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錢在哪里(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605 字 2022-07-12

早為之計,沒有什么不好,然則計將安出?關卓凡從道署告辭出來,悶悶不樂地回到縣衙,左思右想,也沒盤算出什么辦法,只得派人將劉郇膏從七寶找了來,將這一個難題,如實告訴了他。

「劉先生,實在不行的話,咱們可以把既定的編制,縮小一點。」

「那倒不必,」劉郇膏沉吟片刻,說道,「我既然替軒帥總理營務,這一點事情,當然要替軒帥拿辦法出來。」

「有辦法?」關卓凡眼睛一亮,「那好極了,不知還有哪里可以來錢?」

「開厘捐!」

*

上海一地,富庶繁華,不僅商業發達,而且作為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也是一個貨物的集散地,雖然東南戰火連綿,但無論是交戰的雙方還是百姓,對交易上的需求卻不曾或減。但需求是一回事,貨物能不能運得進去,或者運得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現在上海的百里之內,都是軒軍打下來的,有了這樣一個平安的環境,行商走販才又可以活動。不論他們從何方來,到何方去,交上一點點厘稅,也是應該的。」劉郇膏替關卓凡籌劃道,「這一塊如果做得好,每月總有五萬到十萬的進項,又何愁洋槍隊的兵費?」

「好是好,只是……」能有這么多收入,說不動心是假的,但關卓凡也有些猶豫,「厘捐病商,不知會不會有物議?」

他知道,所謂厘捐、厘稅,說白了,無非是一種變相的保護費,在交通要道之上,設立關卡,由稅吏駐守,向來往的商人按貨價抽取一定比例的銀錢。這個辦法,古已有之,但是對行商之人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特別是如果弄成關卡林立,那就會讓商人和商隊寸步難行,因為賺到的錢,還不夠繳納稅金。

「軒帥說的不錯,厘捐誠然是一條惡例。」劉郇膏點頭道,「然而事情也要分開來想,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情形不同。現在上海雖然打贏了,蘇杭兩城,卻依然在李秀成的手里,難保不會復來。而且軒帥擴軍,為的亦是打長毛,這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事。提到外間的物議,其實一句話就說明白了,如果仗打不贏,根本連生意都沒得做,就算想交厘捐,又到哪里交去?那些商人,雖然錙銖必較,但這個道理還是會明白的。」

「道理是對,我擔心念經的和尚,把這本經給念歪了。」

關卓凡所擔心的,是收稅的人。他記起在京里的時候,兩位嫂子說起總稅務司赫德,給出的評價是「收稅的都是壞人」,見得稅吏的可惡,天下聞名。現在若是在上海開厘捐,不要弄成自己每收一兩,稅吏私下里倒收去了十兩。

「當然要有極嚴的規程!」劉郇膏說道,「不然象當初和珅替乾隆爺辦稅差,一個崇文門,和珅倒吃得比內務府還多,那就鬧笑話了。」

劉郇膏拿出來的辦法,一共五條,都是實實在在的。

一是不重復收稅,不管在哪個卡子交過稅,給予稅單,後面的關卡驗單放行。

二是分等抽稅,貨值在六十兩之下的,免稅放行,可以不擾小民的生計。而在之上的,則看貨色:煙稅最重,值百抽五;葯材、糧食等,值百抽二;其他的,值百抽一。

三是以嚴刑厲法約束稅吏,不論是受賄輕縱,低估貨值,還是有意刁難,敲詐勒索,一旦查了出來,可以行軍法殺人。過卡的商人如果有所委屈,准予到七寶的軒軍糧台申訴。

四是將稅吏的工銀提高,並在每卡所收的稅金之中,照比例提出一點,作為對他們的獎勵,取一個「優薪養廉」的意思。

五是一應軍需物品,非有軒軍糧台的路引,不許出境,以免為長毛所乘,變作資敵。

關卓凡欣賞地看著劉郇膏,一時沒有說話——按這這五條辦法去做,沒有辦不好的,這個劉郇膏,確實是一位大大的能員。

「而且,還有一句話,只能放在這里說。」劉郇膏以為他還在猶豫,放低了聲音說道,「軒帥,厘捐是勢在必行的事,就算我們軒軍不做,等下個月淮軍到了上海,李少荃可不會跟你客氣。」

*(未完待續。。)</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