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洗濯清流(1 / 2)

東閣集議。

「洪武永樂年間各省鄉試本不拘額數,至三楊主政,楊士奇一意偏袒鄉里,除南北直隸外,江西解額為各省之冠,雲貴廣西各省名額疊加尚不及江西一地,天下寧有此理!」

焦閣老口沫橫飛,指天畫地,說的頭頭是道。

文淵閣大學士王鏊蹙著眉頭道:「江南文風鼎盛,自非南陲可比,楊文貞如此做也無可厚非。」

「那山陝二省呢,山東為孔孟故里,何以也遠遜江浙福建!分明是楊士奇徇私之故,這幫江西佬著實可恨!」焦老大人對當年彭時抑己的怨念不可謂不深。

「且說當今如何,往事已矣,不必再論。」李東陽打斷了焦芳的自由發揮。

「厘正不公,增加北地鄉試解額。」焦芳立即接口道:「陝西為劉公鄉梓,一省之地占國朝近半疆土,只有解額區區六十名,殊為不公,世衡,你以為如何?」

被焦芳點名的禮部尚書劉機連連點頭稱是,沒辦法,禮部尚書這個職業太沒安全感了,大半年的時間已經換了三岔,張升致仕後,繼任李傑又因為忤了劉瑾,罷職歸家,張升重新上崗充了幾天門面,再被一腳踢開,換上了自己,只想踏踏實實站好這班崗,可不想胡亂扯些幺蛾子,看焦芳這勢頭背後保不准有劉瑾授意,那就順著他來吧。

劉機笑道:「焦閣老所言確是謀國之舉,既如此,便仿江西例,將陝西解額增至九十五名,如何?」

一下長了三十五個名額,劉機覺得自己夠意思了,不想焦芳當即「嗷」了一嗓子,「太少!須增作一百名。」

一百?劉機心中犯難,轉頭看看四周與會諸公,沒一個開口反對的,吏部許進和兵部劉宇還拍手稱贊,得嘞,好人誰不會做,一百就一百。

「上黨古之重鎮,齊魯孔孟故里,山西山東二省比照閩浙,增至九十名。」焦芳又道。

加唄,無非取士時多錄幾口子人,劉機也懶得反對。

「天府之國,人傑地靈,四川解額添至八十名。」焦芳眼神不經意地掃過詹事府詹事楊廷和與翰林院學士劉春。

兩位巴蜀才子果然眼睛一亮,更多的蜀中子弟步入仕途,他們樂見其成。

「中原之地為天下之樞,河洛才子名揚天下,增至九十五名。」焦芳緊接著說道。

看焦老頭目光灼灼地盯著自己,劉機算是明白老小子今天這通折騰的真實目的了,行,反正自己是北京人,南北直隸各一百三十五名的解額又沒人動,樂得做個順水人情。

已經想開了的劉機又加了一句,「湖廣占地也不小,閣老看要不要也增加幾個?」

「胡鬧!」好脾氣的李東陽都拍了桌子,湖廣地方是不小,可諸苗雜居,朝廷趕苗拓業還來不及呢,你指望讓那些生苗出山來趕考么,再說湖廣一省鄉試解額八十五名,在兩京十三省中僅排在南北直隸與江浙閩三省之下,還怎么加!

劉機討個沒趣,不再多話,焦老大人心願已足,也不願生事,一干重臣各回衙門辦公,李東陽私下又把焦芳給拽住了。

「孟陽,那件事你可去尋劉公公說了?」

「哦,年老忘性大,昨日把這事給疏忽過去了,賓之,還是你來打這個頭陣吧,老夫願附驥尾。」

言罷焦芳告辭離去,丟下了孤零零的李東陽愣在當場。

焦芳轉身之際,混濁老眼中閃動過一絲狡黠的光芒,宦海沉浮幾十年,老夫豈會為你幾句話當這個出頭鳥,誰捅的簍子誰去補吧。

************

劉府後堂。

「老朽見過公公。」李東陽整襟施禮。

「李相與咱家是老相識了,何必這般客氣。」劉瑾笑臉相迎,把臂入座。

甫一坐定,李東陽便一臉愧色道:「說來慚愧,老朽是來向劉公請罪。」

「此話何來?」劉瑾言笑晏晏。

「老朽奉旨編纂《通鑒》,礙於成書之期早定,心中操切,未得一一核校,有失察之過。」

「李相哪里話,閣部政務繁冗,無暇他顧也在情理之中,憑李相您和內官的交情,咱家又豈是不近人情之人。」劉瑾笑容不改。

「這……公公大人大量,便請將修書謄寫等人一體寬宥,如何?」

看著李東陽期盼的眼神,劉瑾先是噗呲一樂,隨即哈哈大笑,笑得李東陽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李相當知,這書修成後要進獻萬歲御覽。」

「這是自然,經筵之上已為陛下解讀首卷。」李東陽點頭道。

「哦?那這書中勸導陛下摒棄內宦的內容終究要如何解讀呢?」劉瑾冷笑問道。

「公公,這……這其中怕有誤會。」李東陽冷汗涔涔而下。

「誤會?李相莫不以為咱家沒進過內書堂,便是不讀書、不曉利害的棒槌了?」

「老朽糊塗,這實在是……唉!」李東陽也是無話可說,雖名列總裁,可也不能事無巨細逐一過問,何況在他之前還有兩個致仕的前任呢。

「李相貴人事繁,不及細顧也是有的,咱家無意為難,《通鑒》既成,該有的賞賜也少不得,可禮部、翰林院、左右春坊、國子監這些大頭巾們,若不給他們些厲害,怕還以為咱家是個傻子在暗中偷著樂呢吧。」

劉瑾這看似寬慰的話更教李東陽心驚,大明朝這點讀書種子全集在這幾個地方,要是劉瑾下了死手,文官的候補隊伍怕一時都找不到人了,現在老李真是後悔當初編書何必聲勢浩大,牽扯了這么多的清要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