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不勞而獲的體制(一)(2 / 2)

革宋 緋紅之月 1600 字 2020-12-31

「中亞那邊是伊爾汗國與欽察汗國的土地。」

「當下忽必烈面對的問題不是糧食,而是那么多蒙古人跑去忽必烈直屬領地,那些蒙古人只學過放牧,沒有學過耕種,所以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得拿出鐵腕治理,快刀斬亂麻。忽必烈那種啥都想要的想法,肯定要把事情弄糟。」

「我們大宋怎么能從里面撈好處?」

「我覺得大宋撈好處的最好辦法就是趁著此時根本沒人關注大宋,趕緊奪回故土,消化吸收已經到手的土地。另外就是開始征服天竺中部和南部。收回緬甸。只要大宋不胡亂插手,蒙古只會越來越亂,越來越弱。」

趙謙對於外交沒太多概念,對老爹這個說法無法理解。等結束了與外交部部長的會談,趙謙就拿著小本本詢問他老爹問題。對於蒙古問題,趙謙不解的問,「爹,我也知道蒙古亂下去,只會越來越弱的問題。但是蒙古人又不傻,難道就沒有才智之士么?萬一蒙古人自己改革了呢。」

「你現在還能熟練的背誦五蠹么?」趙嘉仁問。

趙謙連忙點頭,他當然知道老爹喜歡五蠹和荀子內容,所以趕緊多看多背。點頭之後,趙謙又自內心的贊道:「看過。以前光聽那些儒生,光聽那些不勞而獲的文人咒罵韓非子,認為韓非子如何如何。讀了五蠹之後,才算明白爹為何高舉秦漢第一帝國的旗幟進行文化革新。」

「那你對哪段芋深刻?」

「最近聽父親一直說管理,對於韓非談論用嚴刑峻法整頓社會道德的那頓很是贊嘆。」

趙嘉仁苦笑一下。在21世紀的美國上學工作,聞著據說能聞出香甜的民主空氣,趙嘉仁成了嚴打的堅定支持者。他甚至非常不人道的認為,從生物學以及社會學角度,要是每十年能夠誅殺社會上萬分之一的熊孩子和熊大人,這個社會的風氣和局面就會大大提高。至於為什么會這樣,韓非子在五蠹里面早就講的清清楚楚。

韓非寫道:現在假定有這么一個不成材的兒子,父母對他怒,他並不悔改;鄉鄰們加以責備,他無動於衷;師長教訓他,他也不改變。拿了父母的慈愛、鄉鄰的幫助、師長的智慧這三方面的優勢同時加在他的身上,而他卻始終不受感動,絲毫不肯改邪歸正。直到地方上的官吏拿著武器,依法執行公務,而搜捕壞人的時候,他這才害怕起來,改掉舊習,變易惡行。所以父母的慈愛不足以教育好子女,必須依靠官府執行嚴厲的刑法;這是由於人們總是受到慈愛就嬌縱,見到威勢就屈服的緣故。

就趙嘉仁所見的制度,只要特么一吆喝平等,就毫不例外的擁護罪犯權力,視普通勞動者對法治、安全等基本需求為無物☆令趙嘉仁惡心的,就是那些人反對進步,反對追求上進的道德。

當然,在網絡上也有些出身趙家的子弟認為,這是試圖依附上層的那幫走狗,試圖愚弄敏智,為他們的主子效力。因為趙家人受到傷害的時候,他們可以讓加害方受到出法律量刑的嚴懲。而趙家人以及趙家人的子弟們犯罪的時候,保護罪犯的法律體系就可以讓那些犯罪的趙家人們輕松脫罪。

本來忍不纂給兒子講這個問題,趙家人還是忍住了。他繼續之前的思路,「不是這一段,是倒數第三段●之政計,皆就安利如辟危窮。今為之攻戰,進則死於敵,退則死於誅」

韓非這段話的意思就非尺有管理概念。他講道:人們的習慣想法,都是追求安逸和私利,而避開危險和窮苦。如果讓他們去打仗,前進會被敵人殺死,後退要受軍法疵,就躥危險之中了。放棄個人的家業,承受作戰的勞苦,家里有困難而君主不予過問,就置於窮困之中了,窮困和危險交加,民眾怎能不逃避呢?所以他們投靠私門貴族,求得免除兵役,兵役免除了就可以遠離戰爭,遠離戰爭也就可以得到安全了。用錢財賄賂當權者就可以達到個人**,**一旦達到也就得到了實際利益。平安有利的事情明擺在那里,民眾怎能不去追求呢?這樣一來,為公出力的人就少了,而依附私門的人就多了。

趙嘉仁最初搞兵役法,只是一種簡單的模仿而已。既然這套兵役制度在tg那艱苦的環境下能起到巨大作用,照抄就好。等仔細讀了五蠹之後,兩千多年前的韓非子一句『放棄個人的家業,承受作戰的勞苦,家里有困難而君主不予過問,就置於窮困之中了,窮困和危險交加,民眾怎能不逃避呢?』

這一句話,已經把tg兵役法的內在合理性講述的無比透徹。

趙謙皺著眉頭想了一陣,試探著問道:「爹,你的意思是說忽必烈遇到的問題也是太多人不勞而獲么?」

「哼哼}是如此。」趙嘉仁對兒子的敏銳非常滿意。「那么多牧民跑去忽必烈的直屬領地,他們作為一等人的蒙古人,蒙古大汗有義務讓他們避免飢餓。但是這些人又沒辦法有效勞動。當年忽必烈定都大都,靠的是壓榨漢人,並且南下搶掠來解決這個矛盾。當下忽必烈跑到巴格達,在各個方向上都打不開。如果這些人是分十幾年二十幾年到的巴格達,那還好辦。這些人突然到了巴格達,沖擊太大。」

趙謙恍然大悟,他笑道:「所以我大宋大量移民到中原,只會讓大宋越來越強。大量蒙古人到了巴格達,只會讓蒙古越來越弱。」

「所以這不是什么智之士去扭轉局面。現在的局面是蒙古的制度保證不勞而獲,就是忽必烈只怕都改不了這個制度。」趙嘉仁語氣中滿是感嘆~多太多國家,就是這么滅亡的△知是死路,照樣一路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