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閱兵 (二更)(1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305 字 2022-07-1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亂清最新章節!

說自己不會打仗,並不是虛言,而是他反復考慮後得出的結論。

倒不是沒打過仗——在八里橋跟洋兵打過,在熱河跟馬匪打過,在密雲跟粘桿侍衛打過。但這些交手,情形不同,不能算作會打仗的證據。

八里橋的時候,自己還只是一名外委翎長,一聲沖鋒,硬著頭皮舍命向前狂奔就是了,能打破法軍的炮陣,依賴的是後世軍事史家的分析。跟馬匪之間,算是一場小規模的遭遇戰,自己見機得快,所做的也不過是喊一聲「放箭」,剩下的事便交給了丁世傑和兵士們來完成。至於密雲一夜,本質上是宮廷政變,只是禁軍之間的一次交手。

而這次對上太平軍,則是當面鑼對面鼓,不僅是一場仗,而且是一場真正的戰役。上一次太平軍打上海,來的只是一支偏師,人數不足萬人,就幾乎拔城。這一次有備而來,人數必將數倍於此,自己該怎樣指揮,才能打贏「許勝不許敗」的這場仗呢?

人不能真的生而知之,關卓凡一向憑恃的,是自己的歷史知識。可是這一次,除了知道正月里會開打之外,對於太平軍會來多少人馬,分作幾路,都會打哪里,他的記憶模糊得很。那么該如何指揮,如何進退,如何保持各部隊之間的聯絡,就更是茫然。

茫然之下,不能不深自戒懼,每天閑下來,要么就是拿著地圖,苦心鑽研,要么就是就拉著丁世傑、華爾和李恆嵩,做軍事上的探討。這樣日夜用功之下,整體的作戰方略,才漸漸在腦子里成形了。而且除了軍事上的部署之外,還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只是這個決定,必然不會被朝廷接受,只能悄悄的進行。

至於諭旨里對洋槍隊的那一層意思,因為寫得很微妙,華爾雖然聽了,但多半理解不了,因此關卓凡琢磨著,是不是該向華爾做一個解釋。然而很快他就發現,自己多慮了,華爾不但聽懂了,而且立即所表示——洋槍隊的官兵,在軍服的左袖上,另加了一道袖箍,分成紅色、綠色、藍色、黑色四種,用來表示不同的級別。這個應急的辦法,很巧妙,而更關鍵的是,每個袖箍上,都還寫著一個大大的「軒」字。

關卓凡的「軒軍」,終於成軍了!

這支軍隊,高薪厚餉,由上海海關的關銀和上海士紳的捐款養起,計有馬隊一營六百六十人,步勇兩營一千一百人,洋槍隊一營七百二十人,四營所用的長夫約八百人,全軍一共是三千三百之數。

既然成軍,照例就要安排一次檢閱,一來是堅定人心,讓大家相信上海可守;二來是要給上海的官紳百姓一個交待,讓他們知道,錢沒有白花;三來也要為軍中的官兵鼓一鼓士氣,親身感受一下軍人的責任與光榮。

受閱的日子,定在臘月的月半這一天,地點是在西城的城牆之外。在城牆上觀禮的嘉賓,除了上海的官員士紳之外,還有各國的領事和夫人,租界工部局的董事,守衛租界的英美法三國海軍陸戰隊的軍官,以及泊在吳淞口的外國炮艦的艦長。而上海的老百姓,聽說是軒軍受閱,自然更是人人都要來看,以至於城牆上下,觀者如堵,比過節還要熱鬧。

江蘇巡撫薛煥,特地從駐節的南通趕來主持這場檢閱。時辰一到,薛煥下令開始,城上紅旗一揮,受閱的軒軍便依次起步,按照洋教習所指示的操典,分營列隊進場。每營的前後左右,都各有一名特選的旗手,將軒軍的戰旗擎起,旗子上一個斗大的「軒」字,迎風招展。部隊行過作為正台的儀風門時,一聲號令,千軍吶喊,滾雷般的聲浪,響徹全城。觀禮的人們,不論中外,心中都生出了同一個感觸:論軍容之整,士氣之盛,這樣的官軍,從未見過!

整個檢閱,軒軍一共得了四次大彩,就跟戲台上演得出色,觀眾給的叫好一樣。

第一次,是打頭的馬隊。這一營是軒軍的發源,受閱更是得心應手的事,馬匹控馭自如,步點齊整,遠遠望去,彷如機械,於是這一聲大彩,分外響亮。

後面的兩營步勇,雖是新兵,但走得也算齊整,而且初次受閱,人人心中激動,精神自是格外抖擻昂揚。另有一樁雄壯之處,是每營的六門大炮,都褪去炮衣,隨隊而行,翻增威勢。於是為了這份精神和這六門炮,觀眾也是彩聲不斷。

等到洋槍隊走過來,不論中外士兵,都一水咖啡色的獵裝,腰扎皮帶,袖標鮮明,人群便轟動了。在上海的百姓來講,這是破天荒地「檢閱」洋人,興奮驚奇自不待說,在城上觀禮的洋人來講,這算是「子弟兵」,因此一時歡呼聲、叫好聲、口哨聲響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