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李鴻章 的不安(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363 字 2022-07-12

於是,「裹足自此馳」。

此後,女子纏足的事兒,朝廷基本不管漢人了,只是盯著旗下女子,這一次,也是如此。

但是,這一次,似乎有些不尋常的地方。

上諭的口吻,極其嚴厲,具體的處置,則更甚了:在旗女子有纏足者,指定日期「放足」,過期不行,一,父兄有官職者一律免官;二,不論官民,舉家出旗;同治五年後出生之在旗女子,若不遵禁令,偷偷纏足,一經發現,一例辦理,即:父兄有職者免官;不論官民,舉家出旗。

殺氣騰騰,較之康熙三年的故例,猶有過之。

康熙三年的法例,沒有要求「放足」,沒有不由分說的「免官」,更沒有威脅「舉家出旗」。

當然,康熙三年的法例,是「旗漢一體,不分畛域」,這一次,僅僅是針對旗人的。

按理說,李鴻章身為漢員,對這道上諭,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可是,他是極敏銳的人,總覺得,朝廷這一次的處置,狠辣得有點出格,呃,這里邊,有沒有……「殺雞駭猴」、「敲山震虎」的意思?

就是說,接下來,有沒有可能,由旗而漢,像順治二年、康熙三年那樣,再次「不分畛域」,禁止纏足?

如是,自己又該秉持一個什么樣的立場?

預則立,不預則廢,最好還是通前徹後的想清楚,預為之計。

本來,遇到拿不准的事情,就該召集幕僚,研議一番。但李鴻章一想到碼頭上鬧的那個笑話,就不禁有幾分心障:講到「纏足」這個話題,誰知道那班幕僚,對著自己,會不會面皮緊綳、肚里暗笑?

猶豫了半天,還是決定:放一放再說。

叫他心緒不寧的第二件事,是關於竹木稅的。

彼時的中國,近代化發端伊始,鋼鐵工業尚在襁褓之中,建築宮苑房屋,制造舟車器具,最主要的原材料,依然是木材和竹材。江南和直隸,人口最多,經濟最為發達,木材、竹材需求最大,但林木稀少,所需竹木,必須求諸雲、貴、川、湘的深山老林。

長江中下游地區為木材、竹材之消費地,長江中上游地區為木材、竹材之出產地,於是,自然而然,長江水道,便成為中國木材、竹材之輸送大通道。

漢口居長江之中央,九省通衢,為長江上第一個大碼頭,這條竹木大通道的總樞紐,理所當然地落戶漢口。

采自西南深山中的木材、竹材,扎成木排、竹排,沿澧水、沅水、資水、湘水,由上游而下游,皆歸入洞庭湖,然後,經岳陽入長江,最後,在漢**易。

漢口的木材、竹材交易量,極其巨大,但朝廷的管理,卻全不上路,既不得法,又毫無力度,接近放任自流的程度。「竹木稅」一項,稅收額最高的乾隆朝,也不過一年五、六萬兩白銀的樣子。

李鴻章認為,漢口的竹木稅,若「切實整頓」,其實是一年上百萬兩白銀的大進項。他雄心勃勃,做了詳盡的調研,擬了周密的計劃,然後上奏,請在漢口設「竹木新關」,抽厘收稅。

奏折上,名為「切實整頓」,其實,完完全全是「開創局面」了。

本來,李鴻章認為,自己的這個條陳,為朝廷新開一大財源,是件大大的好事,且和朝廷當家人做事情的思路,也是一脈相承的,因此必蒙允准。

可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朝廷的回復是:「茲事體大,俟異日該督進京陛見,面陳詳細。」

「俟異日該督進京陛見」——呃,「進京陛見」這回事,可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誰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成行?所以,這個回復,對自己奏請的事項,等於是婉拒了,至少也是「暫緩辦理」,不過是給自己留了面子,不明說罷了。

李鴻章心中大為不安:難道自己的簾眷已衰?還是什么地方,不小心忤了當國者的意,自己都懵然不知?

*(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ps:小預告:小小爆發下,明、後兩天,即6月23日、6月24日,兩更。

另,向各位書友求一張票票,獅子拜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