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成敗利鈍,非所逆睹(1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798 字 2022-11-11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亂清最新章節!

關於中法戰爭,學術界長期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如,「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法國在戰場上沒有拿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拿到了」,「中國丟掉了越南」,甚至,「喪權辱國」,雲雲。

厚誣前人,胡說八道。

戰爭的勝敗,最關鍵的評判標准是:對戰雙方,誰達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

法國的戰略目標,一共三個,按重要性排序如下:第一,從越南進入中國,打開中國的西南門戶;第二,向中國勒索巨額戰爭賠款,實現「戰爭紅利」;第三,鞏固對越南的統治,迫使中國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

「鞏固對越南的統治,迫使中國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之所以放在最後,並非這一點不重要,而是彼時——中法戰爭爆發之前,法國已經基本占領了越南全境,中國只在越北近中越邊境地區,保有少量軍事存在,越南政府已經徹底淪為法國的傀儡,中國已經不能對越南政府施加任何直接的影響力了。

就是說,中法戰爭爆發之前,中國已經事實上失去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因此,中國對法作戰的戰略目標,其實只有一個:保證西南邊陲的安全,打消法國人進一步的覬覦之心;同時,不受勒索。

彼時中國君臣,雖然嘴上還嚷嚷著,「越南世修職貢」,「朝廷軫念藩服」,要秉持「以大字小之意」,「保護該國」,其實,誰都清楚——包括調門最高的清流:第一,越南已經落到法國人肚子里去了,逼他吐出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中國根本沒有這個力量;第二,也根本沒有這個必要。

彼時,中國已經意識到了,咱們的「藩服」,和人家的「殖民地」,根本是兩碼事。咱們在「藩服」那兒,沒有任何經濟利益可言,以目下之國情、國力和國際形勢,不可以再像之前那樣,對「藩服」不計回報的投入了。

「藩服」不是「殖民地」,更不是「領土」,「藩服」對中國,只有「屏藩」——國防的作用,即所謂「戰略緩沖區」。拿越南來說,其最大的作用,不過是保證西南邊陲的安全,如果西南邊陲無恙,越南,就隨他去吧,反正,那也是一群白眼兒狼,「昧於趨向,首鼠兩端」,養不熟的。

所以,中國打這場仗,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越南,「丟掉了越南」神馬的,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

戰爭結束,法國不能越越南而北向一步;戰爭賠款,更是一兩銀子也沒落著;甚至,中國雖然默認了法國對越南的宗主權,但是,《中法新約》中,沒有任何明確的中國放棄對越南宗主權的字眼。

那么,這場戰爭,誰輸、誰贏?

在軍事上,關於中法戰爭,我們記住的,更多的是馬尾海戰的全軍覆沒,但是,馬尾海戰僅僅是中法戰爭諸多戰役的其中之一,而且,即便拿這場戰役來說,法國也沒有達成攻取福州的戰役目標。

就中法戰爭整體而言,中國實實在在,既不輸陣,也不輸人。

這場戰爭,法國投入兵力近兩萬人,中國大約在三至四萬人之間,力量對比,並不如何懸殊。

還有,戰爭雖然遠離法國本土,但中國並沒有明顯的「地利」。一來,法國在越南經營已久,並非事事都要求諸國內;二來,中國國土廣大,戰場在西南邊陲,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軍需補給、後勤保障,其實非常艱苦。

中國的參戰部隊,有的表現出色,有的表現糟糕,但除了戰爭早期的越北戰事,整體上來說,不同的參戰部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打輸了,再打!

就算一敗再敗,也要一戰再戰!

一鴉、二鴉的一觸即潰,已恍若煙雲。

戰爭結束的時候,兩個戰場的情況如下:台灣戰場,法國一再受挫,困在基隆一隅,動彈不得;越北戰場,中國攻,法國守,中國步步進逼,法國步步後退。

誰輸?誰贏?

當然,如果像憤青們噴的那樣,鎮南關、諒山大捷之後,乘勝追擊,甚至「收復河內」,那也是不可能的。

戰線一拉長,中國的兵力,必然不敷使用,補給也必然跟不上;更重要的是,越南是法國在遠東的最重要的殖民地,失去越南,是法國的不能承受之重,「收復河內」,必然引起法國的全力反擊。

事實上,茹費理內閣一倒台,法國議會就通過了給遠東法軍撥款五千萬法郎的決議,而駐遠東法軍一八八四年全年的軍費報帳,合計亦不過五千四百萬法郎。即是說,法國已經做好了擴大戰爭乃至長期戰爭的准備。

彼時的中國,不過一只腳堪堪踏在工業化的門檻上,戰爭潛力有限,根本沒有和世界第二工業強國長期做戰的能力,何況,只不過是為了越南這么個小小的「藩服」?

此時停戰,時機最為合適。

戰場上也好、談判桌上也罷,結果都是清清楚楚的:中國在和世界第二強國的一對一的較量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慈禧則是中國取得對法戰爭勝利的當之無愧的、唯一的主持人。

對法戰爭,之所以可以先敗後勝,轉折點就在「甲申易樞」——暮氣沉重、對法作戰態度消極的恭王,以及其領班的軍機,被全部撤換,慈禧親自過問和主持對法戰事,朝野上下,統一思想,消弭了原先和戰不定的分歧,戰場上的劣勢,隨之扭轉,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慈禧的這份歷史性的功績,是不可以否認的。

中法戰爭的意義,長期為學術界所忽視——也不奇怪,我們的「學術界」,連中法戰爭是輸是贏,都搞不清楚!

事實上,中法戰爭的勝利,意義極其重大。

如果中國輸掉了這場戰爭,法國之後,其他泰西諸強,見獵心喜,必然紛紛跟進,則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就會提前掀起,就等不到甲午,更加等不到庚子了!

考慮到此時距離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有相當長的時間,大洋彼岸的美國,也還遠未培養起能夠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底氣和實力,列強有更多的時間,從容消化瓜分中國的成果,則四分五裂的中國,還能不能最終攏在一起,就難說的很了!

對法戰爭的勝利,極大的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泰西列強目中國,隱然為「二等強國」,他們之所以會在十年之後的甲午,跌碎一地眼鏡,這是最重要的原因;同時,這也是中國雖然在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但列強並沒有馬上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重要原因——他們依然慣性的心懷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