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八章 紛亂的貞觀六年初 (下)(2 / 2)

字條傳到候君集手中,這暴脾氣的老貨掃過一眼之後便跳起來急吼吼的說道:「吐谷渾入寇涼州?陛下,請給臣三萬健卒,半年之內臣定當提伏允小兒人頭來見。」

「君集,且先坐下,此事當徐徐圖之,莫要一時心急壞了大事。」李靖道行要比候君集高一些,看完字條不動聲色的放於一邊,同時將老候拉回坐位。

「都說說吧,朕在聽著呢。」李二轉回身,掃了幾位眾臣一眼:「拿個正經主意出來,不要瞪著眼睛胡說。」

候君集被李靖拉回原位心情有些不快,見李二動問,立即起身說道:「陛下,對付那伏允小兒,還用計劃什么,三萬大軍足以讓其有來無回。」

這老候是個火暴脾氣,人也比較浮躁,早年間學弓箭卻怎么也學不會,便不再學習,標榜自己是勇武無雙,不屑修習弓箭。

後期跟了李二,打過不少仗也立了不少功,尤其是參加過玄武門之變後,更加變的目無余子,朝中除了有數幾人之外,沒有一個可以被他放在眼中的,甚至就連李靖,在他眼中也只是比他多認識幾個字而已。

「你且坐下,聽聽其他人是怎么說的。」李二並未評論候君集言的對錯,只是在他的肩膀上按了一下,讓他坐回原位。

候君集的態度在李二看來,是忠心的表現,但忠心並不代表能力足夠,所以老李並沒有批評這位『忠耿』之臣,只是讓他好好坐下想想,不要過於沖動。

「陛下,不知可否下道詔書,命其退兵呢?」房玄齡比較注重民生,在他看來出兵就要花錢,而這錢花的似乎有些不值,於是便想嘗試著通過協商的方式來解決。

「玄齡,沒用的,一道詔書一來一回怕是要耽誤不少時間,一旦其間出現什么變故,怕是涼州有失守的可能。」不等其他人開口,杜如晦就搖搖頭否定了房玄齡的建議。

「陛下,無論怎么研究,這兵是必須要出的吧?臣願意為先鋒,去打頭陣。」候君集再一次跳出來,爭搶著想要帶兵出征。

上一次北伐突厥他就被留在長安,暫代兵部尚書一職,沒有撈到戰功,這一次無論如何他都要在吐谷渾的問題上分一杯羹,露一露臉,否則想吹牛逼都沒資本。

「君集,你一個兵部尚書,跑去帶兵打仗,難道我大唐真的就無人可用了么?」李二面帶不愉之色,對候君集的不識相有些惱怒。

「陛下,如果臣沒有記錯,似乎左武衛應該還在西域吧?」長孫無忌此時突然開口,替候君集解圍的同時,也表達出了自己的意思。

李二聽長孫無忌提起派往西域的那只駐軍,精神陡然一振,不過很快又頹然搖頭說道:「左武衛……,左武衛的確在西域。不過道宗此刻估計已經在回程的路上,就算是送消息過去,怕是也不一定能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