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遷徙令(1 / 2)

我的美利堅 青山鐵杉 1574 字 2020-12-24

恩維爾帕夏沒有說話,良久之後突然開口道,「你是一個商人這樣對你肯定有好處。你是想要用一個可以依靠的力量來統治這一片領地,所以想要借用基督徒。」

「是的!」出於恩維爾帕夏的預料,在這一番來者不善的質問之後,謝菲爾德沒有否認,而是理直氣壯的承認了這個猜測,「周邊可都是阿拉伯人,我不用一點和他們沒有關系的力量,誰會承認這片領地是屬於我的呢?」

本來就是這個目的,奴隸主覺得沒有什么好否認的,波斯灣西邊是阿拉伯人,東邊是波斯人,其實這只是一個大概的范圍,實際上附近的民族構成比這要復雜得多。

這就別怪謝菲爾德把注意放在中東的基督徒身上,這里的基督徒人口也足夠。至少在二戰以前,在***世界生活的基督徒遠多於在基督教世界的***。在中東主要國家均有基督徒,在黎巴嫩基督徒更是主要政治力量。因為***把基督徒看作「有經人」,地位比無神論,多神論高,除了交稅多和一般***沒區別,因此一開始阿拉伯人沒啥興趣讓基督徒改宗,比中世紀基督徒對***的趕盡殺絕要文明得多。

只不過這些基督教多屬於基督教東方教派,不受到以天主教和新教為主的西方世界重視。中世紀時東方教派蹲在中東還有宗教自由,跑到歐洲去被強制改宗可是屢見不鮮。

恩維爾帕夏作為現在奧斯曼帝國的掌權者之一,政治素養決定了他不可能,看不出來奴隸主打亞美尼亞人的深層含義,同樣奴隸主也沒有隱瞞自己的意圖。

「我可以打贏這件事!」深思熟慮之後,恩維爾帕夏開口道,「雖然我也並不是十分願意,但總歸是要想想辦法。」

恩維爾帕夏算是實話實說,自從巴爾干戰爭打起來之後,作為一個封建大帝國,奧斯曼帝國已經不能在不正視國內的民族問題了。類似之前的政策調節,已經無法抵抗歐洲國家支持下的民族主義,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基督徒已經有了眾矢之的的感覺。

正是這種思潮,督促奧斯曼帝國在一戰時期對亞美尼亞人痛下殺手,防止亞美尼亞居住的土地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

這件事怎么說呢,出於西方世界的理論,當然是民族國家非常穩固。但是要是按照東方的傳統來說,說句殺得好也不能說是錯誤。每個國家的政治家,都要為自己的國家負責。後來土耳其共和國在引起全世界反對的情況下,強行不承認國內的庫爾德人,而是把庫爾德人稱呼為山地土耳其人,也是為了土耳其共和國的完整性。

基督徒占據中東總人口的多少,根據很多數據的大概了解,基督徒在中東和***的人口比例,在二十世紀早期,大概是一比五的比例。也就是整個中東有五分之一的人是基督徒。

哪怕就是一百年後白左橫行的歐洲,***在歐洲的人口也絕對沒有五分之一的比例。

恩維爾帕夏已經感覺到,謝菲爾德其實算是不懷好意,但奧斯曼帝國有著自己的苦衷。如果僅僅以農業時代的封建帝國來說,奧斯曼帝國是不會碰見這種問題的。

而現在碰見歐洲的民族主義開始酵,很多之前的辦法就行不通了。關鍵原因還是在於,突厥人在奧斯曼帝國並不是主體民族,廣大的帝國版圖之內,人口最多的是阿拉伯人。農業時代大家還可以以都是***團結,可現在已經不行了。

民族主義到了奧斯曼帝國之後,不僅僅是影響到國內的基督徒,就連一個信仰的阿拉伯人,也開始和突厥人貌合神離。

而且阿拉伯人一旦不穩,危害要被現在國內的基督徒要大得多。謝菲爾德可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亞美尼亞人,而恩維爾帕夏則考慮到了其他方面,希望人口占少數的亞美尼亞人,能夠對中東人口多數的阿拉伯人形成制衡。

因為這個原因,恩維爾帕夏還是表示對謝菲爾德的建議進行考慮。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相信威廉帕夏,你不要做對奧斯曼帝國不利的事情。」恩維爾帕夏仔細權衡了之後,還給與了支持。

「沒准這就是對奧斯曼帝國一個的正確決定呢?」謝菲爾德呵呵一笑道,「我統治這片土地,可以遏制阿拉伯人的蠢蠢欲動,也可以部分擔負起來抵御英國人的滲透。在困難的環境當中,還可以選擇不利的環境,和相對有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