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57 字 2020-12-24

後來江漢觀察使府又流露出來一碗田雞粥,田雞也就跟著大火。當年一百多萬人口,野外的田雞哪里經得住這般糟蹋。乃至一度入夏之後,連聽取蛙聲一片都做不到。

別說田雞了,連水雞都摸了個干凈。最後搞得大量南昌田雞出口到武漢,而武漢反過來出口瓦罐田雞粥,一來二去,江西諸地的田雞大概都是內心罵娘。

張德初到沔州的時候,本地田雞最大能超過一斤。

從前年開始,野外能有半斤重的貨色,就是上上極。

眼見著田雞市場一片藍海,龍日天的堂兄就尋思著:為什么我不養一點田雞呢既能田間吃蟲,還能賣它賺錢。

連續試了幾年,龍日天的堂兄為了田雞,還養蛆養蚯蚓,手中掌握的連片稻田,從畝產五百斤田雞,逐漸增加到現在的兩千多斤。

更神奇的是,大部分田雞死亡,主要是因為有水蛇流竄作案。而為了對付水蛇,龍日天的堂兄日了幾只刺蝟和黃鼠狼,順利培育出原本對付水蛇就很有門道的新一代刺蝟和黃鼠狼

到貞觀二十二年的時候,不管是運氣也好還是實力也罷,揚子江兩岸沿江大中城市的田雞市場,他占據了最大份額,基本上每一罐的田雞粥中,都有他養的田雞在里面泡著。

只是這個吃貨市場雖然大,養殖業的風險還是放在那里,張德手頭的資源,不可能對它進行傾斜。說到底,還是養殖業風險不但大,對土地侵占也不小,還無法推而廣之。

講白了,興許武漢的環境適合養殖田雞,但可能同樣的方法,放在蘇州就是全面嗝屁。

這和造船煉鋼是兩回事。

更何況,他玩小霸王學習機的時候,最多就是喝個汽水,誰喝田雞粥的

不過老張大概沒想到,龍日天的堂兄,大概是叫龍日雞,就是跟田雞干上了。

只聽幕僚道:使君,這個龍四郎的意思,就是給個牌子,剩下的事情,他自己去跑。資金也好,技術也罷,乃至田畝,都是行會自行料理。

如此的話,倒是無妨。一個小小行會,也不會影響大局。

幫忙立法為田雞做點啥,老張是一點心思都沒有的。興許田雞快被吃光的時候,給立了田雞保護法。

如今此類小行會甚多,但能成事的極少,使君,下走愚見,若是龍四郎此事能成,倒是能樹個典型。

養殖技術也是技術,涉及到的東西多了去了。僅僅是管理上,就得弄個幾套書出來。至於育種培養消毒配種門類繁復,不比造一條船簡單。

只是重要性太矬,老張一直都是本著有棗沒棗打兩桿的心態在做,只要能保證大型牲口有產出就行了,剩下的,死了不可惜,賺了最好。

不過幕僚的話,倒是提醒了張德,技術上的事情,光靠府內大力推動,還是欠缺了點。要是各行各業自發性地研究更多,甭管死多少行業,存活一個就是大賺。

言之有理。

張德微微點頭,然後道,這樣,此事你跟進一下,進奏院那里,可以提一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