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謹慎應對,取巧之法(2 / 2)

「現代化學的發展以法國為先,然後是英國,現在呢,則是德國的水平最高。」阿發沉吟了一下,解釋道:「德國的光學工業很先進,能夠制造出精良的顯微鏡進行物質或細胞等的觀察、分析和研究;德國的染料業現在居於壟斷地位,更證明其合成化工的世界領先。所以,如果可能的話,我當然會選擇向德國學習,同德國科學家或企業合作,甚至是用利益交換來獲取化工廠所需的設備和原料等等。」

「利益交換?」查理宋有些不解,但顯然表示出了一定的興致,追問道:「陳先生能說得詳細一些嗎?」

化學工業是屬於知識和資金密集型的行業,這不同於購買簡單機械、招募工人、短期培訓便能開工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別是在目前的中國,阿發即便有好的想法,也因為種種困難而無法實現。就比如說合成氨吧,他上哪找高溫高壓的實驗環境,上哪制造耐酸鹼、耐高溫高壓的生產容器呢?

「合作是首選,但要讓人家把工藝或設備賣給你,便要體現出價值,短期的、長期的,能讓人家覺得有利可圖。」阿發講述了很多,這其中的無奈也讓查理宋感到黯然,「空口白話是沒有用的,在資本家的眼中,利益才是最現實的。而犧牲也是不可避免的,專利授讓或者是生產權的許可,這是一個不錯的籌碼。」

「國家落後到這個地步,實在是令人痛心。」查理宋搖頭嘆息,說道:「發明專利是智慧和心血所凝,不能獨家保有,卻要與人共享,余也替陳先生感到惋惜。」

「與其惋惜,倒不如在資金上給予幫助。」阿發象是開玩笑般地調侃道:「募股的事情,查理不准備投資嗎?」

「投資當然可以。」查理先是痛快地答應,然後又建議道:「只是余資財有限,恐不能令陳先生滿意。如果陳先生能在商業會議公所進行募股的話,也許會大有收獲。」

1898年,清政府下令各省設商務局,1902年2月,在盛宣懷的授意下,嚴信厚在上海籌組成立我國第一個商會組織——上海商業會議公所,並被委任為首任總理,宗旨為「為華商生命所系,集幫商,排眾難,期必成」。

「這個不是很容易。」阿發摸了摸頭頂,苦笑道:「一來化工廠的投入十分巨大,收益卻不是立竿見影;二來那些商會董事很是保守,與我恐怕不太相合。」

說到底,還是化工產業對於國人比較陌生,而現在的商家大賈並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以及發展的光明。當然,更主要的是對阿發這個新人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信心。阿發對此比較清楚,在沒有得到更大的聲名,讓人們寄予更大的希望之前,奢望獲取大金主的青睞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查理宋也了解其中的難處,特別是不相合這一點,他特別有同感。就象他是林肯的忠實信徒,而這樣的思想在目前的中國還是太新了,上海商業會議會所的成員盡管也有很多涉足於近代的工商業,但思維模式卻還是陳舊迂腐的。