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358 字 2020-12-24

「順娘勿要多慮,老夫自從回歸長安,自是求活求存。能多活幾年,都是好的。城西這些個商賈,不也常說『好死不如賴活』么?話雖直白粗鄙,卻是對的,道理就是這般。」

大約是覺得有些「苟且」,武士彟自己都笑了,然後又搖頭晃腦道,「如今山東人,也不比老夫強了多少。」

「阿耶,這一回,待出脫了手中物業,我便不留長安。」

武二娘子一臉英氣,此時的她,若非和梁豐縣子有著干系,只怕早就要被逼著婚配。

如今的長安城中,像武氏女這般二十歲還不嫁人的,簡直就是珍稀物種。

雖說武順娘武媚娘也時常前往武漢,但因為家族存續,也不得不「拋頭露面」做著本該是兩個兄弟應該做的事情。

好在因為有梁豐縣子光環加持,加上當年長安令源坤罡留下來的老部下照顧,又有武漢百貨的門路,武氏家業在遷都前後幾年,著實是恢復了不少。

阿奴之所以輕裝上陣前去武漢,也是不需要再去給武氏女幫襯什么。

到如今,武士彟自忖就算沒了那點長安城外的田產家業,也能留個「基業」下來給兒子。

至於女兒,將來能成奧援最好,不能成,也是各自造化,不能苛求什么。

「好,也該去武漢。到武漢,總要太平的多。」

說著,武士彟有些欣慰地說道,「若非老夫連累,你母親同去武漢,太平養老最好不過。只可惜,二娘你自幼聰慧,當知道其中苦處。」

「阿耶放心,我省得。」

言罷,英氣勃的武媚娘又道,「待我到了武漢,再同族人聯絡。皇帝這嚴查『濫伐』的風波過去,願意再做事業,便置辦些物業。若不願意再冒險,我自去尋張小乙,有個鋪面入股也是好的。逢年過節能分些紅利,能度日便好。」

「你有計較,那是最好不過。」

武士彟十分欣慰,武氏還能不倒,到如今也是多虧了兩個女兒能出賣「清白」。雖說江南子不曾真的用武氏女暖榻,可也差不遠多少。橫豎武氏如今,也不過時靠著「賣女兒」度日。

和普寧坊住著大宅子的武士彟不同,當年的不少老哥們,如今能占個三進臨街宅院,那就是日子好過的。

有不少的,就跟劉世龍似的,全靠親朋好友「接濟」,才能勉強應付應付。

劉世龍固然是故意的,但有的,那是真·吃救濟。

比如劉政會一家子,好歹論起來還是河南劉氏,並且義有功,然而並沒有什么卵用。人死如燈滅,長子把渝國公爵位混到手,那也就是混到手,混的還不如當年屈突詮。

好歹屈突詮當年還能帶著慕容諾曷缽這些個鮮卑人一起愉快裝逼不是?

劉政會的三子劉玄育,連混進國子監的本錢都沒有,淪落到和呼延部那幫匈奴人一起跑草原做安北都護府的物流生意,可想而知其中的艱難。

生活質量是比較出來的,原本劉政會還留了不少田產,畢竟好歹也屬於「老兄弟」,混點渭南、咸陽的田地,也沒什么過分的。反正當年李董也沒說這不行不是?

可眼下卻是出了點問題,問題還不小,「禁絕濫伐」這破事兒,一腦袋砸過來,天知道怎么就可大可小來著?

如果說砍樹收稅也就罷了,但砍樹特么算犯法還要「停業整頓」,這算幾個意思?

我特么全家「耕讀」,你讓我「停業整頓」?

然而這還真有理,畢竟屬於王八的屁股——龜腚!

這條「禁絕濫伐」,其中就有一個解釋,那是關於工商業燃料的。用木頭的,得說明來源,當然不用多說,這年頭只要是燒木頭,那必須是濫砍濫伐啊,還能有別的可能?

於是「停業整頓」,這也是合情合理的,得「小懲大誡」嘛。

只是正所謂「歪嘴和尚念經」,皇帝爸爸的政策是好的,就是下面執行的人,它驢日的壞啊……

「世叔,看在兩家交情的份上。拉小侄一把吧——」

劉玄育一把鼻涕一把淚,在武士彟白天感慨萬千完畢之後,吃晚飯時候找上了門,只求看在兩家「交情」的份上,能不能拉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