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籌謀深得聖眷(1 / 2)

三棲特種兵 人一介 1781 字 2021-01-03

滿清第九位皇帝咸豐,在他的老師杜授田和當代最有智慧的曾國藩聯手幫助下,終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是為滿清入關以後的第七位皇帝。小說文學網..

他以忠孝愛心取勝,當然不能不把這個名聲保持到底。事實上,他的本性也確實與此相符,兩位出謀劃策的功臣也確實是對症下葯地指導了這個學生。這個學生呢,也算作本色表演。

對那失敗的競爭者六阿哥奕訢,他按照老皇帝的遺囑封為恭親王,而且是「世襲罔替」。這里關鍵是「世襲罔替」四個字,體現了這個封位的特殊性。

滿清從開始就確定的十二等皇族爵位,所有的都是世襲,而罔替的就必須經過特殊恩准,由皇帝親封。整個滿清十二朝,一共才封了享有「世襲罔替」的皇族十二人,其中十人是親王,二人是郡王。

如果沒有罔替二字,世襲依然是世襲,卻每次承襲都要降級繼承爵位。一直降到規定的級別才保持不變,就以這個級別一直傳遞下去。

更厲害的是,這個降級還不是一級一級的降,而是跳級降,只要到第三代就降到了最後一級。比如親王爵位,這是一級爵位。他的兒子繼承的時候,就降到奉恩鎮國公,這是第五等爵位。

等到孫子繼承的時候,就從這個五等爵位再降四級,降到奉恩鎮國公,這是第九等爵位。然後後代子孫就永遠繼承這個奉恩鎮國公爵位了。

對比世襲罔替親王和郡王,他們的後代繼承人永遠是親王和郡王。可見同樣是世襲,有沒有罔替差別可就太大了。

因為有這個雷打不動的特征,人們也叫這樣世襲罔替的親王為「鐵帽子親王」。滿清整個歷史才只有十個這樣的親王有幸戴上鐵帽子,可見他們的地位多么重要。簡直比皇帝還稀缺,因為滿清出的正式皇帝就多達十二位。

比如那個多爾袞,簡直就是太上皇。其實恭親王也是影響重大,經歷三個皇帝,擔任過總理大臣的皇室成員,豈是等閑之輩。

新任皇帝除了按照老皇帝的意思封了六弟奕訢為恭親王以外,還惠及其他兄弟。就連已經過繼出去的五弟奕誴也封為惇親王。對十歲的七弟奕譞封為醇郡王,六歲的八弟奕詥封為鍾郡王。連剛剛五歲的九弟奕譓也封為孚郡王。

這一通封王安頓了皇室,接下來就該整頓朝綱和對付老皇帝留下的爛攤子了。這當然離不開自己的恩師杜授田。咸豐皇帝首先封賞了他的擁戴大功,升他為協辦大學士,由原來他的最高官階從二品,直接進到了從一品,越過了正二品。

杜大學士更是精勵圖治,不但自己廢寢忘食,而且不忘記幫了大忙的曾國藩。幾此借機提起以後,新皇帝明白了自己成功得登大寶還有這樣一位背後擁立的大功臣。

尤其是聽了自己那位言語謹慎的老師把他誇得古今中外無人能及,是自己鞏固皇位,改變現狀的絕大助力的時候,他就迫不及待要老師把他召來,當面垂詢,商榷大事了。

三人會面的地是皇帝的御書房。選在這個地也表明了新皇帝把曾國藩當成了絕對的心腹,因為御書房不但是皇帝閑暇讀書寫字的地方,也是他收藏機密的所在。只有關系特別密切的人才能進入。

曾國藩當然知道這次召見的重要和新皇帝對他的親近,由此他特別感謝老朋友杜授田。如果不是他對新皇帝遞話過去,這些暗中的圖謀誰會知道?

到皇帝的御書房去,老曾也是大姑娘坐轎頭一次,不禁有些緊張。幸好有老杜老馬識途,一邊引路,一邊輕聲給他介紹。

不一會,二人來到了一棟大屋跟前。曾國藩舉目望去,只見上下兩層,一幅匾額橫掛正中,上書「倦勤齋」三個大字。老曾知道這就是御書房了。

一位唇紅齒白的少年公公迎了出來,說皇上吩咐了,你們來了就直接進去。

二人進了御書房,老曾雙眼描過去,只見一個清瘦的青年坐在那里。他趕緊低頭,以免犯下「偷覷君顏」的欺君大罪。雖然只是一恍之間,可是心里還是留下深刻的印象,「新皇不免太瘦了一。」

杜授田告訴新皇帝這就是曾國藩以後,曾國藩就趕緊向前,向皇上行三跪九叩大禮。後者受了,然後說,「曾先生請起,賜坐。」

這可是雙重的特殊恩待了。管曾國藩叫先生,顯然是和杜授田一樣對待。賜坐給他也是額外的恩寵,一般大臣奏事,都是跪著說話。

曾國藩心存感激,更加激勵了忠心報皇恩的心志。也就不去推讓,身體筆直,端坐在小公公拿來的錦墩上。

皇上見二人坐好,就開口說明了今天召見二人的目的。

「曾先生的擁立大功,朕已經知道。朕必倚靠你為股肱之臣。朕初登大寶,百廢待興,特召兩位先生前來,還望不吝賜教。首重整頓朝綱,其次掃除亂象,不知二位先生有何妙策,可以教朕?」

曾國藩當然是有備而來,而且這兩個問題他是一直都在尋求解決辦法,有不少想法。可惜以前他沒有條件去照辦,甚至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至此得蒙垂詢,真是千載難逢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