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老爺爺」(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05 字 2020-12-24

眾人一合計,覺得理該如此,和龍昊一商量,覺得張德那里,定然是有精通「蕃語」之輩。

過了兩天,信號機傳回消息,龍昊比照密碼本,後一愣:「還真有啊。」

隨身帶個老爺爺的感覺巨爽。

實際上老張這次支援的人手,還真不是自己培養的,而是人家投降過來的。

這幫精通「蕃語」,熟知「蠻地」的人,正經漢字都未必識得幾個,但的的確確就是有這個能力。

因為這幫人,都是冉氏子弟。

冉氏既然都跪了,還有什么好說的。

再一個,事涉「教化」,「雅礱江銅市」又是東宮治下,理論上來說,只要「教化」得當,朝廷不表揚,太子還會不表揚?肯定會說兩句「喲西」以資鼓勵。

在劍南諸地官僚主要事業還在維持土族情緒穩定的時候,「雅礱江銅市」搞事的本領簡直令人瞠目結舌。

不但順利「屯田」,還把各洞寨都梳理的服服帖帖。別人唐軍「屯田」還得靠自己種地,人龍昊「屯田」那就是掏錢買人過來種地。

一幫被各洞寨排擠的人跑到「雅礱江銅市」治下,立刻就混了一張唐朝身份證。如此一來,倘若有哪家寨子再想打他們的主意,這就是跟朝廷作對,這就是作反。

有了唐朝「綠卡」之後,這幫種地的想要跑去中國腹心是不可能的,暫時只能在地頭上種地。

但「雅礱江銅市」也不含糊,只要肯種,有銅市一口飯吃,就餓不死他們。

而且約定,當產量達線達標,可以將自己「包干區」的田地,租用耕種,每年要承擔的只是上繳「屯田」所需,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凈利潤」。

然而這個達線達標是相當考究的,有水沒水就是天壤之別,有沒有曲轅犁又是另外一回事,有沒有大牲口更是雲泥有別,有沒有陵稻良種同樣是差距極大。

某些被排擠出來的「有識之士」自以為得計,認為漢人早晚「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卻哪里曉得,敢這樣出來坑人的「農官」,哪個不是玩過「大數據」的?

硬要說的話,那就是:你對數學一無所知。

縱然有極個別運氣極好達線達標,但個例除了作為「樣板工程」外,其余的風浪,連個屁都放不出來,甚至可以這么說,「農官」們是樂於見到出現極個別「天命之子」的,這樣對促進「屯田」的勞作積極性,有莫大的好處。

「如今精通『蕃語』之輩也有了,『教化』一事也該做起來。不若效仿沔州夜校,強制『教化』,明年就要讓這些人全部能言語溝通。」

有了「老爺爺」,龍昊頓時給自己明年的事業,先定下了一個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