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當世名臣(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080 字 2020-12-24

房玄齡陡然來了這一出,李董琢磨著,是不是因為廣州甜頭有點大,所以老房准備平衡一下,免得被人噴?

因為「巡狩遼東」的緣故,冉氏根本沒辦法過去亮相。

而且級別到了御前,和「環渤海高公路」比起來,冉氏要是到了地頭就說老板我現了個大銅礦,你看有沒有興趣一起開一下。

可以這么說,冉氏只要敢在遼東開這么一個口,就不用活著回去了。

被自殺可能談不上,馬車突然掉落河中然後淹死,倒是很有希望。

就皇帝的尿性,一聽說有大銅礦,他還管個屁的遼東,說不定就直接又把都城遷回長安,要是銅礦特別大,興許遷到成都都沒問題。

皇帝一走,這遼東的資金、人員、物資安排,找誰鎮壓?總不能找朝鮮道行軍總管牛進達吧?

冉氏只要這么干,就是得罪了整個河北、遼東、朝鮮的官商集團。鬧到那個地步,就不是「來信砍」了,而是「去信砍」。

好在冉氏智商在線,沒有自取滅亡,窩在京城瑟瑟抖的同時,連詛咒一下某個團伙都不敢。

長孫無忌、房玄齡、張德、李道宗、李恪……組團黑金黑裝備,冉氏除了委曲求全之外,別無出路。

西南銅礦金脈之廣泛,足夠讓這幫賤人行險玩「肉體毀滅」,到時候就沒有什么冉氏不冉氏了。

皇後雖然厲害,面對這種鐵了心要學習老板好榜樣的「毛會」,也只能「望毛興嘆」,徒呼奈何。

馬周作為張德的「老部下」,對自己這個「老上司」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化不可能為可能」。他估摸著張德肯定是又有什么好處,然後拿房玄齡出來頂缸,這是張德的做派風格,素來不願意在人前顯貴。

只是猜想是猜想,實際是實際,馬周沒有真憑實據,也不敢「黑」自己的老上級。畢竟,現在他在遼東「主持」工作,重要業務的具體負責人薛大鼎,當年可是滄州的一把手,跟老張那是合作愉快一直愉快。

然而既然老板提了問,作為職業經理人,馬周也不能說我特么知道個屌,只好小心翼翼回道:「黔中毗鄰江西,房公略有感懷,類比嶺南,也是正常。」

李董一聽,覺得這個解釋是靠譜的。做官的,既然權力削弱,那就爭實利。說到底無非名利二字,廣州獲利,黔中得名,的確是相得益彰。

「起詔批復吧。」

「是。」

事情,就這么過去了。皇帝老子還專門讓許敬宗寫了個賦,好好地把房玄齡給誇了一遍,說是全天下的官吏要是都向房喬學習心系百姓,還愁什么不能安居樂業國泰民安呢?

誇人的文章傳到江西,房二郎看完之後,感慨萬千:朝廷還是講道理的啊,陛下還是英明神武的啊。沒錯,我家大人,就是這樣一個心系百姓的當世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