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質變(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43 字 2020-12-24

這簽單率,換老張非法穿越以前,你特么必須是金牌銷售啊!

老張一度以為是杜二郎帶來的禮物,萬萬沒想到禮物是沒有的,契書倒是多的是,各種吹逼各種扯淡……

分門歸類,大大小小約定的返利居然還不少,但都不算很誇張,沒有開口就是年化利率百分之一千。侮辱別人智商的事情,杜二郎居然還挺克制。老張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該誇他還是罵他。

杜如晦攤上這樣的兒子,死了也未必能瞑目啊。

照這么個節奏,別說瞑目了,搞不好債主能把杜如晦的墳非刨了。

「操之兄,一定要救我啊!要不……要不你先安排一條船,我連夜逃到李景仁他爹那里去。」

你還想去交州?!你去交州怕不是李道興能自殺!可去你的吧!

「我有說不救嗎?」

老張橫了他一樣,杜二郎悻悻然地縮了回去,然後從懷里掏出一只玻璃瓶,裝的還是葡萄酒,又摸出一只水晶杯,倒了淺淺的一杯,還美滋滋地品味起來。

「契書要先分門別類,你等我消息。」

針對不同利率設計不同項目,這特么也是沒誰了。

好在武漢方面最不缺的就是項目,有些主要是資金缺口的大項目,這時候上馬倒是也沒問題。比如信號機,一地一次投入規模極大,但對遠距離通信,在貞觀朝絕對是神兵利器。

要論資金投入,無線電是最省錢的,技術難度也比有線通信低得多。對照現在所用的信號機,單次通信的內容更多,成本也更低,但因為更多的外在考量,老張一直沒有打無線電通信的念頭。

像現在的信號機傳訊,它涉及到的東西太多。一個信號機基站,等於就是一個兵站,也是一個培訓所,更是一個武漢系在野情報基地。

僅僅是人員培訓,就涉及到了更多的科學管理,隊伍建設,整個系統對人員的吸納消化,遠遠過無線電。而後者在貞觀朝,又沒有全面優勢,除了信息量大,多出來的那點時效性,這個時代是可以抹平忽略不計的。

武漢僅僅是通過信號機、信鴿、快馬等通信系統的建設,就已經全面碾壓了這個時代,攫取的利潤從來都是在百分之一百的利潤上,不斷地翻倍再翻倍。僅僅是提前知道程處弼攻下了哪里,敦煌至長安的糧食利潤,若非張德有意讓渡一點出來,否則根本就沒他們什么事情。

但信號機維護和人員培訓、留存,才是整個系統工程中,真正大量消耗資源的。

一個班組的人員培養,到貞觀二十年,差不多已經可以多蓋一套信號機。

陣列式信號機還大量消耗各種材料以及燃料,而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運輸到位的物流成本也不低。再加上要防止貪污挪用,材料燃料的存量,都是要計算好的,運輸次數增加,物流成本也就越高。

想要維護這種「先進」的通訊系統,要么是國家層面來投入,要么就是「托拉斯」「辛迪加」級別的巨型資本。

老張恰好就是這樣的權貴資本家,而這個權貴資本家,又特別喜歡玩魂斗羅,於是就沒辦法了,先弄個通信系統出來。

這是一個很吃資金、人員的系統工程,饒是武漢已經是「富得流油」,老張到現在,也不過是弄了一條通往西域的「線路」。通往西南、嶺南這些地方的「線路」,暫時還只能是多種通信方式並存。

缺人是一個問題,缺錢是一個大問題。

杜荷帶著這么一大筆錢招搖過市,老張要說沒動點心思,那也不能夠,可一開始他琢磨的,杜荷這畜生,混個一兩百萬貫,也就是差不多了。這點錢拿去「湖南」應急,怎么地也能加強「兩湖」關系,湘北的人力資源,也就徹底進入了武漢系統。

可誰能想得到,杜二郎表示我堂堂帝國宰相兒子,小錢我能看得上?沒有一百個億,那必須體現不出宰相門庭的實力!

量變引質變,老張這光景,一瞧這一百多個億,就琢磨著,是不是修幾座基站壓壓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