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比爛(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061 字 2022-07-22

兩百萬人口,需要增加大量配套的基礎設施,除了武漢體制所必然配備的教育設置之外,諸如道路、消防、治安等等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的招聘、培訓、上崗,就是相當消耗精力的事情。

以消防為例,盡管屬於臨江城市,但武漢不論江南江北,都是大量的木制建築或者磚木混合建築。一旦爆發火災,擴散起來的范圍就不是一戶兩戶一家兩家,而是一個片區一個片區地遭難。

針對這種情況,不論江夏還是漢陽,亦或是新置的咸寧市,在劃分居住區、工業區的時候,都是呈現一種條塊分明的狀態。每個街區的節點上,都會有消防作用的水塔,城市的排水系統,也要考慮排水渠要承擔防火溝的功能。

這種看似歷朝歷代一脈相承的城市布局,其實內在區別極大,安防人員需要的素質,絕非是傳統的「賤籍力夫」。

當滅火也需要相當專業的技能時候,等於一個全新的職業,就這樣誕生了。

類似消防這種情況的,自然還有相對親近的「警察」,概念上的「片兒警」,以半官方半民間的形式,出現在貞觀朝的武漢。

「片兒警」的來源多樣,可能是某個工業區的頭面人物,也可能是地方「鄉賢」的親眷子侄,總之,他們需要在官方有「印象」,在民間有「威望」。作為武漢官府和百姓之間的緩沖帶而存在著,當事情無法調和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成為武漢的「糧官」,武漢官方就會學習孟德公,借他「人頭」一用,來安撫軍心。

當然不會真的剁了人頭,但各種猛如虎的操作,還能能夠唬住大量不明真相群眾的。

至於事後偷偷地給個補貼,讓他們換個崗位再就業,也算是基本操作。

武漢各種原因各種條件催生出來的各種職業,只能在武漢的體系中發揮最大的能量。假如整個天下都是武漢的體系,自然是不必擔心這樣那樣的風險。

但因為大唐朝廷的客觀存在,武漢是以「異類」的形式示眾,這也使得各種新生職業的從業人員,盡可能低保證武漢的存在。

因為只有武漢存在著,他們自己的存在,才有價值,才有意義。

洛陽外朝的官僚們,如今多有「言必稱武漢」,多以武漢上下辦事的效率如何如何來說話,但卻忘了,武漢上下的效率之所以「高」,正是因為他們本身在洛陽的存在,才逼得武漢不得不「高」。

吃卡拿要、坑蒙拐騙、敲詐勒索……武漢官場並不比洛陽官場好到哪里去,只是相較洛陽那種爛到令人發指比起來,武漢只是爛的稍微和藹可親一些。

於是乎,在經過一系列的比爛之後,武漢因為爛的不夠徹底,自然而然地「脫穎而出」。

又當長孫皇後准備起用女官時,朝野上下本該反對聲陣陣,結果因為武漢官場的客觀存在,這就使得互相抬杠居然變成了一起胡吹。

真正鐵了心要反對這個政策的,只有在某些領域跟武漢勢不兩立的國子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