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珍珠米(2 / 2)

「葡萄牙人難道已經到了南洋諸國?不應該啊,歷史上達伽馬抵達印度應該也沒幾年啊,玉米種子怎么會這么快傳到東南亞……」

丁壽暗暗思忖,手卻沒有松開,王直額頭黃豆大的汗珠滾動,一聲不吭。

汪氏看不過眼,「銓兒,你這些寶貝種子到底是何處得來,向老爺說實話就是,別再撐著。」

言罷又跪到地上,汪氏哭哭啼啼道:「老爺,銓兒若是做了什么不規矩的事,您要打要罵盡情隨意,只求您饒他一條性命,民婦情願代為身受……」

小玲也跪下求情,丁壽才回過神來,松手退開,扶起二女,道:「二位請起,方才一時失態,手上沒了輕重,罪過罪過,實是這種子干系太大,說不得令郎立了一功。」

「真……真的?!」汪氏又驚又喜。

「待我細細詢來,不過天色不早,不知能否叨擾大娘一頓飯食。」丁壽笑道。

「民婦糊塗,這就去准備吃食,小玲你來幫幫嬸子。」汪氏呼喚小玲。

「你二人把這些拎去灶房,順便打個下手。」丁壽命道。

兩名錦衣衛躬身領命,提著帶來的火腿臘肉等雜貨,跟著二女去了廚房。

看著人都散盡,丁壽瞧著正揉手腕的王直,哂笑道:「說吧,怎么檔子事?」

王直二話不說,又將匕首從懷里掏了出來。

哎呦喂,小子有脾氣,我敬你是條漢子,還敢對我拔刀,丁壽端坐不動,靜觀其變。

怎料王直將短刀兩手捧上,往地上一跪,「小子無能,折了老爺的本錢,要打要殺悉聽尊便。您要是不願臟了手,小人自己動手,一個窟窿兩個眼兒,干凈利落,只求別讓老娘知曉。」

你小子還真特么光棍,丁壽苦笑,「兩千兩銀子,莫說置辦貨物,就是造幾艘船也夠了,你還真是大手筆啊。」

「小人流年不利,投了同鄉許村許家兄弟,入伙海鯊幫,在幫主虎鯊李光頭手下混飯,江浙一帶的海上走私生意,大都是我們歙縣人,也算無往不利,不過李幫主在福建時曾與鐵網幫的張時旺、李四仔等人結了梁子,一次與許二哥去滿剌加的路上觸了霉頭,中了他們的埋伏,船貨全折了,僥幸掙出條活命來……」

王直話中仍是恨意滿滿,「本想著再搏上幾次,把本錢掙回來再尋您老說話,不想老爺您尋上了門,也是年關難過,命中注定。」

丁壽把玩著那支匕首,漫不經心問道:「那小二百兩官銀怎么回事?你們漲本事了,什么銀子都敢動?」

二爺已經琢磨透了,如果王直這小子真的參與劫漕銀,甭管多愛惜這么個人才,也只能把這個不受控的因素滅掉了,先把自己摘個干凈再說。

「不——」王直堅定搖頭,「這銀子不是從官府那里得來的,算是黑吃黑。」

「海鯊幫數日前接了一單生意,說是運送幾十口大箱子到黃山,本鄉本土的,這條路算是熟悉,我便與小徐接了這單買賣,可是過了錢塘後便覺得不對,那幫子人談笑無忌,好多事情都不避諱我們,按說這走私是見不得光的,按道上的規矩上不告父母,下不語妻兒,這些人如此肆無忌憚,不是群棒槌,就是把我們當成了死人!」

「我和小徐暗中盤算,都覺得前路凶險,趁他們不備,揭開了一個衣箱的封條,發現了里面的官銀,這可是要滅滿門的大罪……」王直眼中也閃過一絲驚恐,「為了不殃及家人,也免得被他們先動手滅口,我們倆一不做二不休,拐了一只箱子沉了水。」

「好,當機立斷,後來呢?」丁壽問道。

「我與小徐對半分了銀子,為了暫避風頭,也想著回家過個年,然後……您都知道了。」

丁壽點點頭,「這筆銀子燙手,你們吃不下。把剩下的都交出來,我替你們褶過去。」

王直跪在那里不發一言,一動不動。

注:玉米這事多說幾句,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兩年後帶回西班牙,隨後在阿拉伯人的傳播下,亞歐非各國開始大面積種植,不過就當時稱呼來看,他們也弄不清楚玉米是哪兒來的,英國人叫土耳其小麥,歐洲大陸稱呼有印度小麥、土耳其稻谷、西班牙小麥、西班牙苞谷等等,非洲和印度的稱呼也不少。在中國各地也有玉米、番麥、珍珠米等一大堆名字,《留青日札》里稱這是由番人進御,稱呼為御麥,再看看李言聞他兒子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的爆米花和《金瓶梅》里西門大官人的伙食單子,可以確定明代肯定是種了玉米的。

安徽地方志有正德六年潁州種植珍珠秫的記載,不過有的學者認為這不是玉米,理由就是距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間太近,不可能這么快傳播到中國南直隸,本文是小說,不做學術爭論,只不過在歷史記載的可能性中選一個作為寫作素材,其實就是不算這個地方志,玉米和花生一樣可以打臉的地方也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