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遷徙令(2 / 2)

我的美利堅 青山鐵杉 1574 字 2020-12-24

英國人在中東滲透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同樣阿拉伯人作為主要人口是不是和突厥人一條心?更不要提還有伊朗,要知道伊朗人和突厥人,可是為了爭奪伊拉克幾次大打出手的。

伊拉克的主要人口為什葉派,就是伊朗和突厥爭奪伊拉克的產物。總而言之中東的事情絕不是三言兩語能夠概括的,非常非常的復雜。

像是這種地方,要不是老天爺賞飯吃有著龐大的石油資源,誰願意過來拼命?

最重要的是,謝菲爾德非常會辦事,哪怕這件事對奧斯曼帝國也是有利的,他也照樣付錢,關系是關系,有利是有利,但錢也是要給到位的。

忽然之間,奴隸主身上的國際主義光環,在恩維爾帕夏眼中就閃閃亮了。

有了一百萬美元,威廉帕夏身上的道德光環,閃耀整個君士坦丁堡。在奧斯曼帝國處在艱難的時刻,謝菲爾德總是在適當的時候出現,幫助這個偉大的帝國。

剛開始恩維爾帕夏還只是願意站在國家的角度上幫忙,現在已經有了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意思,而且他絕對能夠做到這一點。現在的奧斯曼帝國是處在親德派的控制之下。而且通過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算是小小的挽回了一絲顏面,這當然也歸功於剛剛政變成功的親德派。

處在恩維爾帕夏的角度上,雖然他是一個親德派,但主要也是為了奧斯曼帝國的自救,處在奧斯曼帝國的角度上考慮,它是很難相信任何一個強國的。

畢竟所有列強都有前科,五年前德國支持奧匈吞並了法律上仍是奧斯曼領土的波斯尼亞;三年前列強中最弱的意大利也能從奧斯曼身上撕下一塊肉;而僅僅之前,巴爾干戰爭中在帝俄的支持下巴爾干諸國幾乎奪去奧斯曼的全部歐洲領土,而英國的調停方式居然是讓奧斯曼認栽並把君士坦丁堡國際化。

所以在世界大戰之前,奧斯曼帝國的處境處在一個非常可憐的位置上,這個之前橫掃歐亞非的強大帝國,想要兩個陣營的強國保障自己的生存,這些列強卻都不願意做出口頭保證,也不能說一個國家都沒有,承諾奧斯曼帝國可以獨立的國家,叫俄羅斯帝國!

如果十幾次俄土戰爭之後,奧斯曼帝國還能相信俄羅斯帝國的話,奧斯曼帝國也是真的天真到了極點。唯一願意給與安全保證的國家是世仇,至於其他國家幾乎都和海軍大臣丘吉爾一樣,認為奧斯曼帝國的作用,就是兩艘戰列艦。

和這些歐洲國家相比,當今的世界富揮舞著鈔票,表示原因幫助君士坦丁堡制衡亞洲領土上的分離勢力,看起來就無比的良心。

恩維爾帕夏走了,帶著奴隸主的深切願望返回君士坦丁堡。

「老板,這個人可靠么?」布朗在和謝菲爾德將恩維爾帕夏送走之後問道。

「你覺得我可靠還是俄羅斯帝國更加可靠一點?」謝菲爾德對著自己的部下問,「我們家可以說是為了奧斯曼帝國服務了幾十年了。說實話對合眾國都沒有這么忠心過,雖然是為了勞動力的貿易問題,可幾十年的合作下來,總應該有一些信任了吧。我甚至還組建了雇佣軍團幫助奧斯曼帝國抵御意大利人的進攻,這么長時間加上這么大的力度,還不足以得到奧斯曼帝國的信任么?」

布朗問的是恩維爾帕夏是不是可靠,謝菲爾德則是反問自己是不是比俄羅斯帝國可靠,尤其是對奧斯曼帝國來說。

現在君士坦丁堡做出這樣的決策是非常正常,巴爾干戰爭才剛剛結束,遷徙一個不算可靠的民族是有民意的。只要恩維爾帕夏願意幫忙,這就不是一個問題。

謝菲爾德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希臘雖然獨立了,但現在奧斯曼帝國的國土上,還是有不少希臘人存在的,在幾天後君士坦丁堡拿出來了決策之後,不僅僅包括亞美尼亞人,還包括了現在留在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希臘人。

氣氛又變得緊張起來,似乎第三次巴爾干戰就要爆了,希臘和奧斯曼帝國進行唇槍舌戰,同時奧斯曼帝國暗地里加快了遷徙度。當地士兵將亞美尼亞人和希臘人從家中拖出來,宣布將這些人流放中東。</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