役,更新換代的農業技術農業工具,依托在當年還是校尉的程處弼之下,很快就爆出了驚人的能量。

只需要少量的農業人口,就能維持極大規模的農業用地。到程處弼為且末都尉時期,敦煌方面只需要調撥給且末采買軍需的財政,剩下的,不過是程處弼就地采買,然後就能維持軍隊的進攻性,不需要和西州伊州一樣保守維持。

良好的財政,良好的軍隊,孱弱的對手,自然是良性循環。

在當時的「聖人可汗」眼中,這自然是「虎父無犬子」,程三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實在是慰藉聖心。

民部的人從賬面上,也沒看出有什么問題,敦煌宮方面的工作匯報,也是把賬目列的清清楚楚,一份給了民部,一份給了內府。

兵部的調查也沒現程處弼有什么逾制的地方,隨軍的商隊多是關撲贖買,不曾直接和軍隊交易,操持「行榷場」的陰陽人死太監更是皇帝的人,怎么可能出問題。

於是在所有人看來,只要是沒有抵達且末的人看來,這是程處弼武功蓋世兵法無雙,實在是天佑大唐,幸甚幸甚。

唯有受了李績和張公謹照顧的郭孝恪,才琢磨出了味道。

李績讓郭孝恪小心行事,如遇有變就依靠程處弼,現在看來,依靠的不是程處弼,而是程處弼身後那規模龐大的商屯、駝隊、馬幫、鏢局、會社。

這些勢力,才是推動程處弼可以用很小的人力,就完成幾百年前漢朝需要五十萬以上勞力支撐才能完成的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