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宮中話西洋(下)(2 / 2)

其中列舉了正德五大罪狀:一、皇上不帶隨從出宮。這的確不妥,千金之子戒垂堂,畢竟干系太大;二、亂吃零食。怪不得剛才跟做賊了似地躲人,估計以前被逮到過;三、喜愛游獵。從動物保護主義出發,丁壽也認可有理,就算打不到動物,踩了些花花草草的也不好么;四、去北海劃船。好吧這也算,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自然也不能飄在湖面之上;五、在宮內亂轉。幾個老家伙是吃飽了撐得跑這來給人添堵的么,皇上不能出宮還不能在家里轉悠,合著小皇帝就應該乾清宮奉天門兩點一線過日子,這皇帝當得怕連後世白領都不如……

小皇帝強耐著性子聽完奏本,臉帶笑意道:「幾位愛卿之言朕記下了,朕也有一事與幾位相商,朕想重開西洋……」

話未說完,幾位老大人已經炸了,「皇上萬萬不可,三寶下西洋乃前時弊政,豈可再犯。」

「陛下登基詔書發出,舉國歡呼,盼望太平。現已數月,未聞精簡閑散,節省糜費,詔書所載,僅是一紙空文,以至陰陽失調,晴雨失常。如今皇上又要再行弊政,何以撫慰萬民!」

「先皇駕崩時執老臣手曰陛下聰慧,但年紀尚幼,好安逸游樂,要吾等輔佐陛下成為賢主,今上欲行亂政,臣有何顏見先皇,老臣請乞骸骨。」

正德就知道只要有事不順了這幾位的意,到最後肯定就是辭官要挾,當即溫言寬慰,自承有錯,三位大人借機讓正德答應恢復經筵日講,才滿意而去。

想辦的事沒辦成,還搭上自己以後得每天聽課,正德的心氣可知,不顧形象一屁股坐在大殿門檻上,呼呼地喘粗氣。

「皇上操之過急了,此事要徐徐圖之才好。」丁壽勸道。

「為什么,明明是於國有利的事,為什么在他們口中就成了桀紂暴政一般。」

「其實朝中文官未必不能看出其中好處,只是他們不想讓這好處落在宮內而已。」劉瑾緩緩說道。

看正德與丁壽皆迷茫地看著自己,劉瑾輕聲道:「下西洋需乘巨艦帶重兵,宮中內侍無家室所累,無子孫基業可圖,為恰當領兵之選,可文官們卻無法接受奴婢等身體殘缺之人建立高於他們的功業。」

似乎怕二人不信,劉瑾又舉例道:「昔日安南內亂,汪直曾欲借機收復,尋兵部舊時平定安南圖文,又被劉大夏說服當時兵部尚書余子俊以不可禍亂西南為由阻止。」

正德站起身來,寒著臉道:「身為兵部尚書,不思開邊衛國,處處掣肘軍機,實不當人子。」甩袖轉身進了大殿。

一直默不作聲的張永開口道:「劉公公慎言,朝中大人們也有好意,總要在皇上面前為他們留些情面。」

劉瑾眼睛一翻,「咱家又未曾在內書房讀過書,與這些大頭巾沒什么師生之情,有何情面可講。」

張永臉色一變,不再多言跟著進了奉天殿,殿前平台只留下劉瑾與丁壽二人。

丁壽湊上來,「督公,剛剛皇上說的是誰,是成化年間的余子俊還是現今的兵部尚書劉大夏?」

劉瑾沒有理他,只是抬頭看天,翹著嘴角淡淡道:「今日說的已然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