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天子內庫(1 / 2)

不是吧老劉,堂堂內府掌印連個二十萬兩都湊不出來,你太失職了吧,眼看自己可以和小皇帝開轟趴的機會要溜走了,丁壽心中怨念滿滿。

「年初三邊總制楊一清請築邊牆,大發帑金數十萬,而今內庫空虛,無銀可用。」劉瑾鄭重言道。

和丁壽想的不一樣,被黑了幾百年的大明內庫,可不是只給老朱家做開銷的,而且打根兒上講,大明內庫才是根紅苗正的正經出身。

大明立國之初,朱元璋設立內十二庫,整個大明朝的支出都是由內庫負責,「人君以四海為家,固天下之財為天下之用,何以公私之別?」

朱八八認為天下為公,積為天下所用,所以再設立什么國庫就純屬多余,當然大清朝對這話有自己的認識,既然四海為家,拿了天下之財為自己修園子也是天經地義,不分彼此。

文官們跳腳罵大明皇帝內庫聚斂,可真把內十二庫的承運庫單拎出來做為皇帝小金庫這事,可是文官先提出來的。

正統初,副都御使周銓、戶部尚書黃福等先後奏請,將江南夏稅秋糧四百萬石折銀一百萬兩,作為「金花銀」解往內承運庫,這筆銀子理論上皇帝只要為京城武官支付十余萬兩的俸祿,其他的您就自個兒開銷吧。

既然皇帝有了零花錢了,戶部的太倉銀庫就在正統七年理所當然的成立了,原來內庫所轄的鹽課、關稅等等統統納入太倉,甚至籍沒家財、援例上納等,照單全收,丁齡為自家弟弟納的那個監生所交銀子,一樣是進了戶部。

當然偌大一個大明朝,收入絕不止內庫和太倉,太仆寺的常盈庫、工部節慎庫、光祿寺和南京戶部的銀庫,也都是明代國庫的組成部分,不過「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彼此互不隸屬,也不聽你戶部的吆喝。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明朝銀庫分家,兩邊都覺得自己吃虧,朝臣以戶部空虛,國用不足,經常要請發內帑;皇帝開銷增多,錢不夠花,要從太倉銀庫拿錢,互相不對眼。

第一個從太倉銀庫挖出銀子來的是《明史》中那位糊塗天子朱見深,不過這位爺也不含糊,成化二十年陝西、山西、河南旱災,他除了免稅外一次就發內帑二十五萬賑濟災民,翻開《明實錄》就會發現,常常有記載某皇帝大發帑金如何,或是賑災或是兵餉或是平抑糧價,這些皇帝中有被記成怠政的,也有說昏君的,基本都沒留下什么好話。

成化帝就不說了,接手一個爛攤子,在位二十三年,撫流民,平瑤亂,收復河套,建州犁庭,順帶還把蒙古汗庭給端了,《明史》里除了個人生活的婦寺之禍實在編不出什么花樣來,只能來個類推:「成化以來,號為太平無事,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至於為什么國家太平強盛還是罪過了,自己腦補去。

那位「在位多豐歲」萬歷皇帝,收了半輩子商稅被批愛錢怠政,還定下了「明實亡於萬歷」的評語,讓人戳了幾百年脊梁骨,可經過萬歷朝的三大征,他還給子孫留下了幾百萬的內庫,讓天啟皇帝在「眾正盈朝」玩出的遼西潰敗下還能一次拿出二百萬兩銀子補救,這時候東林黨魁又一改當初大罵神宗弊政的時候了,大贊皇祖深謀遠慮,「逼」全特么被你們裝了,一點機會都不給別人留。

至於那位吊死在歪脖樹上的崇禎爺,聽說他被李自成從內庫里抄出七千萬兩白銀,會哭死在地府廁所;估計那位李闖也會納悶:餓連崇禎那慫娃大門門上的金漆都刮咧,才湊了幾千兩,七千萬?在啊達(哪里)?

還有眼前這位正德皇帝,原本歷史上他一共從太倉庫提銀二十二萬九千二百兩,還是分三次,落得什么名聲就不要說了。

史筆如刀!拿筆的人想怎么寫就是另一回事了,倒也不是每個從國庫拿銀子的明朝皇帝都會被批,而且名聲好壞與拿的銀子多少絕不成正比,比如剛剛駕崩的弘治皇帝,這位可是被明代官員稱之為三代以下,可以和無為而治的漢文帝,濫發交子、冗兵冗員、被黨項小族打得不要不要的宋仁宗並稱為賢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