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房產商人威廉(2 / 2)

我的美利堅 青山鐵杉 1571 字 2020-12-24

謝菲爾德毫不猶豫的指責南方各州尤其是新奧爾良的木板房,這並不是因為他出於,加勒比海多颶風,可能會給新奧爾良帶來災害。家里都搬到阿靈頓了,這里的災害不過是毛毛雨,只是他要榨干這里的最後一點價值。

轉型房地產的路其實並不好走,范德比爾特家族就是這條路的代表,紐約有幾十座大廈,和無數的房產屬於范德比爾特家族,還在不斷衰退當中。

不過他有一個范德比爾特家族的優勢,那就是新奧爾良當年是南方種植園主的大本營,這里面除了城區的每一個土地,他們屬於誰,謝菲爾德一清二楚。這些庄園的主人都是和聯合公司穿一條褲子的人。

只要謝菲爾德打一聲招呼,就能切斷新奧爾良任何方向的通道。將新奧爾良固定在一個范圍之內,在這個范圍之內,新奧爾良就無法擴張,因為這些私人土地的主人不允許。

這些城市邊緣的土地,都在謝菲爾德和他的朋友們手中,新奧爾良的格局已經定下來了。這種被私人土地包圍,而且所有私人土地都在一幫人手里的環境,類似於香港。

他可以在這個限定范圍之內建設公寓,並且把公寓的價格訂到普通人需要累死累活的程度,而且不擔心房價會掉下來,因為周邊的所有的土地都在他和他的聯盟者手里。他們這群人就是一寸土地不賣,留著土地不開,而且還有足夠的力量托著房價。除非新奧爾良的居民搬遷到別的州,不然就是沒用的。

「新奧爾良周圍的土地都是我們的,只要我們捂得住,這個房價我們說的就算。你們明白這個意思么?這就是一個巨大的監獄,我們都是獄警,里面的都是犯人。而且我手下有鋼鐵公司、有水泥公司,可以盡量壓縮成本。」

「那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普及一下木板房的危害!」麥克海爾贊嘆的道,「多么形象的比喻,新奧爾良的城區就這么大,但是人口會越來越多的,這里有事南方第一大港口。肯定不會造成人口流失的。」

「木板房本來就有巨大的危害!」謝菲爾德微微昂頭道,「南方的公民應該住更好的房子,按照紐約的建築標准蓋。」

美國大部分的區域地廣人稀,只有少數城市市的部分集中地區高樓林立。大部分的中低層建築都使用的是木質結構,而普通民眾的住宅幾乎沒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後世木板房泛濫,還有房產稅的因素,木板房價值不高,交的稅自然就低。

不過新奧爾良完全可以摒棄木板房,怎么說都是南方的中心,密西西比河的河口。只要謝菲爾德把這個城市封住,鋼筋水泥房就是順理成章的。

「就是不知道,人家原來的住戶是不是同意?」蓋爾想了一下道,「封住周圍的土地,只在原城區進行建設,會不會造成成本巨大,人家不願意怎么辦?」

「你們養了這么多的武裝?給配備的武器都是燒火棍?只要是一個正常人,總的有點重視的東西,要么是工作、要么是伴侶、要么是孩子、要么是父母。如果不是正常人是個精神病,那太好了,崩了他誰會在乎?」

謝菲爾德表示這也算個問題?工作問題就給他一份穩定的工作,伴侶問題就拿他老婆下下手,孩子問題好解決,蓋學校。父母問題不過是擴大的孩子問題。

要是在新奧爾良都不敢強拆,簡直侮辱了他們這些人父輩的艱苦奮斗。打內戰的勇氣都哪去了?「而且我有一條先進的經驗,誰都沒有用過,我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哦?」兩人聞言都十分感興趣,他們知道謝菲爾德的新點子往往有巨大的收獲。

隨著謝菲爾德慢慢的敘述,兩個人的眼睛越來越亮,竟然還可以這么算賬?非常驚喜的道,「竟然還能這么計算?公攤面積?真有你的!」

「那當然了,這可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計算方式!」謝菲爾德老神在在道,「第一次出現的東西,是沒有任何力量可以約束的,只要我們咬死了這樣做的道理,就是高到聯邦法院我們也是有理的,就算是最後敗訴,也是好幾年之後的事情了,我們早就把錢賺回來了。」</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