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51 字 2020-12-24

聲音不大,但聽的真真切切,宇文昭儀遠遠地瞪了一眼李淵。

太上皇頓時吃癟無比,悄眯著把酒杯貼著嘴唇,然後小小地抿了一口。

「連喝酒都管!」

吐槽歸吐槽,可太上皇還是很聽話的。因為宇文昭儀咨詢過了,喝酒要慢,要少,要定量。

這樣才能身體好,才能續命更優化。

「集天下之物而事一人,這天下,強如炎漢……不也亡了。」

武士彟小聲地斟酌著,組織了一下語言看著李淵,「歷朝歷代群雄並起時,敢戰勇士,也不過萬余人,協眾十數萬數十萬,大抵是如此的。倘使再有機遇,便能成事。這麾下人口,橫豎不過二三百萬,便是了得。」

以前的造反奪取天下的成本,大概就是這么多。

群雄並起造反,反的目標很明確,一般就是一個,那就是中央朝廷。但中央朝廷的核心代表,就是皇帝一人而已。

為什么以往地方「藩王」或者「諸侯」,只要治下人口有個幾十萬,手中掌握戰兵有個萬把人,便敢覬覦社稷神器?就因為存在不低的成功率。

武士彟清楚,李淵被點一下,哪里不明白?

他李唐席卷天下的時候,那才多少人馬?可最後解決劉武周,已經可以說集中原之力,當時劉武周固然認了突厥做爸爸,可手頭能機動的兵力,也就三萬來去。至於羅藝更加奇葩,精騎兩三千罷了,可就這精騎兩三千,他就能在幽州表示不服。

對「群雄」來說,造反成本是很低的,對底層蒼頭黔,同樣如此。

漢末黃巾多大規模?哪怕已經到了唐朝,貴種對「黃巾」式的民間組織,還是無比提防,用嚴防死守堅決打擊來形容,不足為奇。

「那當下呢?」

李淵思量了一番,微微點頭,看著武士彟。

「如今倘使有甚變數……便是有人要作反吧!」武士彟想了想,還是說了一個極端情況,「倘使有人要蠱惑蒼頭,怕是大不易。造皇帝的反容易,造『弘文閣』『進奏院』的反難啊。」

聽了武士彟的話,李淵微微一愣,細細思量之後,便覺得大有道理。武士彟這是把造反當攔路搶劫來看,換以前,要是有人造大唐的反,盯著大唐盯著朝廷盯著皇帝即可。但現在要造大唐的反,那就是要造天下幾百個「反王」的反。

「反王」自己就不是好東西,怎么可能輕松地讓人起來造反?

「以往鄉野豪強,弓馬嫻熟便能成個事,再裹挾點鄉民,占山為王也不甚難的。往後哪里有那般簡單?便說這兵器,以往是『揭竿而起』,如今讓你『揭竿』好了,怕不是蒼頭黔砍個竹木的光景,工坊里已經造了十倍於『竿』的馬槍馬槊……」

接著武士彟又道,「只看這里,陛下也應該知曉,將來造反,倘使真個盡數蒼頭黔,依舊不能成事。」

「那……工匠之流也跟著造反呢?」

「陛下,那也得先反別人,當皇帝的想要被反,還得往後排個隊……」

武士彟說的有趣,還很意味深長,這讓李淵連連點頭。

「說的有理……既得其權,必擔其責。」

略微想通的李淵,很是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